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燃油車退出的時間表即將發佈,新能源汽車或將完全替代傳統燃油車

禁止銷售燃油車, 中國雖說不是第一個, 但是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 中國的汽車產量和銷量為2500萬輛, 全球汽車銷量占28%。

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將再次升級。

前段時間一個重磅消息, 中國快要制定禁止傳統燃油車時間表了!結果是, 新能源汽車集團“飆車”。 “飆車”的理由是:中國本來就是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最大的國家, 這次表態要啟動全面禁止傳統燃油車, 表明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升級, 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將更加堅定。

如果說上述政策還在醞釀中, 那麼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制即將落地。 其殺手鐧的威力已經顯現出來, 去年8月份, 新能源乘用車環比大增25%, 銷量達5.4萬輛, 比7月份多出1萬輛。

中國車銷量達2500萬輛, 佔據全球汽車銷量28%:是不是覺得誇大了, 其實一點沒有。 看看資料就知道在去年, 中國乘用車產銷量達到2500萬輛, 這一資料幾乎相當於後面第二到第五名美國、日本、德國和印度四國的銷量之和, 佔據全球汽車銷量28%。

這其中新能源汽車有多少呢?

新能源汽車銷售才僅僅50.7萬輛。 如果2500萬輛, 全部替換成新能源汽車, 那影響的不止是一個人的生活, 一個企業的命運, 一個產業的興衰, 更是一個國家的崛起或沉淪。

禁止銷售燃油車, 中國並不是第一個, 卻是最重要的一個!

早在去年9月9日, Vice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Xin Guobin in 2017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TEDA) International Forum "said that at present, the global auto industry is accelerating, electric to the intelligent direction, to seize the new round of high ground, grasp industry trends and opportunities, China has launched the traditional energy vehicles stop sale study on schedule.(PS: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 當前, 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智慧化、電動化的方向轉變, 為搶佔新一輪制高點, 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和機遇,

我國已啟動傳統能源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 )

我們來看看, 其他國家的表態:

挪威已宣佈禁止出售礦物燃料汽車2025;

荷蘭已宣佈禁止出售礦物燃料汽車2025;

印度已宣佈禁止出售礦物燃料汽車2030;

英國政府宣佈自2040全面禁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

法國政府宣佈全面禁止從2040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

雙積分政策落地在即, 新能源汽車開始放量。 與燃料汽車的退出政策相比, 雙積分政策已成為現實。 它的力量出現了。 8月份, 新能源乘用車增加了25%, 銷量為5萬4000輛, 比七月增加了1萬輛。 在中國出臺新能源汽車逐漸加速。

我們來看看重點:

①政策實施後, 車企的油耗積分和新能源積分將實行並行管理, 汽車製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來獲取油耗正積分, 還必須出售足夠數量的新能源汽車才能獲得相應的新能源積分。

③雙積分政策實施, 意味著車企的利潤水準與新能源車的銷量掛鉤, 迫使車企增大新能源車銷售比例, 從而提高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增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 進而增大動力電池需求,所需的鋰電設備投資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市場空間持續打開。

自2017年以來,我國先後推出了8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車輛目錄,共計188戶車企的2538個車型,純電動車型占比超過70%。12批《新能源汽車免稅目錄》正式啟動。期中2017年發佈了3批,節奏快於以往,但也是將近2個月才發佈一批。上述兩個類型的目錄為今後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汽車是一個十萬億的產業,許多國家競相發展,也是日本和德國的支柱產業。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搶佔。去年8月份,已經有全球知名車企在華組建合資新能源汽車企業。他們分別是,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福特和眾泰集團。

看著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是在彎道超車。這是日本和德國兩大汽車強國洗牌的跡象,尤其是日本。就說日本2016《財富》雜誌發佈了世界前500名,不包括金融和能源公司,日本工業企業一半來自汽車行業的利潤,汽車是日本唯一的支柱產業。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它將打破現有的車輛系統的平衡,縮小中外技術水準的差距,並不敢說它將超越曲線,但為中國的汽車工業的再生的基礎。

進而增大動力電池需求,所需的鋰電設備投資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市場空間持續打開。

自2017年以來,我國先後推出了8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車輛目錄,共計188戶車企的2538個車型,純電動車型占比超過70%。12批《新能源汽車免稅目錄》正式啟動。期中2017年發佈了3批,節奏快於以往,但也是將近2個月才發佈一批。上述兩個類型的目錄為今後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汽車是一個十萬億的產業,許多國家競相發展,也是日本和德國的支柱產業。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搶佔。去年8月份,已經有全球知名車企在華組建合資新能源汽車企業。他們分別是,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福特和眾泰集團。

看著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是在彎道超車。這是日本和德國兩大汽車強國洗牌的跡象,尤其是日本。就說日本2016《財富》雜誌發佈了世界前500名,不包括金融和能源公司,日本工業企業一半來自汽車行業的利潤,汽車是日本唯一的支柱產業。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它將打破現有的車輛系統的平衡,縮小中外技術水準的差距,並不敢說它將超越曲線,但為中國的汽車工業的再生的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