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看繪本只會讀字?那你真的浪費了插畫師的良心用苦

孩子的童年不能離開圖畫書的薰陶, 我們與孩子的親子共讀大多始於圖畫書, 但由於不懂閱讀圖畫書的正確方法, 我們往往將只著重給孩子讀文字, 而粗粗翻過圖畫, 忽略了其中的美好和精妙。

圖畫書到底應該怎麼讀?讓我們一起跟隨兒童文學作家彭懿, 學習如何閱讀圖畫書, 才能在封面、封底的細節及環襯中發掘隱藏其中的秘密, 在圖文結合的演繹中體認遼闊的世界和人生真諦。

彭懿:7步帶你讀懂圖畫書

文/彭懿 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研究者

本文摘自《圖畫書應該這樣讀》

說到圖畫書,

不熟悉的人就會說:哦, 就是帶圖的書……其實, 圖畫書與帶插圖的文字書、連環畫及動漫書還是有區別的。

帶插圖的文字書與圖畫書最大的不同, 就是它的插圖只是對文字的說明, 如果把圖刪掉, 它就不成為一本書了。 連環畫也是一樣, 雖然它的每一頁都有圖, 但它的圖都是對文字的說明。 而動漫書則有一點與圖畫書很像, 就是文字不多, 文字也不再是對圖的說明, 而是和圖一起講故事, 兩者缺一不可。

我們可以給圖畫書下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了:圖畫書, 是一種專門為幼兒創作的書, 它們一般只有三十幾頁, 開本有大有小, 依靠一連串的圖畫和為數不多的文字結合, 及圖文合奏來共同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但也有相當多的圖畫書不僅僅是為幼兒創作的,

也是為大人創作的。 一本好的圖畫書, 不同年齡的人, 可以讀出不同的感動。

閱讀圖畫書, 可以推開一扇窗, 幫助孩子瞭解我們的世界;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學習力, 發展情商和智商;還可以提升孩子的美感經驗, 學會觀察和思考圖畫的能力, 邁入藝術的門檻。

圖畫書畢竟不是純粹的文字書, 它有圖畫, 要是能掌握一些看圖畫書的技巧, 讀起來就會更好玩, 更生動, 也更深入。

第一步:封面和封底開始講故事

封面, 是圖畫書的臉。 好的封面, 是一本圖畫書的靈魂, 一眼就能吸引人們的注意, 讓人產生一種想把它拿在手裡, 好好看一看的衝動。

《好餓的小蛇》封面、封底

一本圖畫書的封面上, 既有書名又有圖畫, 書名說出了一個大概的故事, 圖畫畫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主要的故事情節。 所以, 僅僅是從封面上, 我們就可以大致上猜出來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除了吸引我們的好奇心, 幫助我們推測故事, 封面還可以把這本書的創作者和出版者介紹給我們。

出版者名字寫在封面的最底下, 一定要看。 因為一家優秀的出版社, 就是一本好圖畫書的保證。

看完封面, 接著看封底。 封面看一遍、兩遍都行, 但是封底至少要看兩遍。 看故事之前, 先看一遍。 看完故事之後, 再看一遍。 因為有極個別調皮的作者, 會把故事的結尾畫在封底上。

第二步:藏在環襯裡的秘密

精裝圖畫書一般都有環襯, 平裝書有的根本就沒有環襯, 翻開封面, 直接就是扉頁了。

在大多數讀者眼裡, 環襯就是一張什麼都沒有印或印上了顏色、圖案的紙, 不用看, 直接翻過去就可以了。 不過, 只有當環襯是一張白紙的時候, 你才可以想都不想地一下子翻過去。

要是環襯有顏色, 請你至少花上10秒鐘,

看看它是什麼顏色。 作者選擇的顏色, 一定最貼近故事的主題和氛圍。 然後接受環襯顏色所給的心理暗示, 跟隨它調整自己的心情, 然後再走近後面的故事裡。

《夏日的一天》前環襯

要是環襯上有圖案, 那就要耐著性子好好看一看了, 它們一定與書中的故事有某種聯繫。

記住,打開一本圖畫書,不要著急往後翻,後面的故事是逃不掉的。請先看前環襯,讀完故事,再看後環襯,看看它們都告訴了我們什麼。

《夏日的一天》後環襯

有時,前環襯和後環襯遙相呼應,一個作為故事的開頭,一個作為故事的結尾,要是漏看一個,就會說出完全相反的結局。

第三步:文字和圖畫怎樣講故事

圖畫書不只是圖畫講故事,文字也講故事。如果只看圖畫,那只是喚醒了故事的一半生命。同樣,只看文字不看圖畫,也只是喚醒了圖畫書的一半生命。

一本圖畫書至少會包括三個故事:第一個是文字講述的故事,第二個是圖畫講述的故事,第三個是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

《今天是什麼日子》內頁

第三個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有時與文字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圖畫講述的第二個故事講的是同一個故事,有時與第一個、第二個故事講的又不是同一個故事。當它們講述同一個故事時,文字和圖畫的關係有點像一對親密的戀人,它們手把手,互相補充,一起努力把故事講好。

當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第三個故事與文字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圖畫講述的第二個故事講的不是同一個故事的時候,文字和畫的關係有點像一對即將分手的戀人,乍看上去,它們還在手把手地講一個故事,但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同步不同調,在各說各話了,不再是同一個焦點了。

第四步:是什麼力量推動翻頁

圖畫書是翻頁的藝術,是按照書頁的順序來連續地表現整個故事的,為了吸引讀者迫不及待地往後翻頁,創作者在文字和圖畫裡都做了巧妙的設計。

《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內頁

故事的魔力激勵著我們翻頁的欲望。一本好圖畫書,一定有一個好看的故事,讓你著魔,非要一口氣看完不可。故事有情節,有懸念,有一個又一個的因果關係。這些因果關係潛藏在故事裡,就像一個個預先設計好的問與答,它們會激發起你的好奇心,邀請你參與到故事之中。

好圖畫書知道怎樣推進故事,它總是在前面一頁提出問題,後面一頁,也可能是直到最後一頁才告訴你答案。所以,你想知道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結果到底會怎樣……好,那麼就請你往後翻頁吧。好的圖畫書,邊邊角角都滲透著作者的精心設計和安排,需要讀者反復研讀,用心體會。

第五步:反復多看幾遍

想真正讀懂一本圖畫書,沒有別的捷徑可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反反復複地細讀文本(包括文字和圖畫),至少要讀到十遍以上。

圖畫書把太多的東西都悄悄隱藏起來了,留待你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只要你多讀幾遍,就會發現許多你第一遍看時沒有發現的東西。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內頁

細讀也是有技巧的。比如,第一遍讀的時候,你可能被情節牽引著,想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故事,飛快的翻頁,囫圇吞棗一般把整個故事吃下肚去。但到了第二遍的時候,你就要放慢閱讀的速度了,讀完一段文字,再看看圖畫,想一想文字說了什麼,圖畫又說了什麼。第三遍,你乾脆就不用讀文字了,只要專注地看圖畫就行,看它的構圖、顏色、色調、風格、技法……找出一切隱藏的細節,思考它給你的暗示。第四遍,你把一幅幅圖畫連起來,前後對比看看,看看一幅圖與前後其他圖畫的關係……

細讀一本圖畫書,對一個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往小裡說,是一次美妙的閱讀體驗,往大裡說,是培養藝術感覺,積累人生經驗。一本好的圖書會陪伴我們一生。

第六步:要看版面設計

圖畫書從頭到尾都充滿了迷人而卓越的版面設計,是一門平面設計的藝術。作為沒有學過平面設計的常人來說,怎麼看得懂呢?那就是對著圖畫書的頁面版式不停地發問,就像這樣:

《星星久兒》內頁

為什麼它的畫面一頁比一頁大,突然來了個跨頁大畫面呢?為什麼它的文字不排在圖畫裡,要排在圖畫外呢?……只要能把問題問出來,你再帶著問題把書看一遍,就一定可以知道平面設計師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了。

第七步:一起討論

圖畫書可以討論的話題很多,最難的莫過於這本圖畫書的背後告訴了我們什麼。有的圖畫書的主題、思想、觀點藏在一個你看不見的地方,要用思考力才能把它們找出來。

關於圖畫書的主題及思想的討論,最好是在小學以上的教室進行。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家長最好不要和他們來討論一本圖畫書,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問題太抽象了。

看圖畫書就是一種簡單的快樂,絕對不能成為沉重的負擔。有了圖畫書,願你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記住,打開一本圖畫書,不要著急往後翻,後面的故事是逃不掉的。請先看前環襯,讀完故事,再看後環襯,看看它們都告訴了我們什麼。

《夏日的一天》後環襯

有時,前環襯和後環襯遙相呼應,一個作為故事的開頭,一個作為故事的結尾,要是漏看一個,就會說出完全相反的結局。

第三步:文字和圖畫怎樣講故事

圖畫書不只是圖畫講故事,文字也講故事。如果只看圖畫,那只是喚醒了故事的一半生命。同樣,只看文字不看圖畫,也只是喚醒了圖畫書的一半生命。

一本圖畫書至少會包括三個故事:第一個是文字講述的故事,第二個是圖畫講述的故事,第三個是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

《今天是什麼日子》內頁

第三個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有時與文字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圖畫講述的第二個故事講的是同一個故事,有時與第一個、第二個故事講的又不是同一個故事。當它們講述同一個故事時,文字和圖畫的關係有點像一對親密的戀人,它們手把手,互相補充,一起努力把故事講好。

當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第三個故事與文字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圖畫講述的第二個故事講的不是同一個故事的時候,文字和畫的關係有點像一對即將分手的戀人,乍看上去,它們還在手把手地講一個故事,但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同步不同調,在各說各話了,不再是同一個焦點了。

第四步:是什麼力量推動翻頁

圖畫書是翻頁的藝術,是按照書頁的順序來連續地表現整個故事的,為了吸引讀者迫不及待地往後翻頁,創作者在文字和圖畫裡都做了巧妙的設計。

《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內頁

故事的魔力激勵著我們翻頁的欲望。一本好圖畫書,一定有一個好看的故事,讓你著魔,非要一口氣看完不可。故事有情節,有懸念,有一個又一個的因果關係。這些因果關係潛藏在故事裡,就像一個個預先設計好的問與答,它們會激發起你的好奇心,邀請你參與到故事之中。

好圖畫書知道怎樣推進故事,它總是在前面一頁提出問題,後面一頁,也可能是直到最後一頁才告訴你答案。所以,你想知道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結果到底會怎樣……好,那麼就請你往後翻頁吧。好的圖畫書,邊邊角角都滲透著作者的精心設計和安排,需要讀者反復研讀,用心體會。

第五步:反復多看幾遍

想真正讀懂一本圖畫書,沒有別的捷徑可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反反復複地細讀文本(包括文字和圖畫),至少要讀到十遍以上。

圖畫書把太多的東西都悄悄隱藏起來了,留待你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只要你多讀幾遍,就會發現許多你第一遍看時沒有發現的東西。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內頁

細讀也是有技巧的。比如,第一遍讀的時候,你可能被情節牽引著,想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故事,飛快的翻頁,囫圇吞棗一般把整個故事吃下肚去。但到了第二遍的時候,你就要放慢閱讀的速度了,讀完一段文字,再看看圖畫,想一想文字說了什麼,圖畫又說了什麼。第三遍,你乾脆就不用讀文字了,只要專注地看圖畫就行,看它的構圖、顏色、色調、風格、技法……找出一切隱藏的細節,思考它給你的暗示。第四遍,你把一幅幅圖畫連起來,前後對比看看,看看一幅圖與前後其他圖畫的關係……

細讀一本圖畫書,對一個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往小裡說,是一次美妙的閱讀體驗,往大裡說,是培養藝術感覺,積累人生經驗。一本好的圖書會陪伴我們一生。

第六步:要看版面設計

圖畫書從頭到尾都充滿了迷人而卓越的版面設計,是一門平面設計的藝術。作為沒有學過平面設計的常人來說,怎麼看得懂呢?那就是對著圖畫書的頁面版式不停地發問,就像這樣:

《星星久兒》內頁

為什麼它的畫面一頁比一頁大,突然來了個跨頁大畫面呢?為什麼它的文字不排在圖畫裡,要排在圖畫外呢?……只要能把問題問出來,你再帶著問題把書看一遍,就一定可以知道平面設計師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了。

第七步:一起討論

圖畫書可以討論的話題很多,最難的莫過於這本圖畫書的背後告訴了我們什麼。有的圖畫書的主題、思想、觀點藏在一個你看不見的地方,要用思考力才能把它們找出來。

關於圖畫書的主題及思想的討論,最好是在小學以上的教室進行。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家長最好不要和他們來討論一本圖畫書,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問題太抽象了。

看圖畫書就是一種簡單的快樂,絕對不能成為沉重的負擔。有了圖畫書,願你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