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最牛謀士,輔佐兩位皇帝上位,當了3任宰相,比諸葛亮還厲害

諸葛亮和劉伯溫兩人, 在世人眼中, 乃是中國古代謀士之中的頂尖人物, 但世人有所不知的是, 宋朝有個謀士, 名為趙普, 此人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最牛的謀士, 做了3任宰相, 還輔佐了兩位皇帝上位。

趙普(922年-992年), 字則平, 乃幽州薊人, 15歲時隨父親遷居洛陽。 此人自幼學習政治, 乃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 也是北宋的開國功臣。 由於趙普喜愛讀《論語》, 其更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所謂千里馬還需要伯樂來發現, 趙普一生的輝煌, 起始于趙匡胤攻下滁州之時。 當時的宰相范質, 奏請任命趙普為軍事判官。 此時恰逢趙匡胤的父親在滁州養病, 趙普鞍前馬後照顧他, 再加上趙普的能力突出, 言談舉止頗有智慧, 逐漸得到了趙匡胤的賞識, 慢慢地成為了趙匡胤的幕僚。

講到宋朝的建立, 自然離不開著名的“陳橋事變”了, 而此次事變, 就是在趙普的指揮下進行的。 時值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元旦, 傳契丹勾結北漢入侵。 宰相范質倉促之間, 派趙匡胤率軍北征, 但在途徑陳橋驛時, 趙普等人向趙匡胤獻策, 假裝將其灌醉, 並使其杏黃龍袍加身。 趙匡胤此後便迫使柴宗退位, 建立宋朝, 史稱宋太祖, 但此時的朝廷官員, 依舊以後周的官員體系為主。

趙匡胤雖建立宋朝, 但北周遺留下的問題卻一件都沒有少, 特別是後周時, 義成軍節度使李筠, 以及揚州之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二人, 他們對趙匡胤稱帝不服, 起兵拒命, 乃是宋朝的心腹大患。

這二人發起的兩次戰役, 趙匡胤均在趙普的獻策下大獲全勝, 趙普得以升遷, 走上政治舞臺。

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 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 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 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 建國家長久之計, 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趙普建議道:“這個問題的癥結, 就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而已, 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 只要削奪其權, 制其錢谷, 收其精兵, 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並獻策以杯酒釋兵權, 從而分化職權的計策, 來實現這個目的, 最終效果很好, 趙普自然就升官了, 官至為樞密使、檢校太保。

後來,趙普的政治才華逐漸顯露出來,宋太祖更是越來越依賴他了,於是被升任為宰相,趙匡胤還時常深夜與趙普商議政策問題。開寶二年(969年)冬,趙普生病,宋太祖乘車親自到中書省看望。但官居宰相的趙普逐漸地專制起來,並以權謀私收受賄賂,最終被降職並調出軍師。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駕崩,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不久,便封趙普為宰相幫助處理政事。陵事敗,盧多遜遷往南方,都是趙普的功勞。

多年後,趙普外調任武勝軍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986年)春,宋太宗為報高梁河之辱,攻打遼國,親征幽薊,戰事遷延,久未班師。趙普聽聞,再三上奏宋太宗班師回京,以休養生息。趙光義感念其功勞,又拜其為宰相,至此三次為相,輔佐兩代君王。

淳化三年(992年),趙普多次上書請求告老還鄉,均被否決。同年七月十四日病卒于洛陽,終年71歲,宋太宗趙光義聽聞此消息後悲痛不已。

參考文獻:《宋史》、《舊五代史》

後來,趙普的政治才華逐漸顯露出來,宋太祖更是越來越依賴他了,於是被升任為宰相,趙匡胤還時常深夜與趙普商議政策問題。開寶二年(969年)冬,趙普生病,宋太祖乘車親自到中書省看望。但官居宰相的趙普逐漸地專制起來,並以權謀私收受賄賂,最終被降職並調出軍師。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駕崩,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不久,便封趙普為宰相幫助處理政事。陵事敗,盧多遜遷往南方,都是趙普的功勞。

多年後,趙普外調任武勝軍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986年)春,宋太宗為報高梁河之辱,攻打遼國,親征幽薊,戰事遷延,久未班師。趙普聽聞,再三上奏宋太宗班師回京,以休養生息。趙光義感念其功勞,又拜其為宰相,至此三次為相,輔佐兩代君王。

淳化三年(992年),趙普多次上書請求告老還鄉,均被否決。同年七月十四日病卒于洛陽,終年71歲,宋太宗趙光義聽聞此消息後悲痛不已。

參考文獻:《宋史》、《舊五代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