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胡昭,殊不知兩人都是聰慧敏銳之人

提到諸葛亮,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羽扇輕搖、神機妙算, 能決勝於千里之外。 然而, 你可能不知道, 在與諸葛亮同時期的三國, 還有一個叫“諸葛亮”的名士, 他的才華和智慧並不輸給諸葛亮。

這位諸葛亮姓胡名昭, 潁川人。 比諸葛亮長19歲, 又比諸葛亮晚死16年, 終年88歲。 胡昭長期隱居山林, 終生沒有入仕。 歷史中關於他的記載散落在一些零碎的史料中, 但是從這些史料來看, 胡昭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智慧絕不亞於諸葛亮。

胡昭年輕的時候, 正處於東漢末年。 當時朝廷腐敗, 宦官專權。 社會一片黑暗。 胡昭飽讀經書, 學識十分淵博。 很多人都仰慕他的才華。 但是胡昭不喜歡官場的爾虞我詐, 也不願意與官場之人交往。 他醉心于研究經書和書法, 一直隱居在冀州的山野之中。

後來, 群雄並起, 各路諸侯開始爭奪地盤並擴大自己的勢力。 很多諸侯為了壯大盤踞地, 就招攬各路人才為他們效力。 當時很多名士聚集在各個諸候帳下, 為他們出謀劃策。 袁紹聽說了胡昭才華蓋世, 韜略過人, 想將他招為幕僚。 胡昭通過與袁紹的幾次接觸, 看出他是一個心胸狹隘、妒賢嫉能之人, 就不願意跟隨袁紹行事。 為了以防萬一,

胡昭說自己喜歡隱居山林, 不願出山。

曹操當丞相之後, 多次請他。 胡昭沒有辦法, 只好去面見曹操。 到了之後, 胡昭就對曹操說, 我只是一個野夫, 沒有什麼才能, 並請求回去。 曹操無奈, 不再勉強胡昭。

後來, 胡昭為避人徵召, 索性如閑雲野鶴般, 躲進了陸渾山(今河南嵩山東北), 在那裡躬耕講學, 開館辦學, 聲名遠播, 很多世家子弟都來求學, 司馬懿是他的學生之一。 司馬懿出身名門望族, 對時事世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胡昭看出司馬懿是一個聰慧通達、胸懷大略之人, 料定他日後必成大器, 對司馬籃傾囊相授,

竭盡全力地傳道授業。

司馬懿年輕的時候, 因為年少輕狂, 得罪了一個叫周生的人。 周生得知司馬懿從胡昭那裡學成回家, 就派了十幾個刺客去刺殺司馬懿。 胡昭得知這一資訊, 立刻趕去追司馬懿, 他歷盡磨難追到周生一夥人, 對周生陳述利弊, 周生後來便放棄了刺殺司馬站的計畫。 司馬懿對胡昭十分感激, 一直奉他為“上師”。

胡昭不僅才智過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書法家,他和鐘繇一起從師大書法家劉德,各項都學有所成,而且各有特點。後人稱他們為“鐘胡”。

諸葛諸葛亮和胡昭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德高望重的名士,但由於胡昭一生隱居不仕,不像諸葛亮在政治、軍事方面有大作為而名揚天下,所以後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胡昭。其實,這兩個諸葛亮都是聰慧敏銳之人,也是人們學習和膜拜的榜樣。

胡昭不僅才智過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書法家,他和鐘繇一起從師大書法家劉德,各項都學有所成,而且各有特點。後人稱他們為“鐘胡”。

諸葛諸葛亮和胡昭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德高望重的名士,但由於胡昭一生隱居不仕,不像諸葛亮在政治、軍事方面有大作為而名揚天下,所以後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胡昭。其實,這兩個諸葛亮都是聰慧敏銳之人,也是人們學習和膜拜的榜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