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半夏|第 453天

點擊上方藍色字 “醫承有道”關注我們

半夏

PINELLIAE RHIZOMA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天南星| 第 452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乾燥塊莖。

相關名

生半夏、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下、和姑、地文、守田、水玉、仙半夏、主田、地雷公

產地

主產於四川、湖北、河南、江蘇、貴州等省。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採挖, 洗淨, 除去外皮和鬚根, 曬乾。

性狀鑒別

本品呈類球形, 有的稍偏斜, 直徑1~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 頂端有凹陷的莖痕, 周圍密佈麻點狀根痕;下麵鈍圓, 較光滑。 質堅實, 斷面潔白, 富粉性。 氣微, 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性味歸經

辛, 溫。 有毒。 歸脾、胃、肺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散溫燥, 有毒而力較強, 入脾、胃、肺經, 善祛脾胃濕痰。 內服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為治濕痰、寒痰、嘔吐之要藥。 外用能消腫散結, 可治癭瘤痰核及痛腫等。

功效

燥濕化痰, 降逆止嘔, 消痞散結。

主治病證

(1)痰多咳喘,

痰飲眩悸, 風痰眩暈, 痰厥頭痛。

(2)胃氣上逆, 噁心嘔吐。

(3)胸脘痞悶, 梅核氣, 癭瘤痰核, 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5~9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以生品研末調敷。 內服用制半夏, 不同炮製品功效有別。 法半夏長於燥濕, 姜半夏長於降逆止嘔;清半夏長於化痰;竹瀝半夏長於清熱化痰。 生半夏外用。

使用注意

本品溫燥, 故陰虛燥咳、出血證忌服, 熱痰慎服。 生品毒大, 一般不作內服。 反烏頭, 不宜與附子、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同用。

藥理

本品有鎮咳、鎮吐、調節胃腸功能、利膽、抗癌、抗早孕等作用

半夏的故事

中藥半夏, 在很久以前曾以“白霞”為名。 這其中包含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位叫白霞的姑娘為了生活的需要, 常在田野裡割草剜菜。 有一次, 她在田野裡挖了一種植物的地下塊莖, 就試著在嘴裡咀嚼, 想拿它充饑。 誰知吃下後吐了起來, 她趕快嚼塊生薑止嘔, 嘔吐止住了, 就連久治不愈的咳嗽也好了。

於是, 白霞就用這種藥和生薑一塊煮湯給鄉親們治咳嗽病, 竟然屢治屢效。

但這種植物塊莖含漿液豐富, 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 一天, 白霞又在河邊清洗這種藥, 不慎滑入河中喪命。 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她, 就把這種藥命名為“白霞”。 後來, 人們又發現白霞在夏秋季節採收, 加上時間的推移, 就逐漸把“白霞”寫成“半夏”了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推薦閱讀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鼈蟲 | 第 248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斑蝥 | 第 249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蟾酥 | 第 250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僵蠶 | 第 251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鱉甲| 第 252天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