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顧狄仁傑反對,武則天執意收復安西四鎮,主帥經歷極具傳奇色彩

話說轉眼間, 武則天已經當了幾年皇帝, 由過去的垂簾聽政到現今的穩坐朝堂, 她占盡了人前人後的風光。 命運對她似乎格外恩寵, 幾項政績讓她這個皇帝做得理直氣壯, 熠熠生輝, 也讓對她三跪九叩的男人們無話可說。

但在朝政上, 武則天並不是樣樣精通, 她解決了人才問題、人口問題、官僚組織問題, 卻始終為外戰和外交頭疼不已。 國家有寬闊的國土固然是好事, 卻也意味著巨大的國防開銷,

東南西北外敵環伺, 須以重兵把守, 這些都需要金錢。 從前, 武則天為了國力提高, 提出過息兵政策, 讓老百姓專心耕作, 先解決吃飯問題和財政問題。

息兵政策固然帶來了國庫的充實, 卻也給外敵可乘之機, 不斷擴張地盤, 威脅邊境。 而防務費用始終是一筆巨大的負擔。 於是, 武則天命婁師德、狄仁傑等人到邊疆“營田”, 既穩固那裡的統治, 又能節省開支。 幸運的是, 這一時期吐蕃和突厥都發生了內訌, 他們互相牽制, 互相爭奪, 才讓大唐有了喘氣和休息的機會。 還有不少西域少數民族為了躲避戰亂, 紛紛遷到唐朝, 增加了唐朝的人口和邊境的穩定。

而這一時期, 武則天最重要的收穫就是恢復了安西四鎮。

大唐安西四鎮的歷史, 要追溯到貞觀年間。 那時大唐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 國力大振, 李世民開始命令他手下的名將們東征西討。 唐貞觀十四年(640),唐軍滅高昌, 並在交河城設立了一個管理西域事務的機構。 這個機構的設立目的既是為了方便大唐監視西域諸國的動向,

做到有備無患;也可以保證大唐商人們在西域路上的往來, 及時維護他們的利益;更能不斷宣揚大唐的國威, 對西域諸國起到震懾效果。 八年後, 最初的機構擴大, 大唐在龜茲、焉耆、於闐、疏勒建起堡壘, 設置軍鎮, 由安西都護管理, 史稱“安西四鎮”。

安西四鎮建立後, 發揮了若干年作用。 但是, 自從吐蕃不但侵擾邊境.安西四鎮遭到嚴重威脅, 有幾次朝廷只能下令廢棄。 大唐畢竟不願失去這些西域重鎮, 總是試圖收回安西四鎮的控制權。 與吐蕃對戰, 大唐勝少敗多, 到了唐高宗末年, 大唐已經完全喪失了安西四鎮, 群臣也對奪回這個要地不再抱有希望。

武則天卻始終惦記這件事, 她意識到這個地方是大唐通向西域的門戶, 遙遠國度的商人、使者們需要通過這條路進入大唐境內, 帶來異域的珍奇物件, 令大唐君臣大開眼界。 而且, 武則天對李世民一直保持著某種崇拜, 她相信李世民對外交的判斷:安西四鎮必然是防禦與外交的重中之重。 於是, 高宗死後,她又開始為收回安西四鎮進行努力。可惜當時的將領並不善戰,大批軍隊潰不成軍,大唐軍隊傷亡慘重。

高宗死時的大唐狀況,本來就已不易,這次潰敗更是雪上加霜,讓朝廷上不少大臣反對武則天繼續對西域增兵。反對派的代表是武則天最信任的狄仁傑。狄仁傑認為以此時大唐的國力,不應該為一塊不毛之地大舉興兵,而應該把節省下來的錢帛用在國內建設上。而這種論調一旦實行,大唐就會完全放棄安西四鎮。

也有人堅持必須收回安西四鎮,西州都督唐休璟則不斷上書說明安西四鎮的重要性,請求朝廷務必派兵收復。兩派意見僵持,只能靠主事人來決定。武則天一向相信狄仁傑的判斷,唯獨這件事,她沒有聽從這位老臣的意見,反倒頗有“一意孤行”的決心,定要奪回安西四鎮。周長壽元年(692年)她派王孝傑率兵出征,再次踏上了收復之路。

王孝傑原本是個名氣不大的將領,他長期在邊疆作戰,按照軍功一步步升職。後來劉仁軌賞識他的才華,他才嶄露頭角。他最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來源卻是劉仁軌與政敵的一次勾心鬥角,這讓王孝傑的履歷平添了幾分戲劇色彩。

在高宗時代,劉仁軌不但經常遭到李義府的陷害,他還有一個政敵叫李敬玄。李敬玄是個博覽群書的讀書人,做的是文職工作,偏偏對劉仁軌看不順眼。每當劉仁軌奏事,他一定要從中阻撓,一來二去,劉仁軌對李敬玄懷恨在心。某一年,吐蕃發生內亂,高宗想要趁機征討,劉仁軌知道李敬玄對兵事一竅不通,偏偏想要他丟醜,就對高宗極力誇讚李敬玄胸中韜略。李治信賴劉仁軌的眼力,命李敬玄帶兵出征。

李敬玄知道上了戰場,自己不過是一個廢物,無論如何都要推辭,偏偏李治聽信劉仁軌的推薦,見李敬玄不從,以為他不願為國效力。見皇帝面有怒氣,李敬玄沒辦法,只好接下了任務,帶兵前往邊境,與工部尚書劉審禮一起進攻吐蕃。此時王孝傑作為行軍副總管,與劉審禮在一路軍中。

劉審禮與王孝傑指揮若定,很有信心,卻沒想到朝廷派來的李敬玄對行軍打仗一竅不通。劉審禮和王孝傑陷入苦戰,李敬玄手握大兵,卻不上前援救,反而想要逃跑。結果,唐軍打敗,劉審禮和王孝傑被俘,被吐蕃軍追打的李敬玄丟盔棄甲,若不是黑齒常之前去援救,險些把命送掉。

劉審禮被俘時已經身受重傷,不久就死去。王孝傑本來也會被吐蕃人處死,沒想到吐蕃贊普看到敵軍的這位主帥,突然大驚大叫,親切地鬆開他的捆綁,淚流滿面地說著他聽不懂的話。王孝傑找到精通吐蕃語的漢人詢問,才知道贊普說王孝傑的長相儼然與贊普死去的父親一個模樣。吐蕃人相信靈魂轉生,贊普以為王孝傑一定是父親的轉生。王孝傑哭笑不得,最後拿著贊普贈送的大批禮物平安回到大唐,大唐君臣對他的經歷嘖嘖稱奇。

武則天任命王孝傑為這次收復行動的行軍總管,正是因為此人既有行軍之能,又有多番作戰經驗,更曾深入吐蕃,瞭解吐蕃內情。王孝傑果然不負眾望,接連收復四鎮,大挫吐蕃銳氣。捷報傳到朝廷,君臣一片歡喜。安西四鎮恢復了,享譽已久的絲綢之路又一次打開。走在這條大路上的使節和商人,又能將大唐的富庶和威風傳播到遙遠的西域。臣民們一致的讚譽,正是武則天最想得到的東西。

高宗死後,她又開始為收回安西四鎮進行努力。可惜當時的將領並不善戰,大批軍隊潰不成軍,大唐軍隊傷亡慘重。

高宗死時的大唐狀況,本來就已不易,這次潰敗更是雪上加霜,讓朝廷上不少大臣反對武則天繼續對西域增兵。反對派的代表是武則天最信任的狄仁傑。狄仁傑認為以此時大唐的國力,不應該為一塊不毛之地大舉興兵,而應該把節省下來的錢帛用在國內建設上。而這種論調一旦實行,大唐就會完全放棄安西四鎮。

也有人堅持必須收回安西四鎮,西州都督唐休璟則不斷上書說明安西四鎮的重要性,請求朝廷務必派兵收復。兩派意見僵持,只能靠主事人來決定。武則天一向相信狄仁傑的判斷,唯獨這件事,她沒有聽從這位老臣的意見,反倒頗有“一意孤行”的決心,定要奪回安西四鎮。周長壽元年(692年)她派王孝傑率兵出征,再次踏上了收復之路。

王孝傑原本是個名氣不大的將領,他長期在邊疆作戰,按照軍功一步步升職。後來劉仁軌賞識他的才華,他才嶄露頭角。他最有傳奇色彩的經歷,來源卻是劉仁軌與政敵的一次勾心鬥角,這讓王孝傑的履歷平添了幾分戲劇色彩。

在高宗時代,劉仁軌不但經常遭到李義府的陷害,他還有一個政敵叫李敬玄。李敬玄是個博覽群書的讀書人,做的是文職工作,偏偏對劉仁軌看不順眼。每當劉仁軌奏事,他一定要從中阻撓,一來二去,劉仁軌對李敬玄懷恨在心。某一年,吐蕃發生內亂,高宗想要趁機征討,劉仁軌知道李敬玄對兵事一竅不通,偏偏想要他丟醜,就對高宗極力誇讚李敬玄胸中韜略。李治信賴劉仁軌的眼力,命李敬玄帶兵出征。

李敬玄知道上了戰場,自己不過是一個廢物,無論如何都要推辭,偏偏李治聽信劉仁軌的推薦,見李敬玄不從,以為他不願為國效力。見皇帝面有怒氣,李敬玄沒辦法,只好接下了任務,帶兵前往邊境,與工部尚書劉審禮一起進攻吐蕃。此時王孝傑作為行軍副總管,與劉審禮在一路軍中。

劉審禮與王孝傑指揮若定,很有信心,卻沒想到朝廷派來的李敬玄對行軍打仗一竅不通。劉審禮和王孝傑陷入苦戰,李敬玄手握大兵,卻不上前援救,反而想要逃跑。結果,唐軍打敗,劉審禮和王孝傑被俘,被吐蕃軍追打的李敬玄丟盔棄甲,若不是黑齒常之前去援救,險些把命送掉。

劉審禮被俘時已經身受重傷,不久就死去。王孝傑本來也會被吐蕃人處死,沒想到吐蕃贊普看到敵軍的這位主帥,突然大驚大叫,親切地鬆開他的捆綁,淚流滿面地說著他聽不懂的話。王孝傑找到精通吐蕃語的漢人詢問,才知道贊普說王孝傑的長相儼然與贊普死去的父親一個模樣。吐蕃人相信靈魂轉生,贊普以為王孝傑一定是父親的轉生。王孝傑哭笑不得,最後拿著贊普贈送的大批禮物平安回到大唐,大唐君臣對他的經歷嘖嘖稱奇。

武則天任命王孝傑為這次收復行動的行軍總管,正是因為此人既有行軍之能,又有多番作戰經驗,更曾深入吐蕃,瞭解吐蕃內情。王孝傑果然不負眾望,接連收復四鎮,大挫吐蕃銳氣。捷報傳到朝廷,君臣一片歡喜。安西四鎮恢復了,享譽已久的絲綢之路又一次打開。走在這條大路上的使節和商人,又能將大唐的富庶和威風傳播到遙遠的西域。臣民們一致的讚譽,正是武則天最想得到的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