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近代日本為何能屢次崛起!皆因從中國發兩次橫財,號稱能買下美國

日本崛起的標誌是明治維新, 日本崛起的實質後果是對外侵略。 1894年7月25日, 在仁川附近的豐島近海, 由坪井航三少將指揮的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吉野、浪速和秋津洲三艘巡洋艦和北洋水師的巡洋艦濟遠、廣乙以及炮艦操江發生戰鬥。

結果是廣乙受傷擱淺, 操江被俘, 僅濟遠逃脫。 同時北洋水師租用的英國商船高升號被浪速號擊沉, 船上1200名大清陸軍和14門野炮, 除被路過的法國軍艦救出一些之外, 幾乎全部葬身海底, 北洋水師大敗。

在甲午戰爭後三年間, 日本以戰爭賠款、贖遼費和威海衛駐軍費等名義從清政府掠取了約2.3 億兩庫平銀, 約合3.5 億日元。 以日本1896~1898 年三年的財政總收入約為2.7 億日元推算, 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從中國掠取的巨額款項, 約合當時日本國家年度財政收入的4 倍。 義和團事件後, 根據《辛丑合約》規定, 日本又從中國的4.5 億兩“賠款”總額中得到0.35 億兩,

約合0.5 億日元。 此外, 日本還在戰爭中搶掠了大量財物。

甲午戰爭使日本擠入了列強的末班車, 從此在亞洲成了侵略者而非被侵略者, 日本開始從原來的三流國家向強國發展。 其後朝鮮被日本正式吞併;而臺灣、澎湖又為日本所據, 這樣日本就可從陸、海兩路向中國並進。 另外, 日本獲得大量賠款, 得以發展重工業和礦張軍備, 加緊侵略中國。

儘管在明治維新後的數十年間,日本已逐漸擺脫了往日對中國的敬畏,但還沒有露骨地表現出來。 當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國內迅速彌漫起一種自大而又鄙視中國的風氣。 當時日本的各大報刊紛紛主張通過這次戰爭進一步征服中國,由天皇來統治中國。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 日本就是開始明目張膽的侵略中國, 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日本一共在中國待了14年, 也在中國侵略了14年, 又發了一筆橫財!

根據統計,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 日本從中國掠奪了大約兩萬一千噸黃金, 僅僅在南京就搜刮了6000噸, 日軍每攻破一個城市,

就派兵四處搜查黃金, 炸毀銀行的金庫, 掠奪黃金, 掠奪黃金以後, 直接用輪船拉回日本, 或先用火車拉到東北, 從東北加工重鑄之後, 再運回日本。

另外日本還引發鈔票, 掠奪了大量的中國財富。 大量印發鈔票就是用廢紙來換真金白銀。 這和直接掠奪沒有多少區別。

用這些廢紙換取物資, 把大量中國物資運到日本。 另外還有大量價值連城, 無法用財富衡量的古董和文物。 據統計戰爭期間被鬼子掠奪的文物多達1879箱360萬件, 這些東西現在仍躺在日本1000餘座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裡, 價值少說也有幾千億元, 甚至超過萬億。

此外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工業原料和設備機器。 可以說, 日本基本上挖空了中國當時的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 日軍在中華大地掠奪的煤炭約6.4億噸, 樹木約7億方, 稀土約2億噸, 高嶺土約1.5噸, 銅礦約4.9億噸......

可以說, 日本鬼子從中國掠奪了數量驚人、難以想像的財富,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 中國的一窮二白可以說就是日本造成的。 事實上, 日本的戰後崛起, 決不是僅僅靠自身的勤勞和智慧。最關鍵的是通過戰爭掠奪了大量財富,尤其是中國。

日本戰爭中和戰後都沒有發生金融危機,對於1個常年把國民產值80%以上當作軍費的國家竟然沒有金融危機,還有大把的金錢投入重新建設,那不是光靠省就可以了。另外天皇在瑞士等國家的存款一年的利息就有5000萬美元。所以,日本現在的一切一切,都是依靠掠奪中國的黃金、白銀而來。八十年代日本號稱能買下整個美國。有時間的人也可以好好看看《戰火大金脈》。但這部電視劇還是有點分量,值得所有中國人看看,從中能夠明白。

決不是僅僅靠自身的勤勞和智慧。最關鍵的是通過戰爭掠奪了大量財富,尤其是中國。

日本戰爭中和戰後都沒有發生金融危機,對於1個常年把國民產值80%以上當作軍費的國家竟然沒有金融危機,還有大把的金錢投入重新建設,那不是光靠省就可以了。另外天皇在瑞士等國家的存款一年的利息就有5000萬美元。所以,日本現在的一切一切,都是依靠掠奪中國的黃金、白銀而來。八十年代日本號稱能買下整個美國。有時間的人也可以好好看看《戰火大金脈》。但這部電視劇還是有點分量,值得所有中國人看看,從中能夠明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