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此刻我在異地的城市,我在想念老家小鎮上實習的那段日子……

一、 回家的路上, 要獨立

那天下午1點55分, 我坐上了從上海虹橋開往煙臺的高鐵。

已經不知道自己是第多少次在車站, 一個人和一個人的行李, 從無錫跑滿蟑螂的火車站, 到南京南乾淨整潔卻找不到垃圾桶的高鐵站, 身邊坐的人, 有過和我一樣年紀戰戰兢兢的小姑娘, 也有和我一樣年紀大大方方的小姑娘。 遇見過回家著急農收喋喋不休的大叔, 也有現在坐在我身邊悠閒讀書一言不發的大叔。

在外面呆了四年, 對車站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情結, 第一次坐火車, 兩歲的我是被爸爸從車窗塞進去的, 那個男人在車上站著到了上海。 那時候, 沒有虹橋, 也沒有極速的高鐵。 後來, 慢慢長大, 開始被學校束縛在一個小鎮, 從書裡我學到一個名詞, 磁懸浮列車。 有一年, 爸爸回家, 說, 現在上海的那個磁懸浮可快了!他曾經說, 下次去上海, 坐磁懸浮。

但, 他失言了。

後來, 一天天長大, 我成了有點小學歷的大學生, 我的大學先是在無錫後來又是在南京。 第一次一個人在火車站候車, 應該是下午4.30左右, 學生票從無錫到老家, 37.5元。

冬天, 一個臃腫的姑娘, 一個廉價的行李箱, 一個略帶幼稚圖案的背包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媽說不認路的人要早點出發, 所以, 我每次在無錫站總要等好久好久, 久到不懂為什麼就開始不太害怕那些看起來不是很講衛生的陌生人。 路上顛簸一晚, 第二天大概會在家裡睡上一天。

再後來, 自己開始為了自己努力, 我喜歡火車裡人生百態的故事, 而我薄弱的健康卻不再允許我繼續下去。 或者換一種說法, 一旦享受過優越一點的條件, 那就開始了戒不掉的癮。

於是, 我會玩命的去兼職, 去掙錢, 去見識這個世界。

上海虹橋, 很大, 嗯, 列車的速度也比爸爸那時唏噓的要快很多。 當一個人以漸漸成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光怪陸離的生存環境時, 我開始給不同的車站劃分不同的地位, 而我也慢慢有了自己想要追求的階級。

依舊會像以前一樣對每個沖我微笑的火車上的陌生人回以微笑。 也依舊會在高鐵上對每一個我觸碰到的陌生人投以微笑。

我換了行李箱, 雷劍歐克, 也開始不背那麼多東西回家, 甚至今年我背上了好友送我的幾百的小包包。 對於還是學生的我, 我開始用自己的能力讓自己過的更好, 也許自己掙得的物質會讓我有點安全感。

當我開始想要自己變成大大方方的姑娘, 當我正在努力變成光怪陸離的一個光點, 我知道我的努力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路程。 就在各個起點和終點站之間來回穿梭, 也許路程長短不會改變, 但, 你記得嗎?那年冬天你穿了一件臃腫的棉服, 可它卻比你身上這件黑色的呢大衣要輕很多。

束起發, 簡裝行囊, 大概是獨立了吧。 我想起爸爸說, 磁懸浮列車可快了!

二、在家, 我開始懂你

今年的寒假似乎有一點長, 於是, 就在歡口鎮上的農行裡找了一份兼職。 同學說, 你或許應該輕鬆一點。 但我好像已經習慣了這樣每日都有一點任務的生活。 再者,年總是要過得,而我家又不是那樣的富足。

大概鎮上所有人都知道豐縣一中這所中學,恩,我家弟弟在那裡讀高三,跟好多家長一樣,老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子,簡單的搭個灶台就是看護學生的家。寒假43天,我與他們在一處的時間也不過短短一周。

相較于南京的暖,家裡的溫度似乎有點低。每日我七點鐘爬起來準備去農行上班,冷風灌進脖子裡,那種感覺不可以單純的用刺骨來形容。根據老媽班上的規定,她每天5點鐘就要到達上班的地方,每天晚上10點鐘等著燈課後弟弟放學。算下來,一天也就不到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請問您辦什麼業務?”

“你存款匯款?”

“請問您取多少?”

“辦卡的話要本人帶身份證來的。”

每日,面對銀行大廳裡來來往往的人,有人穿著沾著泥巴帶著灰塵,或者走近兩步就會聞到生雞熟鴨的味道。有時候,總會看到他們把幾千塊的人民幣用塑膠袋珍寶似得裹上幾層,然後揣在秋衣裡的衣兜裡。每天,在我手裡輾轉而過的人民幣總有那麼些是帶著體溫的。

我想到了小鎮以外的世界,那些和我一樣有著光鮮外表和衣著的大城市的大學生們,也許,有些孩子並沒有想像過,他英雄聯盟一套裝備曾經在他一星期也捨不得買一回肉食的父母口袋裡珍寶一樣的捂出了人的體溫。我想,他不是想不到,應該是不敢想吧。

以前,站在南京最高的樓層前我會自卑,覺得自己來自那樣貧窮的小地方。我生活的圈子裡,有不識字的大爺大娘,有初中輟學的兄弟姐妹,還有認為早晚刷牙是奢侈行為的爺爺奶奶。後來,我開始抬起頭。我穿著幾十塊的淘寶貨,因為,我的媽媽早上五點就要起床。我吃著十元的速食,因為我的爺爺七十歲還種了一畝三分地。我樂意說我來自歡口鎮,因為,那裡給了我一切。雖然,他們不懂路易威登為什麼會那麼貴,也想不明白城裡人為什麼一瓶拉菲就會上萬塊,但是,他們蹲下來,使勁全身的力量,將自己的孩子放在更廣闊的平臺上,也許好多孩子都會說,他們是因為無而辛苦。但也別忘了,他們辛苦是為了不讓你無知!

終於,歡口小鎮的風吹醒了我,讓我低下頭來,讀懂你。

三、離開,為了更好的活著

離家的時候選擇了火車票,徐州站到南京站,26塊整。

臨行前一天,老媽眼淚汪汪的向我的行李箱裡塞了幾隻銀耳,一點小食。當我帶著一身塵土站在南京乾淨的大理石地上時,我撥通了老媽電話。

“喂,老媽,我到了。”

“趕緊吃點東西,注意身體,好好學習”

是啊,好好學習,在這樣擁有無數棟高樓大廈的城市裡,我連個衛生間都買不起。讀書,或許不能改變命運,但至少能更好的活著。

大三,似乎沒那麼多課程,買了初級考試的資料,英語考試的真題,還有一些銀行從業的書。每天標準的網課打卡,還有簡單的身體鍛煉,過著似乎比較緊張的大學生活。每天朋友圈裡總要放一些日常的生活瑣事,不為什麼,就為了老媽他們下班之後能知道我在哪、幹些什麼、有怎樣的心情。

幾乎每天,微信上總會跟老媽通上一次電話,說一下學校有什麼樣的事兒,講一下南京當地人今天的新聞,還有某某同學分手複合的八卦。

一天天,我也總會瞞著她省下一頓早飯,因為起床晚了。也會逃了像影視鑒賞這樣輕鬆地選修課去爬個紫金山。生活,總是在我們一呼一吸之間不斷成長,在遠方,不會太過自卑的小鎮姑娘帶著一點點任性開心的奮鬥在家人期冀的未來裡。

也曾因為異鄉望不見星星而想家,也曾因為南京的交通噪音而失眠,但是每一個可以想起小鎮的時刻,我都會無比樸實的期待:變得強大一點再強大一點,然後帶著親人走出小鎮轉一轉,然後想回去的時候,可以衣錦還鄉。

此刻,我在南京,我在圖書館,我在想念我的歡口小鎮……

再者,年總是要過得,而我家又不是那樣的富足。

大概鎮上所有人都知道豐縣一中這所中學,恩,我家弟弟在那裡讀高三,跟好多家長一樣,老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子,簡單的搭個灶台就是看護學生的家。寒假43天,我與他們在一處的時間也不過短短一周。

相較于南京的暖,家裡的溫度似乎有點低。每日我七點鐘爬起來準備去農行上班,冷風灌進脖子裡,那種感覺不可以單純的用刺骨來形容。根據老媽班上的規定,她每天5點鐘就要到達上班的地方,每天晚上10點鐘等著燈課後弟弟放學。算下來,一天也就不到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請問您辦什麼業務?”

“你存款匯款?”

“請問您取多少?”

“辦卡的話要本人帶身份證來的。”

每日,面對銀行大廳裡來來往往的人,有人穿著沾著泥巴帶著灰塵,或者走近兩步就會聞到生雞熟鴨的味道。有時候,總會看到他們把幾千塊的人民幣用塑膠袋珍寶似得裹上幾層,然後揣在秋衣裡的衣兜裡。每天,在我手裡輾轉而過的人民幣總有那麼些是帶著體溫的。

我想到了小鎮以外的世界,那些和我一樣有著光鮮外表和衣著的大城市的大學生們,也許,有些孩子並沒有想像過,他英雄聯盟一套裝備曾經在他一星期也捨不得買一回肉食的父母口袋裡珍寶一樣的捂出了人的體溫。我想,他不是想不到,應該是不敢想吧。

以前,站在南京最高的樓層前我會自卑,覺得自己來自那樣貧窮的小地方。我生活的圈子裡,有不識字的大爺大娘,有初中輟學的兄弟姐妹,還有認為早晚刷牙是奢侈行為的爺爺奶奶。後來,我開始抬起頭。我穿著幾十塊的淘寶貨,因為,我的媽媽早上五點就要起床。我吃著十元的速食,因為我的爺爺七十歲還種了一畝三分地。我樂意說我來自歡口鎮,因為,那裡給了我一切。雖然,他們不懂路易威登為什麼會那麼貴,也想不明白城裡人為什麼一瓶拉菲就會上萬塊,但是,他們蹲下來,使勁全身的力量,將自己的孩子放在更廣闊的平臺上,也許好多孩子都會說,他們是因為無而辛苦。但也別忘了,他們辛苦是為了不讓你無知!

終於,歡口小鎮的風吹醒了我,讓我低下頭來,讀懂你。

三、離開,為了更好的活著

離家的時候選擇了火車票,徐州站到南京站,26塊整。

臨行前一天,老媽眼淚汪汪的向我的行李箱裡塞了幾隻銀耳,一點小食。當我帶著一身塵土站在南京乾淨的大理石地上時,我撥通了老媽電話。

“喂,老媽,我到了。”

“趕緊吃點東西,注意身體,好好學習”

是啊,好好學習,在這樣擁有無數棟高樓大廈的城市裡,我連個衛生間都買不起。讀書,或許不能改變命運,但至少能更好的活著。

大三,似乎沒那麼多課程,買了初級考試的資料,英語考試的真題,還有一些銀行從業的書。每天標準的網課打卡,還有簡單的身體鍛煉,過著似乎比較緊張的大學生活。每天朋友圈裡總要放一些日常的生活瑣事,不為什麼,就為了老媽他們下班之後能知道我在哪、幹些什麼、有怎樣的心情。

幾乎每天,微信上總會跟老媽通上一次電話,說一下學校有什麼樣的事兒,講一下南京當地人今天的新聞,還有某某同學分手複合的八卦。

一天天,我也總會瞞著她省下一頓早飯,因為起床晚了。也會逃了像影視鑒賞這樣輕鬆地選修課去爬個紫金山。生活,總是在我們一呼一吸之間不斷成長,在遠方,不會太過自卑的小鎮姑娘帶著一點點任性開心的奮鬥在家人期冀的未來裡。

也曾因為異鄉望不見星星而想家,也曾因為南京的交通噪音而失眠,但是每一個可以想起小鎮的時刻,我都會無比樸實的期待:變得強大一點再強大一點,然後帶著親人走出小鎮轉一轉,然後想回去的時候,可以衣錦還鄉。

此刻,我在南京,我在圖書館,我在想念我的歡口小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