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因削藩而強盛,明朝卻因此被拖垮

漢明兩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治武功都極其鼎盛的朝代。 其中漢朝成為我國最大的一個民族符號, 明朝的豐功偉績也為後世所津津樂道。 但是這兩個朝代一對比, 我們不難發現有一項政策讓漢朝走向鼎盛, 而明朝卻因此被拖垮—那就是“削藩”。

漢明兩代的開國皇帝均是布衣出身, 問鼎天下之後, 為了維持地方穩定, 自然會大封親戚及有功之臣。 對內可以維持地方治安穩定, 對外也是防範異族的屏障。 雖說“異姓不得封王”但是各諸侯王尾大不掉, 既有軍隊, 也有賦稅權力, 甚至還有的能自行鑄幣, 極度影響中央集權。

漢朝從漢景帝聽從禦使大夫晁錯的建議, 開始實行削藩政策, 引發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 幸好自己的同胞兄弟梁王劉武忠心耿耿, 大將軍周亞夫頗有軍事才能, 才能將叛亂平息。 漢武帝即位以後, 改變了強硬的政策,

實行推恩令, 且限制各個品級的封地, 慢慢將各諸侯王的實力削弱。 領土最小的王, 只能管轄相當於現在的一縣之地。 壤內之後, 漢武帝得以將目光放在關外匈奴上, 開啟了一代強盛的王朝之路。

明朝太祖朱元璋過世後, 由世孫朱允炆繼位。 初登大寶的朱允炆對各地諸侯勢大感到不安,

開始施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對此早有防備, 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 可惜朱元璋為了統治的穩定大殺有功之臣, 導致朱允炆有兵無將, 最後派了個庸才李景隆去平亂。 李景隆哪是跟著太祖打天下的朱棣對手, 誰也沒想到最後被八百護衛起兵的朱棣奪得了天下。

大家可能會說明成祖是一代明君, 怎麼能說明朝由削藩而被拖垮呢, 且聽我再為大家道來。

明成祖繼位之後, 深知自己其實名不正言不順, 也擔心再來一個諸侯效法自己, 便繼續削藩政策。 經過一系列手段, 朱棣將各諸侯的權利收回, 從此不得干涉軍政, 吃穿用度都由朝廷供給。

吃穿不用愁, 各個王爺們可勁的造人, 後代如此之多, 都要分封土地。 而且各宗親貴族, 仗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想方設法侵佔民田, 越來越多的平民種不上田吃不起飯, 矛盾越來越激化。 明朝末年恰逢大旱, 饑荒瘟疫流行, 激起民變。 最終, 一代王朝毀于農民軍與滿清之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