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白話說趣史《子恭的機智》

一天, 有許周兄弟二人, 自稱是南朝梁王蕭衍的管事黃門侍郎, 前來投奔魏國。

魏國的皇帝接待了他們, 問他們為什麼來投魏?

許周兄弟二人回答說, 自己久居官場, 厭倦了名利場中的污濁。 自己本來不貪圖名利, 不屑於榮華富貴, 不願意出來做官, 只想寄情山水, 流連于自然之中, 閑雲野鶴, 任情往來。 為此曾多次上書辭官回鄉, 因而觸怒了朝廷, 被貶到叫齊康郡那樣一個偏遠的小地方。 二人越想越覺得鬱悶, 於是索性辭別南朝來投奔魏朝。 他們來到這裡, 也不打算為官, 只想寄情山水, 滿足自己歸隱山林的願望就成了。

朝中人士大多信以為真, 只有朝廷中的司徒祭酒子恭, 對許週二兄弟的話有些懷疑。

子恭稟報皇帝說:“陛下, 臣認為此二人話語存有疑問, 所以請陛下不要輕信為好。 ”

皇帝說:“子恭, 你多慮了。 ”

子恭堅持自己的觀點, 他說:“陛下, 也許我是多慮了, 但是, 相信他人的同事也要提防他人, 這樣會對自己有利。 准請陛下讓臣去問問這二人。 ”

皇帝見子恭如此堅持, 就批准了他, 說:“好吧, 你就去問問吧。 ”

於是, 子恭找許周兄弟二人談話。 言談中總覺得二人話語中許多不實之處, 再仔細考究他們申述的材料, 十分含糊, 子恭心中頓生疑慮。 他回來就對皇帝說:“許週二人自稱是黃門侍郎, 因貪戀山水, 不願為官, 觸怒梁王而遭貶,

經過我的訪查, 他們所說的並無實證。 再看看他們的表奏, 又很模糊, 從中分析推理, 疑點很多。 西周時夷齊隱居, 周王不強迫他違背自己的志趣, 伯況不受官祿, 漢帝順從其意予以成全, 這說明古代聖王先哲, 都遇到過不肯為官稱臣的人, 並不苦苦相逼。 蕭衍雖然偏據江左, 稱王稱國, 與我抗衡, 當以其人其位, 待人接物處事, 尚不致違背禮教, 豈有士人辭讓利祿榮華而執意不准的道理。 細細推究, 豈不荒唐。 再者說, 假如確是蕭衍昏庸狂亂, 不識風雅, 強迫隱士出來做官, 如不到生死攸關之際, 許周何苦輕易離開其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呢?如果許周不好榮耀, 不重官職, 果然志在山水, 那麼一旦至此, 便會手持木杖, 身背行囊, 遍訪山川大河,
方為灑脫高雅之士。 今日觀其舉動, 一到此地就四處奔走, 訪求故舊新友, 造訪掌權理事之人, 顯然已經顯露了其求取官職利祿的心跡, 哪裡還有什麼逃官避祿的高雅志向?昔日梁鴻、逢萌避官遠遁, 其目的只在於修身養性, 追求瀟灑自由而已, 與許週二人所言所行, 大相徑庭, 不可同日而語。 ”

皇帝點頭道:“你言之有理。 ”

子恭又進而推斷:“許周若真是屢次升遷, 位高權重的話, 其家業必大, 人丁必然興旺, 今日遠來歸順, 怎麼會孤孤單單就只有兄弟二人。 假若是因為情勢所逼, 匆忙慌亂之中不能攜家同歸, 則依照法律, 其人背逃, 其家業理應悉數沒收充公, 其家人不論男女老少, 一律連坐治罪。 可細觀許週二人, 怡然自得,

不見絲毫憂鬱悲傷的感情, 若其本無親戚族人, 尚能解釋, 若有親族家人而不因此受到牽連治罪, 則應是蕭衍有意派遣來此臥底的奸細, 許週二人當非真心歸降。 總之推敲再三, 是真是假, 難以分辨, 應速速派人, 秘密到徐州、揚州進行調查, 一定要查實, 那麼不過數旬, 立辨真偽, 是玉是石, 一清二楚。 ”

皇帝:“你的奏報, 逐一剖析諸多於情理相悖的可疑之處, 的確難以圓通。 ”

於是, 皇帝便派人下揚徐二州進行察訪, 調查的人回來報告, 果然有詐。 原來二人在梁犯了罪, 懼怕受罰, 因而戴罪潛逃, 到魏後為了立足, 謀取官祿, 便假稱曾任黃門侍郎, 又信口編造了逃官求隱之類的謊話。 這一切正與子恭此前的分析推理相吻合, 許週二人的真面目暴露無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