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智慧駕駛發展遇難題,車載娛樂系統普及率如何提高?

豐田于北美國際車展發表2019年最新車款Avalon, 該車款為豐田首款支援Apple CarPlay車載系統平臺的車款, Avalon只是個開端, 接下來包括Lexus與豐田旗下其他車型亦將陸續引入CarPaly系統, 惟搭載該系統之車款目前僅規劃於美國銷售。

▲ 2019 Avalon source: youtobe 視頻截圖

內建聯網功能之車載娛樂系統普及率仍低, 與智慧型手機互聯成為主要方案

自動駕駛車與車聯網技術快速發展, 帶動智慧駕駛概念不斷發酵, 就車載娛樂系統連網功能來看, 早在2014年Qualcomm推出首款車內LTE通訊晶片後, 通用汽車(GM)就開始將4G LTE架構直接整合至其車載娛樂系統OnStar中, 旗下Chevrolet、Buick、GMC、Cadillac等車款皆已廣泛部署4G LTE服務。

惟車載娛樂系統內建LTE涉及網路通訊費用, 以及是否有足夠豐富的應用程式以吸引使用者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選配該服務, 故內建4G LTE車載娛樂系統目前普及率仍不高, 主要以中、高階車款選配為主。

儘管如此, 車廠對於自行開發車載娛樂系統仍是躍躍欲試,

無非就是希望成為汽車版的Android或iOS, 包括Toyota在宣佈與Apple合作前, 就曾與Ford子公司Livio合作, 共同推廣手機車載系統互聯協定(SDL), 該協定可讓車載娛樂系統與智慧型手機互聯, 透過聲控、觸控或按鈕啟動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程式, 例如Ford本身就透過SDL開發出車載娛樂系統SYNC。

隨著主導SDL協議的Ford於2016年初宣佈自家車載娛樂系統SYNC將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 2017年底再宣佈將于阿裡合作于自家車款上搭載Yun OS, 代表在車載娛樂系統連網尚未普及前, 高度普及的智慧型手機與車載系統的互連將成為實現車載娛樂系統連網的主要方案。

車廠、手機平臺商皆難憑一己之力佔據車載平臺市場大餅, 合作為必然選項

與智慧型手機互聯也意謂著既有的手機應用將延伸至汽車,

且汽車是繼智慧型手機後, 下一個具備龐大市場潛力的平臺已是無庸置疑, 故包括Google、Apple與阿裡這類的平臺商也早已推出車載作業系統或車機互聯方案。

先從Apple的CarPlay來看, 其並非獨立的車載作業系統, 主要透過車載娛樂系統連結至各項Apple裝置(iDevice), 説明Apple使用者于車內實現基於iOS的應用服務, 其優勢在於Apple于全球擁有龐大用戶量, 此將有助Apple搶佔車載平臺的市場, 目前包括Volvo、Ford、Volkswagen等20余車廠皆已支援CarPlay。

Android則憑藉於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高市占, 推出Android Auto, 發展初期與CarPlay同樣是車機互聯方案, 至2016年5月Google宣佈Android Auto已可以實現獨立嵌入式系統, 直接接入CAN匯流排資料, 亦即直接切入汽車前裝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在車載作業系統的推廣上,

同樣採用免費提供服務方式, 借此擴大規模獲取更多用車與行車資料。

相較於Apple與Google從軟體切入, 阿裡已直接攜手整車廠開發聯網汽車, 其與上汽集團共同推出的榮威RX5車款即搭載Yun OS, 並整合阿裡集團旗下高德導航、蝦米音樂等資源, 借由各項服務所獲取之資料以提供O2O、金融等後汽車市場服務。

整體而言, 無論車廠或手機平臺商現階段皆難憑一己之力佔據車載平臺市場大餅, 兩者合作為必然的選項。

對手機平臺商而言, 如何整合既有的服務與資源, 以使用者為核心提供更佳的行車體驗成為勝出關鍵。

對於各車廠而言, 即便相容Android Auto、CarPlay、Yun OS等於對Apple、Google與阿裡開放資料, 但為了在車載娛樂系統聯網普及前搶佔市場, 此為不得不的選擇,

這或許也是向來抗拒相容CarPlay與Android Auto的豐田此次與Apple合作的主要原因。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林雅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