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導致羅馬帝國滅亡的匈奴人,先祖原來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很多中國人, 一定知道兩件事。 第一, 匈奴國和漢朝多年對戰, 互有勝負, 最後遠遁他鄉。 第二, 大禹治水曾經, 三過家門而不入。 這兩件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 其實關聯性很大, 因為哪些叱吒北方的匈奴人, 是大禹的後代!

(大禹)

民國時期, 很多政要大講特講共和體制。 其實, 中國真正的共和體制, 還真是從堯舜禹開始。 堯禪位給舜, 舜禪位給禹, 如果按照這種邏輯, 禹應該禪位元給另一位有才能的人。 但是, 禹沒有, 結果兒子即位, 開建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 也就是夏朝。

根據資料記載, 夏朝共傳十四代, 延續約471年 , 後來被商朝滅掉。 後人常以“華夏”自稱, 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夏朝的末代皇帝叫做桀, 他只顧自己享樂, 不顧民眾疾苦, 大約在前1600年, 商部族首領湯率領著方國部落討伐桀。 滅了親夏部族韋、顧、昆、吾後, 在倉皇與桀開戰。

湯的勢力大, 桀抵擋不過, 邊逃邊戰,

最終敗於有娀氏舊址。 桀逃至鳴條(今山西安邑), 湯追之, 又在鳴條展開了大戰。 桀再次被擊敗, 被湯放逐於曆山, 最後被殺害。

(匈奴人)

夏朝滅亡後, 夏朝的皇族去哪了呢?著名史學家徐中舒先生在《先秦史十講》中談到“成湯滅夏、武王伐商, 夏、商民族在毀滅性的打擊以後先後都作了一次民族大遷徙”。

“夏民族一部分北遷為匈奴, 一部分則南遷於江南為越”。

根據《史記·匈奴列傳》就曾記載:“匈奴, 其先夏後氏之苗裔” 這樣, 很多人就明白了, 原來匈奴的先祖是夏朝的皇室。 《括地譜》更詳細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 避居北野, 隨畜移徒(即北原遊牧民族), 中國謂之匈奴。 ”商湯王因帝寧之故都, 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貴族于杞國, 以奉祀宗廟祖先。 《史記·陳杞世家》載夏裔在“殷時或封或絕”。

夏朝皇室的先祖是大禹, 從這個理論來說, 匈奴人的先祖還真是大禹。

(匈奴)

提到匈奴, 人們立即想到了殘暴、尚武等等, 事實也真是如此, 匈奴人的歷史, 伴隨著各種戰爭。

清朝初年, 匈奴開始強大, 西元前215年, 匈奴被秦朝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 西漢前期, 匈奴又開始強大起來, 屢次進犯邊境, 對西漢政權造成了強大的威脅, 並控制西域, 後為漢武帝所敗, 退居漠北。

東漢時, 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 西元48年, 南匈奴醢落屍逐鞮單于率眾投降光武帝劉秀,

被安置在河套地區。 北匈奴的叛服不定, 讓東漢下決心摧毀北匈奴。 漢和帝劉肇永元元年即西元89年, 將軍竇憲大破北匈奴, 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麓勒石, 銘刻《封燕然山銘》紀功。 後來, 北匈奴開始西遷, 直至頓河、多瑙河流域, 並以南俄羅斯大草原為基地, 對羅馬帝國發動戰爭, 是致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先秦史十講》、《史記·匈奴列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