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西介休遊記

資深中年人

1、後土廟 祆神樓

從雙林寺出來, 我就乘車趕赴介休。 平遙距介休不過三十多公里, 一路車行在汾河河谷, 可說無景可觀。 到介休時時間尚早, 我在火車站附近的南河沿街找了一家私人旅館住了下來後, 就出去逛介休了。

介休同三晉之地的許多地方一樣, 有著悠久的歷史, 不少資料稱《春秋左傳·魯隱公五年》所載“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 王使尹氏、武氏助之。 翼侯奔隨。 ”中的“隨”即為史料中有關介休的最早記載。 但我查不到“隨”與今之介休之間的直接聯繫, 古代典籍中只《左傳正義》簡單注曰“隨, 晉地。 ”《康熙字典》也只引此條, 此外再無相關文獻;而從地域分析, 據《正義》注“曲沃, 晉別封成師之邑, 在河東聞喜縣。 翼, 晉舊都, 在平陽絳邑縣東。 ”則曲沃、翼兩地在晉南的運城盆地與臨汾盆地的交界處, 兩地相距不足百里;但今之介休卻在太原盆地, 據“翼”有四百餘裡之遙,

中間隔著臨汾盆地和霍太山, 所以當時都翼的晉孝侯是不大可能逃到今之介休之地的。

史料記載有春秋末年晉頃公時晉之六卿“滅祁氏、羊舌氏”之事, 對此《史記》的記載為“十二年, 晉之宗家祁傒孫, 叔鄉子, 相惡於君。 六卿欲弱公室, 乃遂以法盡滅其族。 而分其邑為十縣, 各令其子為大夫。 晉益弱, 六卿皆大。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的記載為“秋, 晉韓宣子卒, 魏獻子為政, 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 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 司馬彌牟為鄔大夫, 賈辛為祁大夫, 司馬烏為平陵大夫…”, 對其中的“鄔”《元和郡縣圖志》載:“鄔城泊, 在縣(今介休)東北二十六裡。 ”《康熙字典》載:“鄔, 縣名。 今汾州介休縣有鄔城。 ”《中華歷史大辭典》載:“鄔, 縣名。 春秋晉置,

治所即今介休東北鄔城店。 ”所以說“鄔”才是史料中有關介休最早記載。

戰國時, 鄔縣境域被一分為三, 在其北部置中都縣(今平遙)、南部置平周縣(今靈石);秦統一天下, 實行郡縣制度, 平周縣被廢而置界休縣, 與鄔縣並存;兩漢因之, 《漢書·地理志》“太原郡”下有界休、有鄔縣, 在“鄔縣”條下注:“九澤在北, 是為昭余祁, 並州藪。 晉大夫司馬彌牟邑”;西晉, 界休縣被改為介休縣, 至此始有“介休”之名, 但地卻是今之靈石縣;十六國時期鄔縣、介休兩縣廢, 北魏複置兩縣;《隋書·地理志》西河郡條目下記“介休, 後魏置定陽郡、平昌縣。 後周改郡曰介休, 以介休縣入焉。 開皇初郡廢, 十八年縣改曰介休。 ” 隋開皇十年(590年)析置靈石縣。 唐人《元和郡縣誌》汾州介休縣下記載“本秦漢之舊邑,

在介山西, 因名之。 ”顯然此時之“介休”已然是今介休之地了;此後宋、元、明、清時期, 介休縣名、縣域和領屬關係基本保持不變。

介休因歷史上出了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

素有“三賢故里”之稱;其地處太嶽山北側、汾河南畔, 山河秀麗、景色宜人;境內綿山如屏聳立, 汾水似帶環繞, 名勝古跡星羅棋佈, 最為著名的有綿山風景區、張壁古堡、後土廟和祆神樓等。 其中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土廟和祆神樓均在介休城中, 是我計畫中必去之處, 而我一到此地, 顧不得休息就上街去, 一是要“祭五臟廟”, 一也是去尋後土廟。

對“天地”的原始崇拜幾乎是所有民族都有的,畢竟人生存於天地之間,是天地提供了人生存的場所和生存所需的一切物質。我華夏先民出於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和感激而形成的“皇天后土”這一觀念,可謂源遠流長;也許是由於與大地相比,蒼天要更神秘莫測、更遙不可及,漸漸形成“敬天親地”的觀念。《禮記·郊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也就是大約始於春秋時期就有“後土”崇拜,在先秦典籍中後土乃是一位男性神祇,多稱其為共工之子。《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後土。後土為社。”《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其後這種原始崇拜同陰陽、八卦等學說以及男權、尤其是皇權思想結合,形成了“天為乾、地為坤”的觀念,逐漸產生了代表“天”、擁有最高權力的“玉皇大帝”和與之相對應的、代表“地”的“後土娘娘”,但長期以來後土之身份、來歷有人名、官名、神名等有不同說法。漢代將後土列入皇朝祀典,後為歷代帝王所沿襲;宋徽宗封之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祗”(《宋史·本紀》卷二二)。也是在宋代時道教將其列為“四禦”尊神之末,仍名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祗”,是掌管生育,大地、山河的女神,民間一直稱之為“後土娘娘”。南宋呂元素《道門定制》卷二注:“後土即朝廷祀皇地祗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元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後土皇地抵”稱:“為陰地者,五方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謂: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土母焉。”然而長期以來,對“後土”的祭祀,遠沒有對“玉帝”祭祀普遍,玉帝廟實不鮮見,而後土廟除了北京的地壇勉強可算是一處外,我之所知就只有山西有、且有不止一座的後土廟,其中著名的就有均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萬榮後土廟、臨汾東羊後土廟和介休後土廟。

行前查知介休後土廟就在城中,我從旅館所在的南河沿街出來後,卻上了建新西路往西而去,在綿山南路吃過晚飯後打問後土廟所在,才知是越走越遠了。於是由此經裕華路到西大街,一直走到東、西大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沒找到後土廟,我卻累得走不動了。當時已是華燈初上之時,西大街不甚寬闊,兩邊店鋪雖都亮著各式燈飾,但畢竟不怎麼繁華,天漸漸黑下來後我不敢多逛,就返回旅店了。

因為14日這一天我是早出晚歸,去了綿山風景區的,所以等我找到後土廟已是第三天、即15日的早上了。介休後土廟就在離市政府不遠的體育街上,15日清晨我由北河沿街拐上體育街,行不多時就見前面不遠處出現了高大的古建築,可是旁邊吊塔高聳、腳手架密匝,顯是正在施工。我在心中默念,但願這裡不是後土廟,這樣想著快步趨前,還沒進院子就見到一個通知告示牌,上寫“因後土廟維修”等字,我就暗自歎息這就是後土廟了,不巧正趕上大修。

據介紹介休後土廟是由後土廟、三清觀等寺觀組成的一個全真派道教古建築群,現存建築為從明洪武年間至清道光年間歷次修建、擴建所成。寺觀坐北朝南,西側為主軸線,軸線上有影壁、天王殿、護法殿、三清樓、後土聖母殿等建築;主軸線東,與軸線垂直地東西依次並列著呂祖閣、關帝廟和土神廟;該建築群佈局緊湊,主體建築為戲樓和三清樓聯體建築,結構精巧。各殿殿頂琉璃是後土廟最精緻部分,造型豐富,具有地方特色,燒造技術和造型藝術俱臻完美;三清樓和四神殿配殿內珍藏數百尊明代道教彩塑,這些塑像塑造手法極高,是不可多得的彩塑藝術佳作。

因為拆得亂糟糟的,我糊裡糊塗地從後土廟的後面進入,首先來到了最後一進院子。院子正北是主軸線上最後一座建築---後土大殿,大殿建在月臺之上,正殿五間、左右各帶三間垛殿,構成面闊十一間大殿,顯得極為廣闊,莊重而高貴;正殿重簷歇山頂、垛殿單簷懸山頂,殿頂覆以象徵皇權的純黃色琉璃瓦與裝飾,規格之高極為罕見,重簷之正脊上錯落有致的密佈著各種飾物,更顯雍容華貴。據廊下《重修後土廟碑記》記載,廟宇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及梁武帝大同二年皆重修過,現存大殿明正德十一年重修時所置。正殿供奉的自然是後土娘娘,東面是真武廟、西邊為三官祠。可惜正殿大門緊鎖,我只能從窗中瞻仰娘娘的尊容了,三官祠倒是開著,但新塑三官像尚未著色。大殿正在修補,匾額、楹聯都收拾起來了,屋簷的椽子,斗拱的鬥、升、翹等部件都有不少是新換的,整個大殿雖不失其風采,到底顯得有些雜亂;好在得見古建築整修的實況,心想這樣修葺,倒是真的絲毫不損古建築的風格。

大殿對面是整個寺觀最具特色的建築---三清樓和戲樓合體,戲臺正對大殿,兩邊建有八字影壁。樓的正面三清樓就是前一進院子、即軸線中院子的主建築。據介紹三清樓是一座重樓合體建築,一層為三清殿,前為獻亭,後為戲臺;三清樓頂部呈十字形三重簷,平面呈凸字形;整組建築中歇山、重簷歇山、十字歇山、卷棚歇山和懸山等各種屋頂造型結合在一起,再配以黃、綠、藍三彩琉璃燒造的華美琉璃飾件,組成了神奇、雄渾的屋頂奇觀,遠觀之尤為壯麗。包括東西配殿、鐘鼓樓的整組建築,構成一組龐大複雜而構思精巧的建築群,可謂玲瓏透剔、匠心獨具,體現著古代山西建築師的高超設計水準。但非常可惜的是,這棟建築建築是此次修繕的重點,鋼管搭的腳手架把它罩得嚴嚴實實,除了大概輪廓外就什麼也看不到。

據資料三清殿中供奉著三清、四禦、二侯和金童玉女彩塑,東西配殿陳列著一千多尊精美的長列懸塑,分三層排列並揖向三清殿方向,表現道教眾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這些均是明正德年間重修大殿時所置,塑像神態各異、氣韻生動、栩栩如生,為明代塑像之上乘。同樣可惜的是,這些彩塑廟宇都因修繕而移到別處存放,我就都無福得見。

與三清隔院正對的是三間凝重簡樸的硬山頂建築---護法殿,殿為過廳式,中一間是通道,兩邊依山牆各有兩尊護法神塑像,是三清護法的馬、趙、溫、週四大元帥,這些塑像倒未移出。穿過護法殿就來到軸線上的第一進院子,院子只數米寬,對面也是一座三間硬山頂過廳建築,但屋脊卻裝飾得炫彩奪目。屋內同樣在兩邊各有兩尊神像,而屋外迎面就是一面流光溢彩、精彩非凡的照壁。整座影壁以方石作基座,水磨磚砌成,頂部壁心及四角均是精美的琉璃製品;壁心所描繪的是“麒麟鬧八寶”,影壁的正脊是一道裝飾精美的龍鳳大花脊,中間是仙山樓閣並間以牡丹、蓮花點綴掩映,璀璨奪目。看到這面據資料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道光十五年重新燒造的照壁,我才意識到這是來到廟觀的大門口了、才意識到我是倒著遊覽後土廟的,影壁之後的建築就是天王殿了,屋內的塑像當然是四大天王,我經過時正有師傅在給塑像補色。

在照壁前癡癡地細觀了會兒,我就又原路返回,因為廟內除了這組建築外,在軸線以東的呂祖閣、關帝廟和土神廟還沒去。這三座廟觀不僅與後土廟相對獨立,他們之間也是一牆相隔而獨自成院;三廟門均只有一進院子,廟門前各有一座戲臺,三座戲臺連成一體,戲臺前的場地倒是相通;三廟背後均有帶垛口的城牆式圍牆,圍牆卻與後土廟的圍牆連成一體。三廟也在維修,戲臺前場地上滿堆著磚石雜物,土地廟和關帝廟山門像是新修的,我就沒進去;唯呂祖閣一正兩側的磚砌山門古雅秀麗,門額“洞天福地”和“龍蟠”“虎踞”也顯是舊物,所以就走了進去。院子南向是廟門,其餘三面均是三間兩層樓閣、一樓為山西特有的窯洞式建構。北面二樓上的樓閣為正殿呂祖殿,建築雖是舊物,殿內呂純陽塑像卻還只是素像,正在打磨,尚未著色上彩;殿為小三間歇山式建築,殿前有卷棚頂亭式獻殿。正殿東有便門通向關帝廟正殿,正殿內關公像也正新修中;殿東亦有一對應的便門,兩便門內外各有一磚雕的門匾,內為“青天”“白日”、外為“虎舞”“龍飛”,內楷書、外隸體,極顯水準。此兩殿與土地廟正殿,屋面屋脊均是彩色琉璃瓦裝飾,雖不如後土大殿屋脊飾物繁複,但各種顏色搭配,稱得上是流光溢彩,尤其是關帝廟正殿,除了有螭吻、脊刹外,正脊、垂脊上有精美異常的仙人、蹲獸。後土廟現有殿宇琉璃屋頂、屋脊、影壁等多處建築構件乃至殿中祭器如香爐與燭臺等,或為琉璃或為法華製成,製作精美、式樣品類都很齊全,正因為此介休後土廟有“三晉琉璃藝術博物館”之譽。

離開後土廟,我沿著體育路繼續往東走,過新華南街便來到順城路,介休城中的另一處國家級保護文物---祆神樓就在這條街上。襖神樓位於介休市舊城順城關東大街東盡頭,為三結義廟的山門和樂樓,同時還是一座過街騎樓,因其集山門、樂樓、過街樓於一體的獨特設計、三重簷十字歇山頂的複雜而精巧結構、屋頂精緻華美的琉璃、簷下木雕怪異神奇,祆神樓與萬榮縣秋風樓、飛雲樓並稱為山西三大名樓,所以是介休不可錯過的景點。可是從後土廟出來後,我就有些隱隱的擔心,當我腳不停步地走過去,終於在二十多分鐘後看到祆神樓時,我的心涼了半截:果然祆神樓也在修繕。

走進施工者圍起的寬闊的工地中,只見高大的祆神樓被腳手架和防護網遮蓋得幾乎可以說是密不透風,只有樓北邊的主殿和獻殿尚未維修,但是也是廊下滿推著建築材料,而且殿門緊鎖著。

據資料三結義廟原名祆神廟,民國版《介休縣誌》中《卷十六·古跡》就記載:“三結義廟在東關,文潞公祠之右,舊為襖神廟,明嘉靖年間知縣王宗正改建。”廟內現存清康熙十三年《重修三結義廟碑記》碑刻記載:“介邑之東關有三結義廟,其初非三結義廟也,盍宋文潞公特為祆神建耳……當年締造之意見于平妖傳中者……第以先賢所建,未敢輕義變置,故久而相安且相忘也。越大明嘉靖壬辰歲,廷敕天下毀淫祠,惟時邑令王公奮然祆曰:神之廟胡為乎來哉?稽其名號,固經典所未聞;核其功烈,變祀典所不載。今日淫祠之毀,其在斯乎?然除邪神必須崇正神而……為祆神廟更而為三結義廟也”。由此可知祆神樓的創建年代應在北宋,明萬曆或嘉靖年間有過重修,後毀於戰亂或自然災害,現存的襖神樓建築為清代康熙年重建。始建此廟的文潞公,即“介休三賢”之一的北宋名相文彥博,而所謂“祆神”為祆教中的火神。襖教即拜火教,又稱景教,即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西元六世紀從波斯人瑣羅亞斯德創立,歷史上襖教曾在中原大地廣為流傳,各地多建祆教神坻,隋唐代時最為繁盛,納入朝廷管理序列,並設立薩寶府和祀官專司其事;宋元時漸趨式弱,到了明清兩朝遭到無情鎮壓和殘酷剿滅,後來就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被日益興盛的佛教所取代。九十年代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姜伯勤經考證,認定此處為目前國內僅存的襖教建築,雖未清代重建,但為依原式樣建構,其建築裝飾圖像具有濃郁的祆教建築風格,一些木雕圖案是中國傳統建築中難得一見的,如牧羊犬、大象、駱駝等,具有濃郁的波斯異域特徵。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金庸迷,他的“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我大多看過不止一遍,尤喜神雕三部曲,明教中人在生命盡頭燃起熊熊烈火、唱著“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慷慨赴死的場景,雖知是金大俠的虛構,每每讀到還是為這種豪氣和對生命的徹悟折服。如今我能身到祆教唯一的遺跡所在瞻仰,也算是一件幸事;但雖至此地卻未能一睹“其規制之壯麗,氣象之崢嶸,稱一方钜觀焉”的祆神樓之風采,更為得見木制斗拱和雀替中保留著的有波斯特徵的圖案,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遺憾。

然而,人生就是愉悅和痛苦並存、收穫和遺憾伴生的過程。

2012-11-05

對“天地”的原始崇拜幾乎是所有民族都有的,畢竟人生存於天地之間,是天地提供了人生存的場所和生存所需的一切物質。我華夏先民出於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和感激而形成的“皇天后土”這一觀念,可謂源遠流長;也許是由於與大地相比,蒼天要更神秘莫測、更遙不可及,漸漸形成“敬天親地”的觀念。《禮記·郊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也就是大約始於春秋時期就有“後土”崇拜,在先秦典籍中後土乃是一位男性神祇,多稱其為共工之子。《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後土。後土為社。”《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其後這種原始崇拜同陰陽、八卦等學說以及男權、尤其是皇權思想結合,形成了“天為乾、地為坤”的觀念,逐漸產生了代表“天”、擁有最高權力的“玉皇大帝”和與之相對應的、代表“地”的“後土娘娘”,但長期以來後土之身份、來歷有人名、官名、神名等有不同說法。漢代將後土列入皇朝祀典,後為歷代帝王所沿襲;宋徽宗封之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祗”(《宋史·本紀》卷二二)。也是在宋代時道教將其列為“四禦”尊神之末,仍名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祗”,是掌管生育,大地、山河的女神,民間一直稱之為“後土娘娘”。南宋呂元素《道門定制》卷二注:“後土即朝廷祀皇地祗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元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後土皇地抵”稱:“為陰地者,五方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謂: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土母焉。”然而長期以來,對“後土”的祭祀,遠沒有對“玉帝”祭祀普遍,玉帝廟實不鮮見,而後土廟除了北京的地壇勉強可算是一處外,我之所知就只有山西有、且有不止一座的後土廟,其中著名的就有均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萬榮後土廟、臨汾東羊後土廟和介休後土廟。

行前查知介休後土廟就在城中,我從旅館所在的南河沿街出來後,卻上了建新西路往西而去,在綿山南路吃過晚飯後打問後土廟所在,才知是越走越遠了。於是由此經裕華路到西大街,一直走到東、西大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沒找到後土廟,我卻累得走不動了。當時已是華燈初上之時,西大街不甚寬闊,兩邊店鋪雖都亮著各式燈飾,但畢竟不怎麼繁華,天漸漸黑下來後我不敢多逛,就返回旅店了。

因為14日這一天我是早出晚歸,去了綿山風景區的,所以等我找到後土廟已是第三天、即15日的早上了。介休後土廟就在離市政府不遠的體育街上,15日清晨我由北河沿街拐上體育街,行不多時就見前面不遠處出現了高大的古建築,可是旁邊吊塔高聳、腳手架密匝,顯是正在施工。我在心中默念,但願這裡不是後土廟,這樣想著快步趨前,還沒進院子就見到一個通知告示牌,上寫“因後土廟維修”等字,我就暗自歎息這就是後土廟了,不巧正趕上大修。

據介紹介休後土廟是由後土廟、三清觀等寺觀組成的一個全真派道教古建築群,現存建築為從明洪武年間至清道光年間歷次修建、擴建所成。寺觀坐北朝南,西側為主軸線,軸線上有影壁、天王殿、護法殿、三清樓、後土聖母殿等建築;主軸線東,與軸線垂直地東西依次並列著呂祖閣、關帝廟和土神廟;該建築群佈局緊湊,主體建築為戲樓和三清樓聯體建築,結構精巧。各殿殿頂琉璃是後土廟最精緻部分,造型豐富,具有地方特色,燒造技術和造型藝術俱臻完美;三清樓和四神殿配殿內珍藏數百尊明代道教彩塑,這些塑像塑造手法極高,是不可多得的彩塑藝術佳作。

因為拆得亂糟糟的,我糊裡糊塗地從後土廟的後面進入,首先來到了最後一進院子。院子正北是主軸線上最後一座建築---後土大殿,大殿建在月臺之上,正殿五間、左右各帶三間垛殿,構成面闊十一間大殿,顯得極為廣闊,莊重而高貴;正殿重簷歇山頂、垛殿單簷懸山頂,殿頂覆以象徵皇權的純黃色琉璃瓦與裝飾,規格之高極為罕見,重簷之正脊上錯落有致的密佈著各種飾物,更顯雍容華貴。據廊下《重修後土廟碑記》記載,廟宇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及梁武帝大同二年皆重修過,現存大殿明正德十一年重修時所置。正殿供奉的自然是後土娘娘,東面是真武廟、西邊為三官祠。可惜正殿大門緊鎖,我只能從窗中瞻仰娘娘的尊容了,三官祠倒是開著,但新塑三官像尚未著色。大殿正在修補,匾額、楹聯都收拾起來了,屋簷的椽子,斗拱的鬥、升、翹等部件都有不少是新換的,整個大殿雖不失其風采,到底顯得有些雜亂;好在得見古建築整修的實況,心想這樣修葺,倒是真的絲毫不損古建築的風格。

大殿對面是整個寺觀最具特色的建築---三清樓和戲樓合體,戲臺正對大殿,兩邊建有八字影壁。樓的正面三清樓就是前一進院子、即軸線中院子的主建築。據介紹三清樓是一座重樓合體建築,一層為三清殿,前為獻亭,後為戲臺;三清樓頂部呈十字形三重簷,平面呈凸字形;整組建築中歇山、重簷歇山、十字歇山、卷棚歇山和懸山等各種屋頂造型結合在一起,再配以黃、綠、藍三彩琉璃燒造的華美琉璃飾件,組成了神奇、雄渾的屋頂奇觀,遠觀之尤為壯麗。包括東西配殿、鐘鼓樓的整組建築,構成一組龐大複雜而構思精巧的建築群,可謂玲瓏透剔、匠心獨具,體現著古代山西建築師的高超設計水準。但非常可惜的是,這棟建築建築是此次修繕的重點,鋼管搭的腳手架把它罩得嚴嚴實實,除了大概輪廓外就什麼也看不到。

據資料三清殿中供奉著三清、四禦、二侯和金童玉女彩塑,東西配殿陳列著一千多尊精美的長列懸塑,分三層排列並揖向三清殿方向,表現道教眾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這些均是明正德年間重修大殿時所置,塑像神態各異、氣韻生動、栩栩如生,為明代塑像之上乘。同樣可惜的是,這些彩塑廟宇都因修繕而移到別處存放,我就都無福得見。

與三清隔院正對的是三間凝重簡樸的硬山頂建築---護法殿,殿為過廳式,中一間是通道,兩邊依山牆各有兩尊護法神塑像,是三清護法的馬、趙、溫、週四大元帥,這些塑像倒未移出。穿過護法殿就來到軸線上的第一進院子,院子只數米寬,對面也是一座三間硬山頂過廳建築,但屋脊卻裝飾得炫彩奪目。屋內同樣在兩邊各有兩尊神像,而屋外迎面就是一面流光溢彩、精彩非凡的照壁。整座影壁以方石作基座,水磨磚砌成,頂部壁心及四角均是精美的琉璃製品;壁心所描繪的是“麒麟鬧八寶”,影壁的正脊是一道裝飾精美的龍鳳大花脊,中間是仙山樓閣並間以牡丹、蓮花點綴掩映,璀璨奪目。看到這面據資料始建於明正德年間、清道光十五年重新燒造的照壁,我才意識到這是來到廟觀的大門口了、才意識到我是倒著遊覽後土廟的,影壁之後的建築就是天王殿了,屋內的塑像當然是四大天王,我經過時正有師傅在給塑像補色。

在照壁前癡癡地細觀了會兒,我就又原路返回,因為廟內除了這組建築外,在軸線以東的呂祖閣、關帝廟和土神廟還沒去。這三座廟觀不僅與後土廟相對獨立,他們之間也是一牆相隔而獨自成院;三廟門均只有一進院子,廟門前各有一座戲臺,三座戲臺連成一體,戲臺前的場地倒是相通;三廟背後均有帶垛口的城牆式圍牆,圍牆卻與後土廟的圍牆連成一體。三廟也在維修,戲臺前場地上滿堆著磚石雜物,土地廟和關帝廟山門像是新修的,我就沒進去;唯呂祖閣一正兩側的磚砌山門古雅秀麗,門額“洞天福地”和“龍蟠”“虎踞”也顯是舊物,所以就走了進去。院子南向是廟門,其餘三面均是三間兩層樓閣、一樓為山西特有的窯洞式建構。北面二樓上的樓閣為正殿呂祖殿,建築雖是舊物,殿內呂純陽塑像卻還只是素像,正在打磨,尚未著色上彩;殿為小三間歇山式建築,殿前有卷棚頂亭式獻殿。正殿東有便門通向關帝廟正殿,正殿內關公像也正新修中;殿東亦有一對應的便門,兩便門內外各有一磚雕的門匾,內為“青天”“白日”、外為“虎舞”“龍飛”,內楷書、外隸體,極顯水準。此兩殿與土地廟正殿,屋面屋脊均是彩色琉璃瓦裝飾,雖不如後土大殿屋脊飾物繁複,但各種顏色搭配,稱得上是流光溢彩,尤其是關帝廟正殿,除了有螭吻、脊刹外,正脊、垂脊上有精美異常的仙人、蹲獸。後土廟現有殿宇琉璃屋頂、屋脊、影壁等多處建築構件乃至殿中祭器如香爐與燭臺等,或為琉璃或為法華製成,製作精美、式樣品類都很齊全,正因為此介休後土廟有“三晉琉璃藝術博物館”之譽。

離開後土廟,我沿著體育路繼續往東走,過新華南街便來到順城路,介休城中的另一處國家級保護文物---祆神樓就在這條街上。襖神樓位於介休市舊城順城關東大街東盡頭,為三結義廟的山門和樂樓,同時還是一座過街騎樓,因其集山門、樂樓、過街樓於一體的獨特設計、三重簷十字歇山頂的複雜而精巧結構、屋頂精緻華美的琉璃、簷下木雕怪異神奇,祆神樓與萬榮縣秋風樓、飛雲樓並稱為山西三大名樓,所以是介休不可錯過的景點。可是從後土廟出來後,我就有些隱隱的擔心,當我腳不停步地走過去,終於在二十多分鐘後看到祆神樓時,我的心涼了半截:果然祆神樓也在修繕。

走進施工者圍起的寬闊的工地中,只見高大的祆神樓被腳手架和防護網遮蓋得幾乎可以說是密不透風,只有樓北邊的主殿和獻殿尚未維修,但是也是廊下滿推著建築材料,而且殿門緊鎖著。

據資料三結義廟原名祆神廟,民國版《介休縣誌》中《卷十六·古跡》就記載:“三結義廟在東關,文潞公祠之右,舊為襖神廟,明嘉靖年間知縣王宗正改建。”廟內現存清康熙十三年《重修三結義廟碑記》碑刻記載:“介邑之東關有三結義廟,其初非三結義廟也,盍宋文潞公特為祆神建耳……當年締造之意見于平妖傳中者……第以先賢所建,未敢輕義變置,故久而相安且相忘也。越大明嘉靖壬辰歲,廷敕天下毀淫祠,惟時邑令王公奮然祆曰:神之廟胡為乎來哉?稽其名號,固經典所未聞;核其功烈,變祀典所不載。今日淫祠之毀,其在斯乎?然除邪神必須崇正神而……為祆神廟更而為三結義廟也”。由此可知祆神樓的創建年代應在北宋,明萬曆或嘉靖年間有過重修,後毀於戰亂或自然災害,現存的襖神樓建築為清代康熙年重建。始建此廟的文潞公,即“介休三賢”之一的北宋名相文彥博,而所謂“祆神”為祆教中的火神。襖教即拜火教,又稱景教,即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西元六世紀從波斯人瑣羅亞斯德創立,歷史上襖教曾在中原大地廣為流傳,各地多建祆教神坻,隋唐代時最為繁盛,納入朝廷管理序列,並設立薩寶府和祀官專司其事;宋元時漸趨式弱,到了明清兩朝遭到無情鎮壓和殘酷剿滅,後來就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被日益興盛的佛教所取代。九十年代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姜伯勤經考證,認定此處為目前國內僅存的襖教建築,雖未清代重建,但為依原式樣建構,其建築裝飾圖像具有濃郁的祆教建築風格,一些木雕圖案是中國傳統建築中難得一見的,如牧羊犬、大象、駱駝等,具有濃郁的波斯異域特徵。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金庸迷,他的“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我大多看過不止一遍,尤喜神雕三部曲,明教中人在生命盡頭燃起熊熊烈火、唱著“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慷慨赴死的場景,雖知是金大俠的虛構,每每讀到還是為這種豪氣和對生命的徹悟折服。如今我能身到祆教唯一的遺跡所在瞻仰,也算是一件幸事;但雖至此地卻未能一睹“其規制之壯麗,氣象之崢嶸,稱一方钜觀焉”的祆神樓之風采,更為得見木制斗拱和雀替中保留著的有波斯特徵的圖案,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遺憾。

然而,人生就是愉悅和痛苦並存、收穫和遺憾伴生的過程。

2012-11-0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