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就《紅樓夢》中的家班問題致戲曲專家楊惠玲的一封信

作者:姬健康

尊敬的楊惠玲老師:您好!

我們素未謀面, 也不相識。 只緣最近在下拜讀了您的著作《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 對其中一個問題頗有疑惑, 因無法聯繫到您, 就此借助網路平臺向您請教, 如蒙靜思回應, 不勝榮幸。

書中談到, 蓄養優伶, 組成家班, 從晚明萬曆年間興起, 直到清初順治、康熙朝, 是明清家班的興隆時期, 漸至嘉慶後期, 才日趨衰落。 尤其在雍正、乾隆朝, 清廷一再明文禁止官員蓄養優伶。 雍正即位第二年(1724)即下旨禁止官員蓄養優伶, 其中說:“......至督撫提鎮, 若家有優伶, 亦得互相查訪, 指明密折奏聞。 ”乾隆三十四年(1769), 皇帝又下達了一道措辭嚴厲的諭旨, 再次明令官家禁優:“朕恭閱皇考(指先父皇雍正)諭旨, 有飭禁外官畜養優伶之事, ......著通諭直省督撫藩臬等, 各宜正己率屬, 于曾奉革禁之事, 實力遵行, 毋稍懈忽。 若再不知警悟, 甘蹈罪愆, 非特國法難寬,

亦天鑒所不容矣。 ”言辭懇切, 綿裡帶剛。 由此可見, 雍、乾兩朝對家養優伶是深惡痛絕、明令禁止的。

(優憐)

但令人不解的是, 您在談到乾隆時期家班仍在私下流行、外官藉天高皇帝遠而大膽犯禁時, 主要是以《紅樓夢》描寫的家班優伶為依據的, 為此,

在下不才, 有以下疑惑想向您賜教:

一、大家知道, 按曹學解讀, 賈府位於京城、皇城根下, 不然元妃省親不可能當天來當天回。 蓄養優伶的禁令難道在皇帝鼻子底下公然成了一張廢紙?

二、元妃, 自然是皇家成員, 難道她敢公然抗命、帶頭犯禁?

三、賈政是個謹小慎微的官員, 唯皇命是從, 難道他無來由地一反常態公然抗旨?更何況紅學家們考證出賈府即曹府, 曹家乃江甯織造, 其另一主要功能是皇家臥底、清廷耳目, 刺探地方犯禁之事, “亦得互相查訪, 指明密折奏聞。 ”而他知法犯法, 罪加幾等?借他十個膽他敢嗎?

四、閱讀《紅樓夢》, 從頭至尾, 描寫賈府及其他王爺府家班優伶、唱戲, 從無扭捏、鬼祟之處, 也無“暗箱操作”之嫌, 反而極其自然、細膩、公開、生動,

芳官、琪官(蔣玉菡)都成了活靈活現的主要人物, 賈府長期蓄養家班優伶, 搭有多處戲臺, 遠近聞名, 朝內朝外皆知(元妃省親動靜多大?太監宦官豈有不知), 凡一有大小節慶便唱戲聽曲, 還不用另外花錢(書中語), 已然成了貴族們的主要活動, 這一切反映的像是嚴禁皇家官員蓄養優伶的乾隆時代(也就是曹雪芹時代)嗎?

(元妃省親)

看來您也是上了胡適“胡說”的當, 被紅學家們創造出來的“曹學”哄了過去, 以至於罔顧合理性, 錯將《紅樓夢》拉來作了您著述的依據。 難道您沒看出這是自相矛盾、不合邏輯、不符歷史真實、安錯時代的例子嗎?

您是專攻古代戲曲的專家, 學識淵博, 著書立說, 旁徵博引, 授業育人, 力求真實, 以免謬種流傳。 在下對古代戲曲、家班素無研涉, 提出這一質疑實為冒昧, 但有疑惑, 如骨鯁在喉, 不得不吐, 懇請諒解釋懷。

如您抽空再閱讀一遍《紅樓夢》, 冷靜思忖, 您就會改變自己的初衷, 將故事發生的時期安置於明末清初的順、康朝, 也是明清家班的興盛期, 難道您不認為更自然、更合理、更妥貼、更符合歷史的真實嗎?

草莽小民,孤陋寡聞,才疏學淺,惴惴然冒犯專家,不勝惶恐。唯願求教智者,以達解惑,得償所願也!

祝好!

後記:

從以上質疑,再一次證明了《紅樓夢》描寫的場景不可能產生于曹雪芹的乾隆時期,而恰恰反映了明末清初戲曲創作方興未艾,娛情於戲,家班興起於明末,延續至清初,正是清初失意文人、前朝官員、遺民對精神的寄託之一。清初清廷為籠絡明朝遺民,對文化領域的管控是稍微寬鬆的。直到康熙後期及雍正執掌朝政,才為鞏固統治頒佈了一系列文化禁令,包括對曲目的甄別、禁行。這是後話。

編者按:楊惠玲,女,2004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供職于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戲曲研究,在《戲劇》、《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戲曲研究》和《紅樓夢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其著作《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於2006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編著而成,分上下兩編,上編:明清家班的宏觀研究,包括明清家班的歷史、明清家班的結構、明清家班的運作,下編:明清家班的個案研究。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難道您不認為更自然、更合理、更妥貼、更符合歷史的真實嗎?

草莽小民,孤陋寡聞,才疏學淺,惴惴然冒犯專家,不勝惶恐。唯願求教智者,以達解惑,得償所願也!

祝好!

後記:

從以上質疑,再一次證明了《紅樓夢》描寫的場景不可能產生于曹雪芹的乾隆時期,而恰恰反映了明末清初戲曲創作方興未艾,娛情於戲,家班興起於明末,延續至清初,正是清初失意文人、前朝官員、遺民對精神的寄託之一。清初清廷為籠絡明朝遺民,對文化領域的管控是稍微寬鬆的。直到康熙後期及雍正執掌朝政,才為鞏固統治頒佈了一系列文化禁令,包括對曲目的甄別、禁行。這是後話。

編者按:楊惠玲,女,2004年畢業于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供職于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戲曲研究,在《戲劇》、《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戲曲研究》和《紅樓夢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其著作《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於2006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編著而成,分上下兩編,上編:明清家班的宏觀研究,包括明清家班的歷史、明清家班的結構、明清家班的運作,下編:明清家班的個案研究。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