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難怪甲午大敗!李鴻章想買軍艦,戶部尚書的答覆讓人噴血

甲午戰爭前夕, 清朝北洋水師的軍艦整體上已落後於西方, 雖然噸位大, 火炮口徑大, 但動力不足導致航速慢, 射速也慢, 發第一炮後, 要過5分鐘才能發第二炮。 作為北洋水師統帥的李鴻章, 面對這樣的現狀, 內心也十分著急。

​在一次訪問英國的過程中, 李鴻章瞭解到, 英國最新研發的“吉野號”軍艦, 代表了世界最先進的軍艦製造工藝。 “吉野號”屬於快速巡航艦, 機動性高, 噸位大, 火炮口徑大, 射速快, 且配備了剛問世不久的火炮測距儀, 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瞭解“吉野號”後, 李鴻章可謂垂涎欲滴。 馬上通過特殊關係向英國訂購了一艘“吉野號”。 並馬上向清政府申請撥款。 當時, “吉野號”造價約合白銀120萬兩。 撥款申請提交後, 掌管財政大權的戶部尚書翁同龢, 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李鴻章的申請。

​翁同龢給出的理由是, 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 到了吃錢的階段, 而且, 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將到, 舉辦壽宴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因此, 戶部拿不出多餘的錢給北洋水師買軍艦。

沒拿到錢, 李鴻章失望至極。 最著急的還是英國, 軍艦都已造得差不多了, 在這個時候說不買了, 也實在太過分了。 日本政府聽到這個消息後,

馬上聯繫上英國, 表示願意買下這艘“吉野號”。 當時日本“明治維新”起步不久, 經濟並不發達。
​為了買下“吉野號”, 日本天皇發動國民捐款, 並嚴令皇宮內禁止鋪張浪費, 天皇本人下定決心, 每天只吃一頓飯, 而他的皇妃, 把自己喜愛的首飾全部變賣了。 經過全國上下一點點的籌措,
日本終於把“吉野號”開回了家。

從兩國對待軍隊建設上看, 一個為了過生日不買軍艦, 一個勒緊褲腰帶也要買, 足見清政府對國家對民族前途命運的漠視。 這樣的清政府, 書寫屈辱史也就不奇怪了。
​一艘本應中國擁有的先進軍艦,

在甲午中日戰爭中被日本用來打得清政府沒了脾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