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普通話考試太難,怪粵語當年差一票沒成國語,傳言還當真了?

PTH=普通話

最流行的版本是傳言1913年, 為粵語和北京話誰更適合當國語, 民國政府南北方議員互不相讓, 投票票數持平, 只剩下孫中山先生一張票還沒拍板, 最後孫先生顧全大局, 決定奉北京話為國語, 於是粵語一票之差遺憾落選。

但是, 到全國各地民間走走, 你會發現, 民間傳言一票之差的方言何止粵語, 還有四川話、閩南語、客家話, 比如你到四川, 當地人也會自豪跟你聊四川話一票之差落選國語的故事,

各種各樣的版本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真實的情況卻是, 無論是民國還是新中國, 從來都沒有對國語是哪一種方言進行投票, 因為相對南方方言“十裡不同音,百里不同調”的方言, 只有北京方言差距小有成為全國通用語的趨勢,

這個全國公認的。 1913年, 民國召開讀音統一會, 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國音”

那傳說中的投票, 是怎麼回事呢, 以京音為基礎的“國音”, 其實有些字音是有爭議, 審定過程投票再票決定“國音”。 所以網友不要再相信粵語能取代普通話地位的了, 何況粵語為主的廣東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講閩南話和客家話的呢?

特朗普的6歲外孫女阿拉貝拉背古詩 背三字經

中國今時不同往日, 普通話勢必也會越來越“國際化”, 看看人家美國總統特朗普的6歲外孫女阿拉貝拉背著《望廬山瀑布》、唱著中文歌《茉莉花》《新年好》;金融巨鱷羅傑斯的女兒說的順溜的繞口令《門後有個人》…

某些學生不肯學普通話, 說普通話是外語, 嫌普通話太難畢不了業, 這裡星星要說的是, 祝你們好運!!

配圖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