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70%的女生不想結婚 但又“憧憬”著婚外戀?

那部對我們父輩的三觀有重要影響的電影《廊橋遺夢》, 它的原著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3月10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家中去世, 享年77歲。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

不論你看沒看過電影或它的原著小說, 你都鐵定聽過《廊橋遺夢》的名字, 畢竟“媽媽每次看它都會哭的一塌糊塗”, 而從它上映開始, 關於它是不是刻意美化婚外戀的爭論就沒停息過。 《廊橋遺夢》劇照/豆瓣

沃勒去世後, 這種爭論又冒出來了。 某知名新聞網站上, 在一條沃勒去世的新聞下面, 熱評基本都是一邊倒地在罵:

以愛情的名義誘惑人妻出軌,

最奇葩的是作者搖身變成富豪後就跟原配離婚

一場外遇搞得這麼煽情

小時候看覺得很虐心, 還很同情女主, 長大後才發現這TM不就是小2女和小3男的故事嗎!!!不否認電影拍得真好, 可是內容3觀不正!

總結起來就是:把婚外戀美化成這樣真的好嗎, 有麼有考慮過被出軌的人的感受?

雖然我們一貫認為不能對影視作品上綱上線, 就跟王小波在評價《廊橋遺夢》爭論的那篇文章《奸近殺》裡所寫:對這種事情的關切程度總該有個限度。

但這些熱評的態度其實挺真實的, 豆瓣上也有不少人有感而發地說“這難道暗示了我的未來”、“可以預見我的一生”等悲觀的話, 於是我們不禁想問, 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就這麼絕望了嗎? 如今想結婚的年輕人真的越來越少

這是真的。

皮尤的一份調查顯示, 從上世紀40年代到2014年, 18歲~34歲這個年齡段的男性女性, 他們結婚的意願都有了斷崖式下降:

女性結婚的意願從上世紀40年代的62%下降到30%, 男性也從48%下降到24% 圖/皮尤官網

而年輕人不想結婚的原因也挺多的。

《好奇心日報》曾援引英國onepoll發起的一項關於婚姻看法的調查,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今年輕人都覺得“結婚這件事兒有點過時”。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下面這些, 後面括弧裡的內容則是我們給出的一個中國版的答案:

沒有結婚的必要(現在結婚感覺是給父母結的)

婚姻是一個過時的傳統(結婚只是為了合群)

結婚的花銷太大(要把父母和自己的份子錢給收回來)

和伴侶的宗教信仰不合(三觀不合)

想保持自身獨立(不想要孩子, 不想當家庭主婦)

見到了太多人離婚(看明星負面新聞看得都有心理陰影了)

戀人沒有結婚的想法(其實是不想負責任吧)

可以看出, 如今的年輕人不喜歡把婚姻跟太多東西捆綁起來, 而如果非要結婚的話, 他們覺得必須出於愛, 或是滿足穿婚紗的夙願、婚禮當天成為全宇宙最中心的焦點……

至於錢、社會地位、親戚評價、好友印象、傳統禮儀等, 這些對年輕人結不結婚真的影響不大(至少他們在心裡是這麼認為的)。 年輕人不想結婚, 可對婚外戀還是有“憧憬”的

年輕人結婚的意願在下降, 可他們對出軌、婚外戀這類“到底是瞬間迸發的愛永恆,

還是一粥一飯的愛永恆”的問題, 還是很關(八)心(卦)的。

這兩年, 出現了眾多婚外戀題材的影視作品, 年輕人迷它們也跟父輩迷《廊橋遺夢》的狀況差不多。

比如一向灌雞湯細無聲的日劇, 在2016年的春季檔就給我們帶來了《我的危險妻子》、《不愉快的果實》、《毒島百合子的赤裸裸日記》、《飛機雲:罪與戀》這四部講婚外戀的日劇。

《我的危險妻子》海報/豆瓣

至於養成向的熟女復仇“小三”的迷你劇《賢者之愛》更在去年讓所有人大開眼界。

總之就是雖然很多人沒出過軌, 甚至連軌都沒找到呢, 但已經借著這些日劇過了把出軌和復仇的癮。

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前幾天評價《廊橋遺夢》的一段話特別適用於解釋現在婚外戀題材的影視作品受歡迎的原因:

這故事其實是西方中產生活背景的女主角的一次浪漫和終生的念想。 這其實揭示了的中產群體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的“平淡性”的問題的有趣的解決方案。

換句話說, 大家喜歡這些婚外戀的影視作品還是因為自身生活“狗血”不足, 帶有“憧憬”的成分去看的吧。

想著年輕人如今對婚姻的態度, 這其實挺讓人擔心影視劇裡“結婚多年, 發現我是小三”的情節, 會不會在現實中愈加頻繁的發生?

至少從娛樂圈來看, “馬蓉、陳思誠、林丹”這些出軌者的情況來看, 還是挺讓我們絕望的(畢竟他們被拆穿前都被當做恩愛夫妻的典範)。 出軌而論, 男性看“性”, 女性看“情”

我們都知道, 出軌和婚外戀的後果很嚴重, 它們會引發強烈而痛苦的嫉妒, 或精心設計來重新吸引對方的注意,甚至誘發傷害的暴力行為。

這點從前段時間陳思誠出軌後,虎撲步行街上的“刀在手,跟我走,救丫丫,砍陳狗”就能看出來。 虎撲網友製作的表情包

不過,男女對出軌打擊的反應並不一樣。

在美國查普曼大學一項近6.4萬人參與的調查裡,就得出了男性跟女性看待出軌時的反應截然不同的結果:異性戀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因對方身體出軌而爆炸(男性54%/女性35%),女性則更易因對方精神出軌而鬧心(男性46%/女性65%)。

說白了就是,男性出軌看“性”,女性出軌看“情”。 於是,當虎撲的直男們無法理解《廊橋遺夢》對婚外戀的美化時,很多女性卻說被裡面迸發的愛感動得一塌糊塗。當然也有人吐槽這種差異,說在影視作品裡,只要男性出軌就是混蛋,而女性出軌就是為了愛。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對男人在電影裡出軌就是混蛋,女人這麼做就是為了愛的看法感到鬧心嘛”/9GAG

任何時候,撒謊都不是個好選擇

不過不事到臨頭,誰也不會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反應。

查普曼大學的這項研究說,我們對出於性,還是出於情的出軌的反應,是由每個人所處環境和個人因素所共同決定的,道德並非是唯一決定因素。

只是,越年輕的人可能越在意對方身體出軌。這剛好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為何年輕人會對《廊橋遺夢》這種“生米最終沒做成熟飯”的出軌的“寬容”。

好吧,電影裡的禮似乎也沒有很好地“發乎情止乎禮”,但終究沒從婚外戀發展到私奔從而不可挽回。

最後,當法蘭西斯卡(梅麗爾·斯特裡普 飾)被戴綠帽的丈夫對她說:“我知道你曾有過夢想,很抱歉我沒有幫你實現,我非常愛你”時,才真的給她和羅伯特·金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飾)這段婚外戀給定下了一個唯美的結論。

《廊橋遺夢》/豆瓣

這麼“體諒”的丈夫去哪裡找?不然,要是他也“刀在手,跟我走,救梅姨,砍克狗”,《廊橋遺夢》走的就不該是唯美向,而是“消失的愛人”向了吧。

你看,無論多愛多想多不能不已,在出軌這件事兒上撒謊都是一個相當糟糕的選擇。

或精心設計來重新吸引對方的注意,甚至誘發傷害的暴力行為。

這點從前段時間陳思誠出軌後,虎撲步行街上的“刀在手,跟我走,救丫丫,砍陳狗”就能看出來。 虎撲網友製作的表情包

不過,男女對出軌打擊的反應並不一樣。

在美國查普曼大學一項近6.4萬人參與的調查裡,就得出了男性跟女性看待出軌時的反應截然不同的結果:異性戀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因對方身體出軌而爆炸(男性54%/女性35%),女性則更易因對方精神出軌而鬧心(男性46%/女性65%)。

說白了就是,男性出軌看“性”,女性出軌看“情”。 於是,當虎撲的直男們無法理解《廊橋遺夢》對婚外戀的美化時,很多女性卻說被裡面迸發的愛感動得一塌糊塗。當然也有人吐槽這種差異,說在影視作品裡,只要男性出軌就是混蛋,而女性出軌就是為了愛。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對男人在電影裡出軌就是混蛋,女人這麼做就是為了愛的看法感到鬧心嘛”/9GAG

任何時候,撒謊都不是個好選擇

不過不事到臨頭,誰也不會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反應。

查普曼大學的這項研究說,我們對出於性,還是出於情的出軌的反應,是由每個人所處環境和個人因素所共同決定的,道德並非是唯一決定因素。

只是,越年輕的人可能越在意對方身體出軌。這剛好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為何年輕人會對《廊橋遺夢》這種“生米最終沒做成熟飯”的出軌的“寬容”。

好吧,電影裡的禮似乎也沒有很好地“發乎情止乎禮”,但終究沒從婚外戀發展到私奔從而不可挽回。

最後,當法蘭西斯卡(梅麗爾·斯特裡普 飾)被戴綠帽的丈夫對她說:“我知道你曾有過夢想,很抱歉我沒有幫你實現,我非常愛你”時,才真的給她和羅伯特·金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飾)這段婚外戀給定下了一個唯美的結論。

《廊橋遺夢》/豆瓣

這麼“體諒”的丈夫去哪裡找?不然,要是他也“刀在手,跟我走,救梅姨,砍克狗”,《廊橋遺夢》走的就不該是唯美向,而是“消失的愛人”向了吧。

你看,無論多愛多想多不能不已,在出軌這件事兒上撒謊都是一個相當糟糕的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