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我想對您說:當孩子在幼稚園受傷……

親愛的家長:

當您選擇把孩子送到老師們手中, 老師們心中充滿了感動。 感謝您的信任, 老師們會竭盡所能確保孩子的在園生活健康快樂, 這不僅是幼稚園的承諾, 也是幼兒教師的職責所在。

孩子的安全是幼稚園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 我們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流程, 排查孩子在園一日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隱患。 比如保健醫每日的晨檢、午檢;食品管理制度;老師交接班制度等。 孩子是我們共同的孩子, 如果有孩子在幼稚園不慎受傷, 我們同樣心痛、焦急。

但是即使我們已經採取了足夠多的安全措施,

孩子是否就一定不會受一點傷了呢?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孩子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 會與人打交道、在環境中探索, 在以下兩種情況中, 受傷是難以完全避免的。

1.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產生肢體衝突, 這是孩子受傷的最常見原因, 這是由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發展特點決定的。

自我中心: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他們從自己的感情和需求的角度看世界, 很少關注他人的想法。

有限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有限, 有時候大腦裡想的東西沒法用語言來清晰地表達, 嘴巴跟不上大腦的思考速度, 一著急, 就動手了。

有限的情緒管理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情緒控制能力還不成熟, 遇到與同學的衝突往往不善於用合理的方式去解決, 而是傾向於採取最直接的方式:用肢體去打、推、撓或者踢。

孩子間的衝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小班:小班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自玩耍, 沒有太多的結伴意識。 衝突主要體現在搶玩具、搶先後次序上, 或者有時候想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但是不知道怎麼表達, 就動手打別人一下以引起別人的注意;有時候看見別的小朋友沒法理解他的意思或者對他不感興趣, 一生氣, 衝動之下又動手了。

中班:中班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較小班有所增強, 也開始對同伴交往更感興趣,

因此, 中班是同伴衝突開始增多的一年。 孩子會因為搶玩具、在遊戲過程中的不同意見等而產生衝突。

大班:大班的孩子思維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 也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 很少會因為搶奪玩具引起衝突, 而是以與同伴意見分歧導致的衝突為主。

我們應該怎麼做?

同伴間的衝突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 孩子在衝突中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換位思考, 學會使用更有效的溝通策略, 學會用更合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也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

我們不可能阻止孩子之間發生衝突, 我們也不應該替孩子去解決問題, 而是需要孩子通過切身體會自己去學習如何解決問題。 老師會密切關注孩子與同伴間發生的衝突, 會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干預, 引導孩子正確地處理衝突。 但是老師無法做到保證孩子不受一點傷, 有時候孩子的動作速度非常快, 一言不和, 可能就動手了, 老師即使看在眼裡, 但是出手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對於發生衝突的孩子,我們不應貼標籤,也不應該過度保護。打人的孩子不是“壞孩子”,挨打的孩子也未必就“懦弱”,他們都需要在衝突中學習、成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不允許孩子受一點傷,會剝奪孩子自主、自立的權力,孩子無法發展出面對衝突需要的能力。而被過度保護的孩子,也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合群、“惹不起”的孩子而與同伴關係日漸疏遠。

給孩子適當的空間和權力,讓孩子成長為日後能在社會中適應良好的身心健康的孩子吧。

2. 孩子的安全意識不夠,不小心造成的。這也與該年齡段的兒童發展特點有關:

好奇心強、樂於探索和發現:這個年齡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而且迫切希望能親身體驗,自己去看一看、自己去摸一摸、自己去做一下。但是安全意識還不夠,因此有時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而不自知。

思維具體而直接:孩子可能想到什麼事情,就直接做了,不會去分析、思考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有沒有什麼問題,是否有危險。

爭取獨立: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非常強,他們不希望成人的幫助,希望自己能獨立完成事情。這種品質能夠為孩子學習新技能提供強烈的動機,並且讓孩子從中獲得自信。

身體協調性有待發展:孩子在活動中,還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有時候會失去平衡而跌倒或者磕碰到。

我們應該怎麼做?

幼稚園在日常工作中會做到盡可能地檢查、排除每一處不安全的因素,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盡情探索的安全的環境。在孩子活動中,老師們也會分工合作,分別看好容易發生安全問題的區域及容易發生危險的孩子。既保證孩子的安全,又不因此過於束縛孩子的探索。然而,三位老師照看幾十個孩子,老師儘量做到每一個孩子都在視線範圍內,但是老師做不到每時每刻都在每一個孩子的身旁,每一次都可以及時阻止孩子不受傷。

每一次教訓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長,孩子的身體素質、自我保護能力也在一點一滴地進步。如果出於安全考慮,對孩子過於限制,我們培養出來的可能就是做事束手束腳、瞻前顧後的“溫室裡的花朵”了。

當我們的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我們會讓他們跌倒後再起來走路,不會因為不小心的一個小小跌傷而阻止他們獨立走路的學習。幼稚園的孩子仍然在繼續學習如何身體更加協調配合,如何學習與他人和諧相處,我們會心疼他們的跌倒,但是讓我們一起支持我們共同的孩子繼續成長,讓他們可以自由的奔跑運動,讓他們能夠與不同的同伴相處。

呵護他們的成長,不是過於保護,而是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鼓勵和支持他們長大。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這離不開家長對幼稚園工作的理解和信任,這對老師們是莫大的支持。期望家園攜手,共同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最佳的成長環境!

對於發生衝突的孩子,我們不應貼標籤,也不應該過度保護。打人的孩子不是“壞孩子”,挨打的孩子也未必就“懦弱”,他們都需要在衝突中學習、成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不允許孩子受一點傷,會剝奪孩子自主、自立的權力,孩子無法發展出面對衝突需要的能力。而被過度保護的孩子,也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合群、“惹不起”的孩子而與同伴關係日漸疏遠。

給孩子適當的空間和權力,讓孩子成長為日後能在社會中適應良好的身心健康的孩子吧。

2. 孩子的安全意識不夠,不小心造成的。這也與該年齡段的兒童發展特點有關:

好奇心強、樂於探索和發現:這個年齡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而且迫切希望能親身體驗,自己去看一看、自己去摸一摸、自己去做一下。但是安全意識還不夠,因此有時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而不自知。

思維具體而直接:孩子可能想到什麼事情,就直接做了,不會去分析、思考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有沒有什麼問題,是否有危險。

爭取獨立: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非常強,他們不希望成人的幫助,希望自己能獨立完成事情。這種品質能夠為孩子學習新技能提供強烈的動機,並且讓孩子從中獲得自信。

身體協調性有待發展:孩子在活動中,還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有時候會失去平衡而跌倒或者磕碰到。

我們應該怎麼做?

幼稚園在日常工作中會做到盡可能地檢查、排除每一處不安全的因素,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盡情探索的安全的環境。在孩子活動中,老師們也會分工合作,分別看好容易發生安全問題的區域及容易發生危險的孩子。既保證孩子的安全,又不因此過於束縛孩子的探索。然而,三位老師照看幾十個孩子,老師儘量做到每一個孩子都在視線範圍內,但是老師做不到每時每刻都在每一個孩子的身旁,每一次都可以及時阻止孩子不受傷。

每一次教訓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長,孩子的身體素質、自我保護能力也在一點一滴地進步。如果出於安全考慮,對孩子過於限制,我們培養出來的可能就是做事束手束腳、瞻前顧後的“溫室裡的花朵”了。

當我們的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我們會讓他們跌倒後再起來走路,不會因為不小心的一個小小跌傷而阻止他們獨立走路的學習。幼稚園的孩子仍然在繼續學習如何身體更加協調配合,如何學習與他人和諧相處,我們會心疼他們的跌倒,但是讓我們一起支持我們共同的孩子繼續成長,讓他們可以自由的奔跑運動,讓他們能夠與不同的同伴相處。

呵護他們的成長,不是過於保護,而是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鼓勵和支持他們長大。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這離不開家長對幼稚園工作的理解和信任,這對老師們是莫大的支持。期望家園攜手,共同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最佳的成長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