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傳》人物系列:武松死要面子活受罪 坑死了親人害了朋友

性格決定命運, 命運決定生死。 此言喻武松, 極是。

《晏子春秋》中有個“二桃殺三士”的故事。 說齊景公手下有三個勇士武功高強。 自恃功高的三個勇士目空一切, 凡人不入眼, 誰也瞧不起。 晏子這個文化流氓投奔齊景公, 看到三個勇士如此驕狂, 也不把自己放眼裡, 於是就跟齊景公建言, 說這三個傢伙留著是禍害, 趕緊宰了吧。 齊景公也感覺脖子涼絲絲的, 臥榻之旁有這三個爺不安全。 就兩人合計出一個論功吃桃的陰招, 拿兩個桃論功行賞, 功勞高者得。 結果三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貨色, 中了奸計, 起內訌打了起來,

三敗俱傷, 兩個桃就讓三個笨蛋互相抹了脖子。 如果三個勇士不要面子活的明白, 不至於被一個文化人陽損著幾句讒言要了小命。 命比面子金貴, 可一般死到臨頭才明白。

人都有弱點、軟肋, 社會大江湖, 江湖上混有弱點而不自覺的人, 古來死不到炕上的大有人在。 上至國君、下至草民, 概莫能外。 武松出場打虎一節是全書眾多亮點最亮的那顆星星, 被人津津樂道、推崇備至。 打虎英雄武二郎, 山東好漢美名揚云云。 細讀全書, 筆者以為武松出名並不是他有多厲害, 而是他打死的物種厲害, 借一條病虎出了名。 因為他有致命的弱點, 就是太好面子, 無故逞強, 心眼還小, 最後不但害了自己, 還害了親人、朋友。

武松是個好面子和逞強的人,

從出場就開始了“作”的旅程。 景陽岡下喝酒, 小二好心勸他別多喝, 三碗不過崗, 因為山上有老虎。 武松小肚雞腸, 以為店家騙他, 而且還自尊心發作, 認為小二是怕他酒量不行, 於是就左一碗又一碗的自嗨起來了。 聽書的人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 每聽到這裡紛紛跟著喊好, 認為武松真是英雄, 能喝酒能打虎是條漢子。 但漢子管不住嘴頂多算酒襄飯袋, 漢子真要是武松這個標準就太低了。 如果武松是這些人的親人, 估計他們絕對不會喊好, 直接就一巴掌扇過去, 拽著就回家了。 所以, 你永遠不要指望別人希望你好, 這是人的劣根性, 不管有沒有厲害關係, 你的倒楣或者瞎作, 往往是別人抒發生活鬱悶的調味劑。

死撐的武松喝醉了, 喝醉的武松看見縣衙告示懵逼了。 膽虛想回去, 又怕別人笑話, 不回去吧, 這要是喂了老虎, 爹媽可就白費勁生自己了。 虛榮心加上酒壯慫人膽, 武松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開始逞強之路。 後來不勝酒力睡了過去, 結果老虎真來了。 武松驚覺後, 不知道有沒有嚇拉褲子, 反正連驚帶嚇夠狼狽, 老虎也夠菜的, 大概是感冒沒好身子虛, 反正三折騰兩折騰老虎落了下風, 一次醉酒後肇事, 武松成了打虎英雄。 這個英雄是誤打誤撞, 而且糾結加驚嚇得到的, 純屬僥倖。 如果問個正常人, 怎麼著咱打個老虎去, 估計正常人如果不認為是開玩笑, 那一定以為你瘋了。 事出反常, 一定是妖, 這個不是妖, 是小說。 武松打一隻虎是打虎英雄,

這要是給李逵說說, 李逵肯定會不屑一顧, 所以時也命也。 李逵搭上親娘, 一窩老虎, 也沒武松名聲大。

自古成大事者, 必是能夠把握自己情緒的人, 恣意隨性, 頂多算不著四六的二混子。 武松回家探親與哥哥團聚, 這一路上竟然出了這麼大的事兒,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的老闆, 你會招聘一個喝大酒、牛皮哄哄, 做事沒譜的人?從這點看, 武大郎攤上這麼個弟弟實屬倒楣。 武松不來, 潘女士在家相夫做炊餅, 兩口子歡歡樂樂, 武松來了, 頂著裝逼逞強的打虎英雄光環, 潘女士心中的小鹿活了, 亂撞。 武松是個明白人的話, 哥哥是個半殘廢, 既然看到了苗頭, 一定能替哥哥照顧周全, 結果這個二百五不壓事兒,

不但沒替哥哥分憂, 卻激怒了潘大姐, 加快了哥哥的死亡。 從這裡開始, 打虎英雄武松就成了誰遇見誰倒楣的災星。 哥哥死、潘金蓮死、西門慶死、張青、孫二娘遇見他也當了土匪、施恩也從此亡命梁山幹起了刀口舔血的買賣。 當然這裡面除了武大郎外, 都算不得好人, 但也足見武松這一路走下來的血腥, 一步一步不殺人就沒法活, 這全是自己裝逼逞強造成的。 其中哪個環節如果自己明白了, 找個地方好好過日子去, 也不會害死這麼多人。

最可以看出武松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例就是幫施恩打蔣門神。 來來去去, 自己不但糾結的夠嗆, 還差點把自己給幫進去。 兩股黑惡勢力搶地盤, 一個傻英雄當墊背。 施恩用小恩小惠巧使喚人, 武松是逞強為所謂的義氣買單,有才無智是危險品,武松這渾水趟的,直接把自己逼上了梁山。武松也不願意當土匪啊,一步一步的紮掙,結果成了這個德行。出場兄先死,悲劇,末了上梁山,慘劇。

武松最後出家活到了八十歲,這是武松後來跟著魯智深混明白之故。上了梁山的武松,基本沒有再出過啥彩頭,憑著打虎英雄的名氣,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也許是靜極思往,心智開了的緣故,終於明白啥叫正常人了。在梁山上出工不出力,整天瞎混日子,最後給朝廷交了一個投名狀,抓了方臘,自己出家當和尚,算是全了陽壽。

武松的一生,其實是極其失敗的一生。打打殺殺,牛來牛去,最終也沒有混出了個名堂,雖然表面上看著像個光棍漢子,不窩囊,但實在是比窩囊還窩囊。親人沒留住,朋友沒幫好,自己也混的狼狽不堪。英雄乎?狗熊乎?

武松是逞強為所謂的義氣買單,有才無智是危險品,武松這渾水趟的,直接把自己逼上了梁山。武松也不願意當土匪啊,一步一步的紮掙,結果成了這個德行。出場兄先死,悲劇,末了上梁山,慘劇。

武松最後出家活到了八十歲,這是武松後來跟著魯智深混明白之故。上了梁山的武松,基本沒有再出過啥彩頭,憑著打虎英雄的名氣,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也許是靜極思往,心智開了的緣故,終於明白啥叫正常人了。在梁山上出工不出力,整天瞎混日子,最後給朝廷交了一個投名狀,抓了方臘,自己出家當和尚,算是全了陽壽。

武松的一生,其實是極其失敗的一生。打打殺殺,牛來牛去,最終也沒有混出了個名堂,雖然表面上看著像個光棍漢子,不窩囊,但實在是比窩囊還窩囊。親人沒留住,朋友沒幫好,自己也混的狼狽不堪。英雄乎?狗熊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