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血糖忽高忽低 胰島素靈活調整 5 要點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胰島素是目前公認的效力最強的降糖藥物, 但若使用不當, 低血糖風險也相對較高。

注射時間調整

按照起效的快慢和作用時間長短, 胰島素可分為速效、短效、中效、長效以及預混胰島素。 速效胰島素及其類似物通常要求餐前0~15分鐘皮下注射, 短效胰島素及其類似物通常要求餐前半小時皮下注射。

之所以這樣安排, 是為了讓胰島素的藥效高峰與餐後血糖高峰同步, 以期達到最佳的降糖效果而且不易產生低血糖。

但這只是一般的原則, 並非任何情況下都適用。 臨床上, 往往需要根據患者餐前血糖的化驗結果靈活調整胰島素的注射時間。

同樣的道理, 注射速效胰島素的患者, 當餐前血糖偏低時, 也應將胰島素改為餐後注射。 總之, 在安排胰島素的注射時間時, 要在吃透原則的基礎上,

學會靈活變通, 只有這樣, 才能充分發揮胰島素的降糖作用, 同時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劑量調整

注射胰島素一般要求定時、定量, 但這不是絕對的。

事實上, 胰島素的注射劑量並非一成不變, 而是要根據病情變化靈活調整。

例如, 有些患者由於血糖長期控制欠佳, 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的分泌產生了很強的抑制作用(即「高糖毒性作用」), 這種病人在治療初期往往胰島素用量較大, 而當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機體糖毒性作用解除之後, 隨著患者自身胰島功能的改善, 就需要及時減少胰島素用量, 否則很容易出現低血糖。

再比如, 在感染、發燒、手術、嚴重創傷等應激狀態下, 患者往往需要增加胰島素用量, 一旦應激狀態解除,

則須及時減少胰島素用量。

另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 胰島素抵抗逐漸加重, 胰島素用量相應增加, 但隨著分娩的結束, 患者胰島素用量也要及時下調;還有, 糖尿病人如果出現腎功能不全, 由於腎臟對胰島素的滅活及排泄能力下降, 往往需要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劑型選擇

許多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遇到血糖控制欠佳時, 首先想到的是增加胰島素用量或者是嚴格控制飲食, 而常常忽略了對胰島素劑型的調整。

以預混胰島素為例, 臨床上有30R和50R兩種規格, 前者由30%短效胰島素和70%中效胰島素組成, 後者短效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各占50%。

臨床上大多數注射預混胰島素的患者, 都傾向於選擇30R, 這種劑型基礎胰島素比例相對較高, 對控制病人夜間及空腹的血糖水準效果較好。 但有些病人主要表現為餐後高血糖, 空腹血糖不是太高, 這種情況選擇50R較為合理。

進餐和運動影響

胰島素的效力與飲食、運動的關係就好比是一座天平。 天平的一端是胰島素,

另一端是「飲食和運動」, 這兩端需要保持平衡。

在胰島素用量不變的情況下, 進食過少或運動過多, 胰島素的作用就過強, 容易發生低血糖;進食過多或運動過少, 胰島素作用就不足, 又會發生高血糖。

因此, 在注射胰島素後, 如果您的運動量比平時大, 或者進餐過少, 就應該注意適量加餐, 加餐時間最好安排兩餐之間或晚上睡前。 反之, 如果您進餐過多, 而胰島素用量沒變, 就應該在餐後增加些運動量。 或者如果您知道這次進食會多於平時, 餐前胰島素的用量可以適當增加。

為了保持血糖平穩, 糖尿病人的飲食、運動及用藥要相對規律, 但這並非一成不變, 有時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 只有充分協調好藥物、飲食和運動三者之間的關係, 才能保持血糖平穩,安全達標。

血糖監測時間

與以往只查空腹血糖相比,現在大家對餐後血糖比較重視,一提到血糖監測,大家通常是查空腹及三餐後2小時血糖,並根據餐後2小時血糖來調整餐前胰島素用量。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只查餐後2小時血糖是不夠的,往往還要檢查下一餐的餐前血糖。

臨床上,對於某些血糖波動較大、低血糖風險較高的糖尿病患者,為了減少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往往需要根據下一餐的餐前血糖來調整上一餐的餐前胰島素用量。

總之,胰島素治療是一門藝術,既要遵守原則框架,又不能過於教條。應當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化用藥,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才能保持血糖平穩,安全達標。

血糖監測時間

與以往只查空腹血糖相比,現在大家對餐後血糖比較重視,一提到血糖監測,大家通常是查空腹及三餐後2小時血糖,並根據餐後2小時血糖來調整餐前胰島素用量。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只查餐後2小時血糖是不夠的,往往還要檢查下一餐的餐前血糖。

臨床上,對於某些血糖波動較大、低血糖風險較高的糖尿病患者,為了減少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往往需要根據下一餐的餐前血糖來調整上一餐的餐前胰島素用量。

總之,胰島素治療是一門藝術,既要遵守原則框架,又不能過於教條。應當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化用藥,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