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當你消費是為了滿足你的虛榮心時,說明你的消費觀念扭曲了!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有哪些事物對你產生過思想上的毒害?

玩遊戲?小黃文?過度減肥?

刷知乎的時候, 看到一個回答讓我眼前一亮,

大致是這樣:

打著小資情調幌子的消費主義, 是對現代人毒害最大的事物。

你知道的, 女生嘛, 儘管小財女一向勤勞持家(這句劃重點, 請大家記錄並背誦~理直氣壯.jpg), 但對於上面說的那些事物, 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追求的。 其他不說, 我覺得週末來個自駕遊, 或者偶爾買支迪奧的口紅, 也算正常消費了。

既然那個答案反對的事物, 正是小財女平時做的, 那為什麼我還覺得眼前一亮呢?

很簡單, 答案未必全對, 但確確實實撕開了當下很多人在消費觀上的遮羞布!

在我們的身邊, 應該有不少這樣的人。 他們剛進入社會時, 便急不可耐地扯下校徽與校服, 在與學生時代劃清界限之後, 開始充分享受時代的美好, 卻從不考慮自己的消費能力。

喝最好的酒, 戴最貴的表, 言必談拉菲lv, 上個廁所的20米距離, 都恨不得叫輛滴滴。 待到週末, 更是“我花開時百花殺”, 別人花錢如流水, 他們花錢如海嘯。 而當我問起他們花錢的原因, 得到的答案通常是這幾個:

1. 感覺有了這些東西才是一個優秀的人。

2. 為了襯一下自己, 讓自己看上去更有地位。

3. 有面子。

......

小財女從來就不反對消費,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 我曾經也寫過鼓勵消費的文章。 但是, 對於這種消費觀念, 我卻不敢苟同。 前面說了, 我自己也會偶爾奢侈一把, 但前提是我已經完成了到中產階級甚至更高一層的原始積累。

我的所有消費, 都是建立在消費需求之上。

根據「馬婁斯需求理論」, 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 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 用消費滿足生理和安全需求, 是正常的消費。 試圖通過消費, 去滿足後三種需求, 就是過度消費, 即消費主義。

比如說,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優秀的人而消費, 那就是在通過消費, 來滿足自己的尊重需求。 而讓自己看上去更有地位, 則是通過消費來滿足自己的自我實現。

可問題是, 對於歸屬與愛、尊重和自我實現這三種需求, 是無法通過消費來實現的。 花錢買來的尊重, 你真的認為那是尊重?

記住了, 價值乃至尊重等,

靠的是個人資本以及對社會的價值, 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對那個答案贊同的原因。 你收入一般、沒有存款、身負房貸..., 這一切, 都是來自現實的壓力, 這時候我們首要的消費需求, 應該是在保證自身生理需求的前提下, 努力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 與其追求面子, 不如儘早積累下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擺脫中產困境, 從而滿足安全需求, 進而實現人生價值。

如果是小財女的忠粉,應該知道我向來主張穩健,即便是理財建議,往往也不會一概而論,而是加上一個前提:“抗風險能力”。之所以我總是強調這點,就是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其實仍然處於中產或晉升中產的道路上——要知道,超出風險承受範圍之外的理財,其實和消費主義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中,我們追求資產增值的前提,是基於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上的。連理財這種有收益的行為,都要注意不能超出自身的實際能力,更何況是消費這種純支出的行為呢?

並且消費主義的快感本身是容易上癮,這種感覺一旦產生是抹不掉。畢竟花錢就可以很輕鬆地換來愉悅感和自我欺騙的成就感,這很難戒掉。而這種愉悅和虛假的成就感本身,會毀掉你的很多東西,包括你獲得成就感的方式,你的耐心,你的價值觀,你的生活方式。

消費主義看似奢侈,但本質上,卻是一種廉價的快樂,畢竟用錢就能得到的快樂,太廉價了。

有句話小財女深以為然:

廉價的快樂會毀掉一個人,因為世上沒有什麼是真正廉價的,越是廉價就意味著你將付出更多。

我身邊的有錢人,往往就是那些消費最理性的人。他們在還不是很富有的時候,會衡量自身實際情況,以處理資本的形式,在進行消費的同時,慢慢積攢著原始資本。當資本積累完成,手頭有著N個100萬,成功實現財務自由時候,他們如何消費還重要嗎?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出身的階層,但就同階級而言,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區別,便是對待金錢的態度上。

富人敬錢,視錢財為資本,為資源,並利用它們來撬動更大的利潤。窮人玩錢,視錢財為交換物,為快樂的催化劑,然後用他們換取暫時的滿足。

其中的區別,相信你一眼就能體會。

所以,拋掉那些不必要的面子、廉價的優越感以及虛無縹緲的情調吧,腳踏實地,為自己未來的人生積累第一個100萬,才是當下最重要的~

如果是小財女的忠粉,應該知道我向來主張穩健,即便是理財建議,往往也不會一概而論,而是加上一個前提:“抗風險能力”。之所以我總是強調這點,就是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其實仍然處於中產或晉升中產的道路上——要知道,超出風險承受範圍之外的理財,其實和消費主義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中,我們追求資產增值的前提,是基於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上的。連理財這種有收益的行為,都要注意不能超出自身的實際能力,更何況是消費這種純支出的行為呢?

並且消費主義的快感本身是容易上癮,這種感覺一旦產生是抹不掉。畢竟花錢就可以很輕鬆地換來愉悅感和自我欺騙的成就感,這很難戒掉。而這種愉悅和虛假的成就感本身,會毀掉你的很多東西,包括你獲得成就感的方式,你的耐心,你的價值觀,你的生活方式。

消費主義看似奢侈,但本質上,卻是一種廉價的快樂,畢竟用錢就能得到的快樂,太廉價了。

有句話小財女深以為然:

廉價的快樂會毀掉一個人,因為世上沒有什麼是真正廉價的,越是廉價就意味著你將付出更多。

我身邊的有錢人,往往就是那些消費最理性的人。他們在還不是很富有的時候,會衡量自身實際情況,以處理資本的形式,在進行消費的同時,慢慢積攢著原始資本。當資本積累完成,手頭有著N個100萬,成功實現財務自由時候,他們如何消費還重要嗎?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出身的階層,但就同階級而言,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區別,便是對待金錢的態度上。

富人敬錢,視錢財為資本,為資源,並利用它們來撬動更大的利潤。窮人玩錢,視錢財為交換物,為快樂的催化劑,然後用他們換取暫時的滿足。

其中的區別,相信你一眼就能體會。

所以,拋掉那些不必要的面子、廉價的優越感以及虛無縹緲的情調吧,腳踏實地,為自己未來的人生積累第一個100萬,才是當下最重要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