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當年的味道哪去了?

當年的味道哪去了?‖百味中原

文‖左慧娟

小時, 家窮, 月餅是媽媽親手制做的, 味道美極, 至今我依然回味。

進入農曆八月, 媽媽會早早揀好一袋麥子(經過精挑細選,

小麥顆顆飽滿), 磨成雪白雪白的“七五粉”(即100斤小麥磨75斤麵粉, 麵粉特點是白、勁道。 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 只有過節才能吃到), 在農曆八月十三或十四兩天和好發上。 之後, 開始剝花生、瓜子、核桃仁、杏仁, 炒芝麻, 買冰糖、白糖、青絲、紅絲(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原料), 再準備一個打燒餅的爐子(那時家裡沒人打燒餅, 也沒有這種爐子, 媽媽總提前好幾天和人家商量, 兌點煤球, 兩家或幾家共用一個燒餅爐), 這樣做月餅用的原料、工具就準備齊了。 在八月十三日夜晚或十四日白天開始做月餅(具體要根據和麵發麵情況而定。 當時農村比較忙, 選擇晚上做月餅主要是不能耽誤白天幹活兒)。

月餅成型的工序有點像打燒餅,

只是比打燒餅要細緻精心。 最開始先揉好拳頭大小的一團面擀成燒餅大小, 然後放入特製的做月餅模具中, 輕輕拍打成型。 出模後, 把手握成拳頭用力均勻在兩面輕輕一按(這樣烤成的月餅一面呈菊花芯, 一面是虎背), 這樣一個月餅坯兒就做好了。 最後一道工序是烘烤, 這道工序最為重要(當時沒有可以自動調製溫度的烤箱, 只能人工), 由專門人員負責掌握火候、翻烤;待月餅烤成正面金燦燦、油光光、色澤鮮亮、圖案清晰, 背面微黃, 周邊雪白, 外嫩裡酥時, 一個冒著熱氣, 香飄四溢的月餅就出爐了。

記得那時我們姐弟四個, 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廚房, 常常走馬燈一樣圍著媽媽圓圈轉, 兩眼直盯盯地瞅著月餅,

口水直流。 但是, 做好的月餅只能看不能吃, 還要待到八月十四日夜, 送給長輩、親朋好友後才能一飽口福(遠一點的親戚要提前串)。

那時, 我們姐弟整天掰著指頭數日子, 八月初一、初二……初十……十三、十四……十五了!日子過得太慢了, 曾天真地想要是天天都是中秋節該有多好!往往是今年八月十五剛過完, 就開始算計明年的八月十五。

日子如流水, 現在我已過到天天都是中秋節的日子, 也過了見到月餅就流口水的年紀, 媽媽也不再做月餅了。 如今物質豐富, 水果天天吃, 月餅雖說不是天天吃, 但是只要想吃隨時都能買到, 且花樣翻新。 可是當年的味道哪去了?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攝影者所有, 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

【作者簡介】左慧娟, 一個愛好文學, 業餘喜歡寫點文字的邊緣文學青年, 現就職於許昌市建安區某機關。

“百味中原”版權作品, 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 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 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