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媽媽,我吃了這種感冒藥怎麼聾了呢?"看哭千萬媽媽

最近流感爆發,

兒童醫院爆滿,

有些家長為了省事直接在藥店買藥給孩子吃。

卻很少有人瞭解:

“我國每年有約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

“我國每年20萬人因用藥不當而致死”

央視的這則兒童安全用藥宣傳片

看完, 心痛得哭了!

五歲的小浠諾:媽媽

我吃了這種感冒藥怎麼聾了!

這個小女孩以前特別愛笑、愛跳舞, 媽媽說她一歲就會喊爸爸媽媽了, 但現在的小女孩只能用手語表達:“我知道聲音就在我身邊, 我努力聽, 不過就是聽不到”時, 那麼無助, 作為應該保護他們的成年人, 此刻竟然無能為力。 看哭了千萬媽媽。

因為用藥不當, 每年大概有30000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 這是多麼令人難過的數字, 這些明明都是健康的孩子, 卻因為大人的失誤, 令他們背負了一生的痛苦。

家長一定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寶寶吃成人藥, 有些孩子感冒咳嗽, 家長就給孩子減量吃大人的感冒藥, 這個方法是不可取的, 成人的藥無論是從病理上還是副作用和口感方面都是與兒童專用藥不能比較的。

如果家裡是老人給看孩子, 老人常吃的降壓藥等, 請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家長也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藥, 以免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而誤服。

若是寶寶不幸誤食藥物,家長一定要記得儘快弄清藥物名稱,服用多久了,還有服用的量有多少,這樣方便醫生治療搶救。

世上沒有一種愛比父母對孩子的愛更無私。從我們把孩子帶到這世界上開始,就希望他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若是因為我們的一個小疏忽影響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對我們、對孩子都是無盡的傷害!

請讓你的醫生朋友知道:作為醫生,在日常的診療活動中,熟記53種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疾病,儘量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注射不點滴的國際治療原則。每個人也應該瞭解一下:

附錄:53種不需要輸液治療疾病清單

(滑動查看)

內科

慢性病建議長期規律性口服藥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高血壓亞急症

10.慢性淺表性胃炎

11.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輕度結腸炎

14.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17.急性膀胱炎

18.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19.單純的房早、室早

20 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21.無特殊併發症的老年癡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22.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23.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外科

能簡單治療,不靜脈注射

1.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輕度軟組織挫傷

4.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淺靜脈炎

6.老年性骨關節炎

7.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8.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9.慢性勞損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濕疹、鼓膜炎

兒科

根據患兒情況決定是否輸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婦科

抗生素可能破壞“微生態環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宮頸炎

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4.前庭大腺囊腫

5.陰道炎、外陰炎

6.原發性痛經

7.不合併貧血月經不調

【國家衛計委流感診療方案推薦藥(2018)】

國家衛計委日前發佈最新《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明確推薦一批抗流感病毒藥物,這是流感診療方案時隔七年的首次更新!其中西藥包括奧司他韋、紮那米韋等,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兒童抗感顆粒等。過去的抗流感明星藥物板藍根不在推薦之列。

【兒童用藥小建議】

1、別迷信偏方

孩子生病時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正規的醫院就診。

2、用藥之前檢查藥物是否過期

定期清理家裡的藥。

3、用藥前認真看說明書

特別注意服用方法、用量以及用藥後的不良反應等。

4、注意喂藥方式

有的家長喜歡把藥和果汁或奶混在一起喂孩子,但是我們不知道藥物的成分與果汁或奶混合在一起會不會有化學反應,最好還是用溫開水送服,也不要強灌,以免引起意外。

5、注意觀察孩子用藥後的反應

若是孩子在用藥後出現異常反應,應及時就醫。

從今開始,為了孩子

必須讓更多家庭認知到兒童用藥的重要性!

孩子不是你的縮小版,兒童要用兒童藥!

希望每個孩子都健康的成長

這世上再沒有此類的悲劇!

若是寶寶不幸誤食藥物,家長一定要記得儘快弄清藥物名稱,服用多久了,還有服用的量有多少,這樣方便醫生治療搶救。

世上沒有一種愛比父母對孩子的愛更無私。從我們把孩子帶到這世界上開始,就希望他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若是因為我們的一個小疏忽影響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對我們、對孩子都是無盡的傷害!

請讓你的醫生朋友知道:作為醫生,在日常的診療活動中,熟記53種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疾病,儘量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注射不點滴的國際治療原則。每個人也應該瞭解一下:

附錄:53種不需要輸液治療疾病清單

(滑動查看)

內科

慢性病建議長期規律性口服藥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高血壓亞急症

10.慢性淺表性胃炎

11.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輕度結腸炎

14.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17.急性膀胱炎

18.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19.單純的房早、室早

20 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21.無特殊併發症的老年癡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22.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23.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外科

能簡單治療,不靜脈注射

1.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輕度軟組織挫傷

4.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淺靜脈炎

6.老年性骨關節炎

7.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8.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9.慢性勞損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濕疹、鼓膜炎

兒科

根據患兒情況決定是否輸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婦科

抗生素可能破壞“微生態環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宮頸炎

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4.前庭大腺囊腫

5.陰道炎、外陰炎

6.原發性痛經

7.不合併貧血月經不調

【國家衛計委流感診療方案推薦藥(2018)】

國家衛計委日前發佈最新《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明確推薦一批抗流感病毒藥物,這是流感診療方案時隔七年的首次更新!其中西藥包括奧司他韋、紮那米韋等,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兒童抗感顆粒等。過去的抗流感明星藥物板藍根不在推薦之列。

【兒童用藥小建議】

1、別迷信偏方

孩子生病時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正規的醫院就診。

2、用藥之前檢查藥物是否過期

定期清理家裡的藥。

3、用藥前認真看說明書

特別注意服用方法、用量以及用藥後的不良反應等。

4、注意喂藥方式

有的家長喜歡把藥和果汁或奶混在一起喂孩子,但是我們不知道藥物的成分與果汁或奶混合在一起會不會有化學反應,最好還是用溫開水送服,也不要強灌,以免引起意外。

5、注意觀察孩子用藥後的反應

若是孩子在用藥後出現異常反應,應及時就醫。

從今開始,為了孩子

必須讓更多家庭認知到兒童用藥的重要性!

孩子不是你的縮小版,兒童要用兒童藥!

希望每個孩子都健康的成長

這世上再沒有此類的悲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