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成都周邊有座小城,人們早飯吃肥腸,因詩人李白聞名天下

說到大中華的早餐文化, 你們盡可以去賣力的讚頌廣東的早茶, 武漢的熱乾麵, 上海的四大金剛, 畢竟在主流的早餐文化裡, 流質, 清淡, 容易消化才是政治正確。 每當這種時候就總有人冷笑著祭出江油肥腸, 哎呦, 你們不曉得, 江油人民一大清早就要吃乾飯加肥腸, 真的是個胃口十分好的地方喲。

其實江油人吃肥腸早飯的歷史其實也並不久遠。 最多四五十年也就了不得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江油不過也就只有兩家肥腸店而已, 一家姓賀一家姓宋。 而江油燒肥腸真正出名的則要歸功與一家叫做“小小吃”的館子。

據說小小吃的老闆才是真正把燒肥腸的手藝提升到一個層次。 遺憾的是, 現如今你隨便問個江油人“小小吃”如何嘛, 一般的回答都是, 他們家圓子湯特別好。

我們明明期待的是肥腸啊, 要圓子湯做啥子嘛。

在江油, 可以從營業時間評判一家肥腸店, 早上開門賣到中午就不賣了的, 那絕對是大熱門, 比如說像是健民肥腸, 川羅肥腸這些, 基本上是不會供應晚飯。 以至於川羅肥腸周邊的肥腸館子清一色的只賣晚飯, 因為就算一大早開門也沒生意做, 沒錯, 在江油, 肥腸的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接下來我們就以健民肥腸為例, 重點解析一下江油式早餐。 說是早餐, 其實時間也未必有多早, 倒是更符合早午餐的標準。 肥腸作為不可或缺的主角, 一定要點, 14塊錢一小碗, 別看碗不大, 但一個人吃絕對足夠, 小塊小塊的肥腸養在碗裡, 身上掛著閃亮的紅湯。

江油肥腸講究的是只保留少部分腸油, 或是全不保留腸油, 吃的是腸皮的軟糯和滑嫩。 不過這也是不少老饕對江油肥腸的詬病之處, 覺得少了些肥腸的“油氣”, 肥腸不肥還有什麼好吃的嘛。 不過這畢竟是人家江油人的早餐。 少攝入一點脂肪總歸是有好處的。

除了肥腸之外, 像是各路燒菜, 蒸菜大都不俗。 咸燒白比在成都大多數館子都好吃。 圓子湯也是標配, 湯底清澈, 表面上也沒得那麼多油花花, 加上綠葉子青菜, 然而也並不能讓這一餐減少任何一絲罪惡感。

在江油吃肥腸, 店家會給每個人盛一碗醋湯。 除了蔥花裡面啥子都沒有,喝下去酸酸的,就是稀釋過的醋的味道,據說這個醋湯只能用閬中的保寧醋來做。其他地方的醋,沒有這個味道。目的就是解膩。所以說,江油人其實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堅強,吃肥腸也得配碗醋湯。

江油綿陽一帶的特色小吃,一定非冷沾沾莫屬。特別是這兩年,冷沾沾簡直是大舉進軍成都。不少地方都能見著賣冷沾沾的小鋪子,至於到底地不地道,因為沒吃過還真是不好說。

問江油人哪裡的冷沾沾好吃,答案出奇的統一,江油一中對面的小巷子裡嘛。全不費力的找過去,馬上就被街口上“火炮街”三個字逗笑了。一般人最多就曉得四川人管鞋子叫孩子。火炮兒嘛,就是四川人說的搖褲,搖褲就是二次元口中的胖次,說白了就是內褲嘛。不過,畢竟是在江油,所以我們大可以故作嚴肅地認為這裡火炮就是單純的火炮,而並非是內褲,畢竟江油也是中國的火藥之鄉嘛。

如果說有什麼小吃能讓強迫症患者順利進食,那一定是冷沾沾莫屬了,每一種食材都分門別類的碼好,上面插著一兩根牙籤。看起來俗氣又熱鬧,桌子上有青紅兩種公用蘸水的缽缽,吃的時候一次蘸足了蘸水,畢竟是公用的,不好蘸第二下的道理大家都懂。蘸水嘛,紅湯不算辣,清湯略有些麻,裡面似乎稍微勾了一點點薄芡,以鹹鮮味為主。如果要吃酸甜,可以加一點婆婆準備的甜醋,吃起來饒是不錯。

據說條巷子裡面的四家冷沾沾便是江油冷沾沾元老級的存在,最近還常有成都來的年輕人上門拜師學藝。除了冷沾沾,另外還有婆婆現包的春捲,依然有青紅兩種味道,和成都周邊的那種小小個頭的不一樣,裡面加了花生醬和芥末,提神醒腦。

另外不得不提的還有炸涼粉,第一口簡直驚豔。涼粉外面經過油炸形成了一層脆殼,咬進裡面又是軟糯的涼粉,不得不誇一句好手藝。

來江油就不得不提李白,沿著昌明河逆流而上,可以去李白紀念館曬太陽。打卡各路名人題字。畢竟李白實在名氣太大,不管受沒受過教育都會背“床前明月光”。引得路文化豪傑紛紛技癢。

看了半天,只覺得其中一間專門裝近代名人書畫的房間實在厲害,說是裝滿了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也不為過,從豐子愷到張大千,從李苦禪到黃君璧,從傅抱石到李苦禪。還有張蜀中畫家吳一峰畫的李白游竇圌山圖,竇圌山也是江油出了名的好玩地方嘛。這間屋子果真是可以好好看一看。

另外李白紀念館裡的貓兒,看起來都生活的滋潤無比。大搖大擺的曬太陽,絲毫不怕人。

在江油說江油,這樣的小城市,該俗氣的地方俗氣,該高雅的地方高雅,閑來無事的週末,從成都出發來逛逛確實愜意極了。就算不能陪李白喝茶,至少可以配李白的貓曬太陽嘛。

李二婷︳撰文並圖

除了蔥花裡面啥子都沒有,喝下去酸酸的,就是稀釋過的醋的味道,據說這個醋湯只能用閬中的保寧醋來做。其他地方的醋,沒有這個味道。目的就是解膩。所以說,江油人其實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堅強,吃肥腸也得配碗醋湯。

江油綿陽一帶的特色小吃,一定非冷沾沾莫屬。特別是這兩年,冷沾沾簡直是大舉進軍成都。不少地方都能見著賣冷沾沾的小鋪子,至於到底地不地道,因為沒吃過還真是不好說。

問江油人哪裡的冷沾沾好吃,答案出奇的統一,江油一中對面的小巷子裡嘛。全不費力的找過去,馬上就被街口上“火炮街”三個字逗笑了。一般人最多就曉得四川人管鞋子叫孩子。火炮兒嘛,就是四川人說的搖褲,搖褲就是二次元口中的胖次,說白了就是內褲嘛。不過,畢竟是在江油,所以我們大可以故作嚴肅地認為這裡火炮就是單純的火炮,而並非是內褲,畢竟江油也是中國的火藥之鄉嘛。

如果說有什麼小吃能讓強迫症患者順利進食,那一定是冷沾沾莫屬了,每一種食材都分門別類的碼好,上面插著一兩根牙籤。看起來俗氣又熱鬧,桌子上有青紅兩種公用蘸水的缽缽,吃的時候一次蘸足了蘸水,畢竟是公用的,不好蘸第二下的道理大家都懂。蘸水嘛,紅湯不算辣,清湯略有些麻,裡面似乎稍微勾了一點點薄芡,以鹹鮮味為主。如果要吃酸甜,可以加一點婆婆準備的甜醋,吃起來饒是不錯。

據說條巷子裡面的四家冷沾沾便是江油冷沾沾元老級的存在,最近還常有成都來的年輕人上門拜師學藝。除了冷沾沾,另外還有婆婆現包的春捲,依然有青紅兩種味道,和成都周邊的那種小小個頭的不一樣,裡面加了花生醬和芥末,提神醒腦。

另外不得不提的還有炸涼粉,第一口簡直驚豔。涼粉外面經過油炸形成了一層脆殼,咬進裡面又是軟糯的涼粉,不得不誇一句好手藝。

來江油就不得不提李白,沿著昌明河逆流而上,可以去李白紀念館曬太陽。打卡各路名人題字。畢竟李白實在名氣太大,不管受沒受過教育都會背“床前明月光”。引得路文化豪傑紛紛技癢。

看了半天,只覺得其中一間專門裝近代名人書畫的房間實在厲害,說是裝滿了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也不為過,從豐子愷到張大千,從李苦禪到黃君璧,從傅抱石到李苦禪。還有張蜀中畫家吳一峰畫的李白游竇圌山圖,竇圌山也是江油出了名的好玩地方嘛。這間屋子果真是可以好好看一看。

另外李白紀念館裡的貓兒,看起來都生活的滋潤無比。大搖大擺的曬太陽,絲毫不怕人。

在江油說江油,這樣的小城市,該俗氣的地方俗氣,該高雅的地方高雅,閑來無事的週末,從成都出發來逛逛確實愜意極了。就算不能陪李白喝茶,至少可以配李白的貓曬太陽嘛。

李二婷︳撰文並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