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年歲別稱溯源32例

自古以來,

我國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歲有許多別稱,

真可謂是名目繁多,

雅致有趣,

也有些說道。

繈褓:本意是嬰兒的被子。

後來以此來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論語·子路》:“則四方之民繈褓負其子而至矣。 ”

孩提:指初知發笑, 尚在繈褓中的幼兒。

《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 無不知愛其親者。 ”

初度:指小兒周歲。

指初生之時。 《楚辭·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 肇錫餘以嘉名。 ”後來也稱人的生日為初度。 《元史?順帝紀八》:“朕初度之日, 群臣勿賀。 ”

總角:指童年。

總, 聚束;角, 小髻, 意為收發結之。 古代男女末成年前束髮為兩髻, 形狀如角, 故稱總角。 《詩經·氓》:“總角之宴, 言笑晏晏。 ”又《齊風·甫田》“總角兮”。 以後稱童年為“總角”。 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 白首無成。 ”

始齔(chèn):又稱為齠(tiáo)齔。 齔, 兒童換牙, 即脫去乳牙長出恒牙。 按生理常規, 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 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語出《韓詩外傳》卷一:“男八月生齒,

八歲而齠齒……。 女七月生齒, 七歲而齔齒……”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 頭髮下垂, 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嶽《藉田賦》:“被褐振裾, 垂髫總發。 ”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 並怡然自樂。 ”

幼學:十歲。 《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 學。 ”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 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束髮:指青少年。

男孩成童, 將頭髮束成一髻。 因此用束髮代指成童, 當指15歲左右的兒童, 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 學大藝焉, 履大節焉。 ”

志學:十五歲。 《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

及笄(jī):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 謂結髮而用笄貫之,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 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于國”。

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 《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 金聲夙振。 ”

弱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 冠”。 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 表示已經成年。 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 卓犖觀群書。 ”

結髮:初成年。 《漢書·施仇傳》:“結髮事師數十年, 賀不能及。 ”後稱元配為結髮。 曹植《種葛篇》:“與君初婚時, 結髮恩義深。 ”

而立:指30歲。

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 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 敬造之, 見其人默然誠篤, 年僅而立。 ”

克壯:正當壯年。 古代三十歲為壯。

唐·魏征《是漸不克終疏》:“貞觀之初, 時放克壯。 ”

不惑:指40歲。

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

甫在不惑。 ”

知命、知天命:本意指認識天命。 《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後因以知命為五十歲之代稱。

艾:指5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老年頭髮蒼白如艾。 《民國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 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

耆(qí):六十歲。

《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 ”《荀子?致士》:“耆艾而信, 可以為師。 ”

耳順、耳順之年:指60歲。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 ”

花甲:指60歲。

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 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 迴圈落落如弄珠’。 ”

古稀:指70歲。

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 又稱“白首”。

《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 武勇冠世, 習于邊事, 垂發服戎, 功成皓首。 ”

黃髮:指長壽老人。 老人頭髮由白轉黃。

語出《詩經》, 如《詩·魯頌·宮》“黃髮台背”。 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 俱享黃髮期。 ”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 並怡然自樂。 ”

鮐背: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 如《詩·大雅·行葦》“黃台背”, “台”與, “鮐”通用。 《爾雅·釋詁》:“鮐背, 壽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耄(mào)耋(dié):指八十、九十歲。 《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六十以上曰耋。 後來用“耄耋”泛指年壽高。

期頤:指百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 頤”。 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 蘇拭《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閑蔔築, 流年自可數期頤。 ”

龍鍾:亦有泛稱老人為“龍鍾”、“潦倒之年”的。

《廣韻》:“龍鍾, 竹也, 老者如竹枝搖曳, 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顛倒阻滯,如人之遭際,故雲。”

豆蔻年華:豆蔻,一種多年生植物。豆蔻年華喻指十三四歲的姑娘。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破瓜之年:指十六歲女子。

這是舊時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通俗編·婦女》:“宋謝幼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破瓜之年”亦謂六十四歲。《通俗編》又雲:“若呂岩贈張泊詩:‘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

有室之年: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結婚之年。語出《禮·曲禮上》。

- END -

| 全 | 網 | 獨| 家 |

八大山人/荷花/手機殼

書藝公社書畫生活館

——書與畫的生活美學!

服飾、搭配、數碼、餐廚、出行、文具、居家~

點擊閱讀原文流覽MORE......

▼▼▼

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顛倒阻滯,如人之遭際,故雲。”

豆蔻年華:豆蔻,一種多年生植物。豆蔻年華喻指十三四歲的姑娘。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破瓜之年:指十六歲女子。

這是舊時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通俗編·婦女》:“宋謝幼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破瓜之年”亦謂六十四歲。《通俗編》又雲:“若呂岩贈張泊詩:‘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

有室之年: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結婚之年。語出《禮·曲禮上》。

- END -

| 全 | 網 | 獨| 家 |

八大山人/荷花/手機殼

書藝公社書畫生活館

——書與畫的生活美學!

服飾、搭配、數碼、餐廚、出行、文具、居家~

點擊閱讀原文流覽MORE......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