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極洲四周被三大洋所包圍,為什麼還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

閒暇之餘, 總愛與朋友們交流海闊天空。 當談及對南極洲的印象, 無不是談冷色變;對於南極洲的風力, 也是眾口相噓, 仿佛剛剛經歷了南極烈風的兇險。

至於談及南極天氣“乾燥”二字, 卻是面面相覷, 一臉茫然和猶豫。 估計其中的原因,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 南極與“乾燥”二字不相干;這與電視宣傳片有關係, 天氣“乾燥”的意境難於通過鏡頭畫面直觀表達。

其實, 南極洲不僅冰天雪地酷冷, 還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

現在的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查人員和捕鯨隊, 沒有土著居民, 也沒有發現任何古人類活動的痕跡。 地衣、企鵝是南極生物的代表。 南極洲的自然資源與環境, 人類無法在南極生存。

1。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之一是酷寒。

南極比北極冷。

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 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0℃左右, 寒季氣溫很少高於-40℃, 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 是世界上最低的氣溫記錄, 於1983年7月21日在前蘇聯的東方站被測定。

南極之所以具有如此低的溫度, 基本上可概括出三個原因:

首先,

投射到極地地區的太陽輻射遠遠少於世界上的其它區域。 這是一個最主要也是最簡單的原因。 因為, 地和太陽之間的位置關係決定了太陽和極地地表面之間的低角度。 平均而言, 極地地區所得到的太陽輻射比赤道地區少40%。 在南極極點, 全年有一半的時間是終日見不到陽光的, 獲取太陽熱能當然也談不上了。

第二個原因則應歸功於能量輸出損耗多。 我們知道, 白色本身就比黑色或其它暗色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差。 再加上, 光滑的冰雪表面宛如一面亮澤的大鏡子, 將本來就少的能量輸入幾乎毫無保留地反射回去,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使溫度降得更低了。

第三個原因:極地上空極高的空氣透明度不能夠“保溫”。

內陸地區的對流層中, 有大量的塵埃、水液滴、小冰晶等顆粒形成雲彩層, 雲彩相當於地球一層“厚玻璃”, 吸收太陽的短波輻射同時阻礙地面反射出的長波輻射, 於是該地區相對暖和。

而極地上空缺乏形成“溫室效應”的條件。

(附加笑話一則。 主持人:兩位探險家, 你們認為是北極比較冷,還是南極比較冷呢?

俄羅斯探險家米索爾斯基(捋著山羊鬍子):根據我的經驗,北極可比南 極冷。我們在北極探險時,連燭火都凍了起來,難怪我們怎麼吹都吹不熄呢。

主持人:是嗎?!

美國探險家史密斯(摸了摸光頭):那有什麼稀奇。我們在南極那會兒, 說出來的話立刻凝成了冰,直到我們想辦法把它融化掉後才能聽到說的是什麼。所以說,當然是南極比北極冷。)

2。南極洲的氣候特點之二是乾燥

南極大陸降水稀少,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有“白色沙漠”之稱。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小於撒哈拉沙漠),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越往大陸內部,降水量越少,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降水量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區,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南極洲的降水幾乎都是雪。

生硬吝嗇的降水量數值還是沒有讓普通人真正明白“最乾燥”的成因。

站在南極之巔,放眼四周都是汪洋,腳下是厚達4000米以上冰層,為什麼就“乾燥”呢?給人“站在井邊被渴死”的疑惑。

下面把這個難於理解的問題由淺入深地講清楚。

在氣候學上,乾燥或潮濕是有標準的。乾燥或潮濕可用相對濕度來表示,相對濕度小於40%屬於乾燥天氣,相對濕度大於80%為潮濕天氣。

(南極洲氣候乾燥,幹穀中裸露的岩石與乾旱的大沙漠情景相似)

什麼是相對濕度呢?

絕對濕度是指是此時此溫此壓下空氣中容納水汽的真實數值。

相對濕度,指某濕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真實品質與同溫度和氣壓下飽和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品質之比,這個比值用百分數表示。

當相對濕度達到100%時,也就是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飽和了,同溫度和氣壓下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達到最多了,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成霧或降水。

南極洲年平均氣溫為-25℃,即使強風帶來含有一定量水蒸氣的空氣,這些空氣中的水蒸氣也會立即發生凝固、凝華,形成冰雹、雪固體。

通過上面分析,在南極洲內陸的空氣中,幾乎沒有水蒸氣,當然相對濕度接近為零,算得上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了。

(南極洲的空氣是如此寒冷,水蒸汽可以凝聚出空氣,形成微小的冰晶,然後落到地面。 在晴朗的日子,根據英國南極調查,太陽的光芒閃爍著晶體,產生了一種稱為金剛石粉塵的現象。)

(在埃裡伯斯火山冰形式的空心塔當上了火山的發洩熱氣噴氣孔,從裂縫總噴出的蒸汽進入露天,蒸汽即刻凍結,在寒冷的空氣中的地方,形成塔高達10米高。)

南極大陸邊緣是陸緣冰。陸緣冰就是與大陸相連的浮動冰層,通常在由冰河流入海洋過程中形成,陸緣冰就與海水直接接觸了。冰厚約200米。

陸緣冰有初生冰發育。 初生冰是海冰初始階段的總稱,由海水直接凍結或雪降至低溫海面未被融化而生成的,多呈針狀、薄片狀、油脂狀或海綿狀。

由此推測,海水中的一些淡水分子沒有來得及蒸發到空氣中去,就凝固成初生冰。儘管如此,空氣中還是有一些水蒸氣分子了,這些逃逸出去的水分子也會很快液化成小水滴等。

由此結論,在南極大陸邊緣比內陸空氣“濕潤”。

(在南極洲的深湖是如此鹹,它在低至零下20攝氏度保持液體。)

人體對乾燥的感知也是以相對濕度來衡量的。如果空氣中相對濕度小,人的皮膚表面的水分增發加快,導致乾裂;冬季濕度有時太小,空氣過於乾燥,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如果空氣中相對濕度較大,汗液難於排出,也不舒服。

3。南極洲的氣候特點之三是烈風

南極洲幾乎天天有大風。一般而言,海岸附近的風勢最強,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

據澳大利亞莫森站20年的統計資料,每年八級以上大風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觀測到的最大風速為82米/秒。法國的迪維爾站曾觀測到風速達100米/秒的颶風,其風力相當於12級颱風的3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風速。

南極風個性成因:

從海陸分佈來看,南極洲與北冰洋周圍地理態勢迥異,從它們的名字洲、洋足以說明。

北冰洋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環繞,只留下大西洋和白令海峽一個小缺口,大陸山川的環境對北進的風速有阻礙作用;南極洲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圍,而三大洋的南部基本上沒有陸地阻礙。

另一個方面,由於南極大陸是中部冰蓋隆起向四周傾斜的高原,從大陸高原上長驅而入的冷空氣沿著南極冰蓋的斜坡急劇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風。風向不變的下降風將冰面吹蝕成波狀起伏的溝槽。

在南極考察隊員中流傳一句:南極的冷不一定能凍死人,南極的風能殺人。南極被稱做是世界的“風極”,有人稱南極是“暴風雪的故鄉”。

在各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周圍,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難所”。在外考察的科學家一旦碰上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一時又趕不回站的,均可就近躲進避難所。

4。在南極點,一晝加上一夜等於一年

南極洲每年分寒、暖兩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極點附近,寒季為極夜,這時在南極圈附近常出現光彩奪目的極光;暖季則相反,為極晝,太陽總是傾斜照射,營造陽光清冷的意境。

你們認為是北極比較冷,還是南極比較冷呢?

俄羅斯探險家米索爾斯基(捋著山羊鬍子):根據我的經驗,北極可比南 極冷。我們在北極探險時,連燭火都凍了起來,難怪我們怎麼吹都吹不熄呢。

主持人:是嗎?!

美國探險家史密斯(摸了摸光頭):那有什麼稀奇。我們在南極那會兒, 說出來的話立刻凝成了冰,直到我們想辦法把它融化掉後才能聽到說的是什麼。所以說,當然是南極比北極冷。)

2。南極洲的氣候特點之二是乾燥

南極大陸降水稀少,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有“白色沙漠”之稱。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小於撒哈拉沙漠),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越往大陸內部,降水量越少,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降水量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區,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南極洲的降水幾乎都是雪。

生硬吝嗇的降水量數值還是沒有讓普通人真正明白“最乾燥”的成因。

站在南極之巔,放眼四周都是汪洋,腳下是厚達4000米以上冰層,為什麼就“乾燥”呢?給人“站在井邊被渴死”的疑惑。

下面把這個難於理解的問題由淺入深地講清楚。

在氣候學上,乾燥或潮濕是有標準的。乾燥或潮濕可用相對濕度來表示,相對濕度小於40%屬於乾燥天氣,相對濕度大於80%為潮濕天氣。

(南極洲氣候乾燥,幹穀中裸露的岩石與乾旱的大沙漠情景相似)

什麼是相對濕度呢?

絕對濕度是指是此時此溫此壓下空氣中容納水汽的真實數值。

相對濕度,指某濕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真實品質與同溫度和氣壓下飽和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品質之比,這個比值用百分數表示。

當相對濕度達到100%時,也就是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飽和了,同溫度和氣壓下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達到最多了,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成霧或降水。

南極洲年平均氣溫為-25℃,即使強風帶來含有一定量水蒸氣的空氣,這些空氣中的水蒸氣也會立即發生凝固、凝華,形成冰雹、雪固體。

通過上面分析,在南極洲內陸的空氣中,幾乎沒有水蒸氣,當然相對濕度接近為零,算得上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了。

(南極洲的空氣是如此寒冷,水蒸汽可以凝聚出空氣,形成微小的冰晶,然後落到地面。 在晴朗的日子,根據英國南極調查,太陽的光芒閃爍著晶體,產生了一種稱為金剛石粉塵的現象。)

(在埃裡伯斯火山冰形式的空心塔當上了火山的發洩熱氣噴氣孔,從裂縫總噴出的蒸汽進入露天,蒸汽即刻凍結,在寒冷的空氣中的地方,形成塔高達10米高。)

南極大陸邊緣是陸緣冰。陸緣冰就是與大陸相連的浮動冰層,通常在由冰河流入海洋過程中形成,陸緣冰就與海水直接接觸了。冰厚約200米。

陸緣冰有初生冰發育。 初生冰是海冰初始階段的總稱,由海水直接凍結或雪降至低溫海面未被融化而生成的,多呈針狀、薄片狀、油脂狀或海綿狀。

由此推測,海水中的一些淡水分子沒有來得及蒸發到空氣中去,就凝固成初生冰。儘管如此,空氣中還是有一些水蒸氣分子了,這些逃逸出去的水分子也會很快液化成小水滴等。

由此結論,在南極大陸邊緣比內陸空氣“濕潤”。

(在南極洲的深湖是如此鹹,它在低至零下20攝氏度保持液體。)

人體對乾燥的感知也是以相對濕度來衡量的。如果空氣中相對濕度小,人的皮膚表面的水分增發加快,導致乾裂;冬季濕度有時太小,空氣過於乾燥,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如果空氣中相對濕度較大,汗液難於排出,也不舒服。

3。南極洲的氣候特點之三是烈風

南極洲幾乎天天有大風。一般而言,海岸附近的風勢最強,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

據澳大利亞莫森站20年的統計資料,每年八級以上大風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觀測到的最大風速為82米/秒。法國的迪維爾站曾觀測到風速達100米/秒的颶風,其風力相當於12級颱風的3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風速。

南極風個性成因:

從海陸分佈來看,南極洲與北冰洋周圍地理態勢迥異,從它們的名字洲、洋足以說明。

北冰洋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環繞,只留下大西洋和白令海峽一個小缺口,大陸山川的環境對北進的風速有阻礙作用;南極洲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圍,而三大洋的南部基本上沒有陸地阻礙。

另一個方面,由於南極大陸是中部冰蓋隆起向四周傾斜的高原,從大陸高原上長驅而入的冷空氣沿著南極冰蓋的斜坡急劇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風。風向不變的下降風將冰面吹蝕成波狀起伏的溝槽。

在南極考察隊員中流傳一句:南極的冷不一定能凍死人,南極的風能殺人。南極被稱做是世界的“風極”,有人稱南極是“暴風雪的故鄉”。

在各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周圍,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難所”。在外考察的科學家一旦碰上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一時又趕不回站的,均可就近躲進避難所。

4。在南極點,一晝加上一夜等於一年

南極洲每年分寒、暖兩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極點附近,寒季為極夜,這時在南極圈附近常出現光彩奪目的極光;暖季則相反,為極晝,太陽總是傾斜照射,營造陽光清冷的意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