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清第一謀臣,跟張良、劉伯溫比都不遑多讓,曆四朝不失寵信

大清第一謀士—— 範文程

範文程

他作為清朝開國宰輔, 範文程為皇太極問鼎中原出"定國策"--面對清軍初占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

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 複其職;民來歸, 複其業", 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 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 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

範文程一生曆清四世, 為清朝開創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 對清朝功績可與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相提並論。 他韜略過人, 又能悟移人主, 把自己的政治抱負巧妙地轉變為現實, 不愧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範文程少好讀書, 于萬曆四十三年在瀋陽縣學考取了秀才, 時年18歲。 萬曆四十六年, 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 範文程與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 成為清朝開國元勳之一。 清太宗時期, 他深受倚賴, 凡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 他都參與決策。

範文程

治元年五月初二日, 清軍進據北京。 此時百務廢弛, 社會混亂, 人心波動。 範文程晝夜操勞, 佐理國政。 儘管當時頭緒紛繁, 京畿剛剛得到平定, 各地都有戰事。 所以發佈文告, 發給軍需等事項, 事無巨細, 都要範文程來處理, 他晝夜都在宮內辦事,

非常勞累。 但與此同時, 他始終緊緊抓住根本問題, 為革除明季弊政, 與民謀利, 爭取人心, 開國定制而艱苦奮鬥。

他首先致力於穩定都城局勢, 於入京後第二日, 五月初三日, 向攝政王奏稱:"北京裡一些人, 假託搜捕亂賊, 紛紛出面相互告發, 恐怕會互相仇害, 造成事端, 應該禁止。 "多爾袞贊同, 下令禁止, 並設防守燕京內外城門官兵, 嚴禁士卒搶奪。 緊接著, 他又奏請為明崇禎帝發喪。 四月初四日安葬於昌平。 於五月初四日下諭:"李自成原本是故明的百姓, 竟然敢弑君並暴屍, 實在是天人共憤, 法不容誅, 今天下令官民為崇禎帝服喪三日。 著禮部、太常寺以帝王的規格厚葬崇禎帝。 "此事深受故明官紳擁戴。

範文程

範文程為了把滿漢民族矛盾掩蓋起來, 化敵為友, 曾說大清江山"乃得之於闖賊, 非取之于明國也", 並且以實際行動來證明這一點。 進京之後, 範文程就建議並得到批准, 由清政府主持為崇禎皇帝及皇后、皇妃發喪。 為了安定天下百姓。

康熙五年八月初二日, 範文程因病去世,

終年70歲。 康熙帝知悉文程病故, 親撰祭文, 遣禮部侍郎黃機諭祭, 賜其葬于河北懷柔縣紅螺山, 諡"文肅"。

順治帝:"大學士範文程, 自太宗時辦事衙門二十餘年, 忠誠練達, 不避艱辛, 朕所倚賴。 乃近以積勞成病, 雖暫假調理, 仍夙夜在公, 未得專事藥餌, 旦夕奏效,深系朕懷,暫令解任謝事,安心調攝,特加升太傅兼太子太師,昭朕眷禮大臣至意。"

康熙帝:"文程之策,可抵百萬雄兵!"

旦夕奏效,深系朕懷,暫令解任謝事,安心調攝,特加升太傅兼太子太師,昭朕眷禮大臣至意。"

康熙帝:"文程之策,可抵百萬雄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