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頭胎二胎寶媽腦補課之二:新生兒一周內的變化

體重減輕

寶寶出生後的一周內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 一般到出生後7-11天才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這是生理性體重下降, 媽媽無須擔心。 但如果寶寶的體重下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30%以上, 或在出生後第13-15天仍未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就是不正常的現象, 說明有某些疾病, 如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敗血症, 或母乳不足等, 應作進一步檢查。

一周後只要寶寶身體健康, 一般平均每天可增重30-40克, 平均每週增加200-300克體重, 到滿月時體重會比剛出生時增加600-1200克。

生出黃疸

多數寶寶出生後2-3天會出黃疸, 即皮膚呈淺黃色, 鞏膜微帶黃色, 尿稍黃, 沒有不適表現。 第4-6天黃疸最明顯, 此為生理性黃疸, 大多在7天內消退。 但若黃疸超過兩周, 或消退後又再次出現, 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要及時採取措施。

臍帶脫落

寶寶臍帶在3-6天內脫落, 最好不要包紮。 脫落後用濃度為75%的酒精消毒, 局部乾燥結痂後才可泡在盆中洗澡, 未幹結前應進行上下身分別擦浴。

排大小便

健康寶寶一般會在24小時內排尿, 但也有在48小時後排尿的健康寶寶。 一般剛出生的寶寶排出的尿呈磚紅色, 這是正常現象, 媽媽可不必擔心。

寶寶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胎便。 胎便一般呈深綠色或黑色粘稠糊狀, 3-4天即可排盡。 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還沒有排便, 媽媽就要立即請醫生檢查, 看是否存在肛門等器官畸形。

媽咪寶貝

出生一周後的寶寶, 各種條件反射都已建立, 媽媽可以試一試分開他緊握的小手, 當媽媽用一個手指輕觸寶寶掌心時, 他會緊緊地握住媽媽的手指不鬆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