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無證注射走私肉毒素,黑窩點何以為美瘋狂

文/曹旭剛

北京的微整形市場中, 銷售、注射“進口”肉毒素, 已經成為部分美容店的重要收入來源。 然而, 權威專家則指出, 肉毒素作為特殊藥品, 不管是銷售還是注射, 都有嚴格的規定, 並非誰都可以做。

本該被嚴格管理的肉毒素, 竟然成了微整形領域“誰都能上手”的“大路貨”, 這似乎說明, 微整形行業的狀況, 只能用“怎一個亂字了得”來形容, 只能給其打上猖獗與混亂的標籤。

猖獗與混亂, 為什麼會和微整形行業緊密結合?無他, 利益而已。 在正規醫院注射一支肉毒素, 價格要數千元甚至過萬, 而黑市裡的肉毒素只需要數百元。 對買家而言, 雖然沒有資質, 但足夠便宜;對賣家而言, 雖然來源不明, 但利潤卻不低, 豈能不氾濫成災?

而且, 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 在愛美與高額利潤的誘惑之下, 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肉毒素的A類藥品屬性, 都會天真地認為注射肉毒素,

“不就是打一針的事情嗎?”這背後, 深刻映襯出當下社會中, 很多人對割雙眼皮、隆鼻、瘦臉等微整形專案, 其實是缺乏足夠理性科學認知的。

鮮有人能夠清楚明白, 微整形項目屬於醫療美容, 對藥品來源和操作過程都有著很高要求, 與護膚、按摩等生活美容專案,

是截然不同的領域。 遺憾的是, 當整形蔚然成風, 甚至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 誰都沒有耐心以科學理性待之。

“愛美”需求催生龐大市場, 龐大的市場又催生更多的“無知無畏者”進入市場, 就這樣, 微整形市場便以一種野蠻且畸形的狀況, 不斷“做大做強”。 因為監管的滯後與不足, “水貨”甚至假貨肉毒素產品, 越來越多地攪動市場。

如果說, 前些年微整形市場剛剛興起的時候, 監管和社會認識不夠還有情可原的話, 那麼, 在整形廣告早已鋪天蓋地, 整形行為早已司空見慣的當下, 加強市場監管、提高科學認知, 謹慎選擇微整形項目, 就是一種必然要求。

如何讓全社會都能夠掌握更多的整形知識, 如何讓微整形行業處於一個健康的生長態勢之中, 是一個關涉公眾利益的宏大命題, 不可不謹慎對待。

□曹旭剛(媒體人)

往期推薦: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 請在後臺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關注大時代的變革與公民命運

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新京報社論”公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新京報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