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探秘紫禁城內守活寡的女人們

順治帝時, 開始將滿洲官員和外藩王公大臣家的女子納入選擇皇后的範圍, 擴大了聯姻的範圍。 那是順治八年八月(西元1652年9月), 六歲就登基的順治, 在他十四歲那年, 迎娶了他的第一位新娘——博爾濟吉特氏。

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 也是順治帝的生母孝莊文皇后的侄女。 據說博爾濟吉特氏的容貌很是俏麗, 為人也十二分聰穎, 但忌妒心很強, “每見貌少妍者, 即憎惡, 欲置之死”, 因此, 好景不長, 僅三年時間, 順治帝就以幼時因親訂婚、未經選擇、其事上禦下淑善難期的理由將皇后降為靜妃,

改居側室。

據《清世祖實錄》記載, 順治帝以諭旨的形式佈告天下:“選立皇后, 作范中宮, 敬稽典禮, 應于內滿洲官員之女, 在外蒙古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 敬慎選擇。 ”順治逐步確立了清宮“選秀”制度的基礎。 此制度歷經康熙、乾隆、嘉慶等朝的多次修訂,

逐漸成為定式, 直到光緒末年。

順治十一年五月(西元1654年6月), 清朝舉行了“選秀女”制度實施後的第一個婚禮, 順治帝的新皇后入主中宮。 她是另一位來自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 正好是廢後靜妃的侄女, 孝莊皇太后的侄孫女, 科爾沁蒙古鎮國公綽爾濟十四歲的女兒。

可憐被廢的靜妃卻在後宮獨守孤燈, 抑鬱寡歡, 形容憔悴。 像靜妃這般的女子在宮中成百上千, 有些宮女被選進宮後, 在宮中永生永世, 卻連皇帝的影子也沒望見過, 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麼消耗在深嚴的宮廷之中, 又那能不抑鬱不哀怨的。

據統計, 從順治到光緒九朝, 清宮選秀女八十多次, 按後來入葬陵寢的後妃統計, 共214人。 除極個別得到了皇帝的寵愛之外, 大多是被奴役的宮女, 並未得到皇帝的臨幸。

妻妾成群的帝王似乎從來不知道滿足, 不管歲月如何老去, 不管自己精力是否還如正當壯年那般充沛, 反正一直在選著宮女, 老夫少妻在皇宮中是最為常見的。 據清宮檔案可知, 到清末光緒年間,

參選秀女的年齡最小的是十一歲, 實際年齡還會更小。

於是, 老皇帝去見了閻王爺了, 宮女可能還如含苞的花骨朵一樣, 正嬌豔欲滴、風華正茂著, 可隨著那個自己見都沒見過的男人的逝去, 也得住進專為皇帝遺孀安排的院落——慈甯宮、壽康宮和壽安宮,

在紫禁城中的“寡婦院”為皇帝守著活寡, “伴青燈叩古馨, 依經孤守”, 生活完全沒了盼頭, 除了等死還是等死。 誰又能做到不幽怨不悲傷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