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太極的一條漏洞百出的反間計 是崇禎淩遲處死袁崇煥的主因嗎

袁崇煥, 明末最傑出的一位大將, 為保衛風雨飄搖的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他卻含冤而死, 不僅被淩遲處死, 死的時候全城百姓都拍手叫好,

並且爭相買袁崇煥的肉吃, 這一代名將如何淪落到如此境界呢?

首先都說袁崇煥是皇太極用反間計害死的, 這件事真的是害死袁崇煥的主因嗎?

先說說為什麼皇太極忌憚袁崇煥?

當年努爾哈赤率領大軍攻打寧遠城, 袁崇煥憑藉兩萬士兵死守甯遠孤城,

用紅夷大炮擊敗了後金軍, 炸傷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回去就去世了, 袁崇煥憑藉此戰一戰成名,

時隔一年, 後金國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又舉全國之力攻打大明朝, 先是攻打錦州, 沒打下來, 後來攻打寧遠, 沒打下來, 又返回攻打錦州, 沒打下來, 看著這面前固若金湯的錦州和寧遠, 再看看駐守寧遠城池在裡面指揮坐鎮的袁崇煥, 皇太極狠狠的瞪了一眼寧遠城就班師回朝了, 袁崇煥就成了皇太極的一塊心病。

皇太極知道寧遠城不攻打不下來了, 但寧遠城不是目的, 皇太極最終的目的就是打進山海關, 拿下北京城, 然後一統天下, 皇太極這次沒有攻打寧遠, 而是直接去攻打北京城了, 袁崇煥已經做好迎戰皇太極了,

但卻萬萬沒有想到皇太極直接去攻打北京城了, 袁崇煥帶兵不分晝夜在皇太極到來之前趕到了北京城, 接著皇太極到了, 袁崇煥率領士兵在疲勞饑餓不堪的情況下迎戰皇太極, 皇太極大敗, 崇禎皇帝很高興, 但是魏忠賢殘留的餘孽卻開始下讒言說:“是袁崇煥把皇太極引來的, 他們之間早有勾結。 ”

崇禎皇帝生性多疑, 正巧這個時候皇太極抓到了兩個大內太監。 關押這兩個太監的守衛小聲說:“這次皇上(皇太極)兵敗是故意的, 都與袁崇煥商量好了, 到時候袁崇煥進入北京城, 就打開城門, 迎接皇上進京。 ”

這兩個太監聽見了都嚇了一跳, 逃出了後金大營就急忙回宮向崇禎皇帝報告:“袁崇煥已經叛國了, 正準備把北京城拱手相讓呢。 ”

崇禎皇帝一聽大怒, 就連忙召袁崇煥一人進城, 不許走城門, 還用筐從城下拉到城上, 還安撫袁崇煥說:“要發糧草了。 ”

袁崇煥手下的將軍聽說都感覺到這事不對, 但是袁崇煥看著挨餓受凍的士兵就毅然進城了,

見到崇禎皇帝, 袁崇煥還未來得及說話, 崇禎皇帝就怒斥袁崇煥:“你為什麼殺了毛文龍?”

袁崇煥一聽懵了, 還沒想到怎麼回答就被拉了下去, 關了起來, 接著就被淩遲處死, 一代名將就這麼冤死了。

但是真的是皇太極的反間計害死了袁崇煥嗎?首先這兩個小太監被抓怎麼那麼巧就聽見了守衛的話, 這兩個小太監手無寸鐵之力是怎麼輕而易舉的就逃了出來, 怎麼一告密崇禎皇帝就信了, 即使崇禎皇帝多疑也不至於沒查證就信了, 還對這個功臣淩遲處死, 讓我們更深層次的分析一下袁崇煥之死。

第一 袁崇煥的性格缺陷

袁崇煥這個人有大將之才,但是決定沒有到那種能夠扭轉乾坤的地步,袁崇煥在甯遠、寧錦兩次這麼大戰中表現出色,而且把山海關防守的固若金湯,但是魏忠賢等餘黨在寧錦之戰後陷害袁崇煥,袁崇煥之前的功績已經守衛山海關的一系列政策都前功盡棄了,多年來的心血毀於一旦。

等到崇禎上臺的時候,雖然啟用了袁崇煥並且封他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對袁崇煥委以重任,那也只不過是崇禎走投無路,沒有辦法了。

崇禎上臺的時候,大明王朝就是大廈將傾了,首先就是農民起義,全國各地烽煙滾滾,崇禎皇帝焦頭爛額,接著更嚴峻的就是遼東問題,這件事就是崇禎皇帝的心頭刺,不知道什麼時候,皇太極就打進來了,自己這個位置也就做盡頭了。

這個時候崇禎對袁崇煥委以重任,有飲鴆止渴的意思,對袁崇煥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袁崇煥一看皇帝語氣這麼懇切,眼光裡還透著一絲絲期盼,袁崇煥深受感染,就一拍胸脯:“保證五年之內解決遼東問題。”

崇禎一聽就好像要溺死的人抓到了一個救命稻草,把袁崇煥當成了恩人一般尊敬,但是袁崇煥說完了也後悔了,遼東問題別說五年就是十年也沒用,這個大明王朝的末路不是小小的袁崇煥一個人就能扭轉的,袁崇煥知道自己吹牛吹大發了,就連續跟崇禎說:“要保證錢、糧草、人員等等方面都要到位。”

崇禎說:“沒問題。”

袁崇煥知道崇禎多疑,同時也害怕小人進讒言,要求得到崇禎足夠的信任。

崇禎許諾:“你放心。”

袁崇煥想要全權負責遼東事物,想要得到最大的權力。

崇禎回頭說:“尚方寶劍拿來。”

這把寶劍有先斬後奏的權利,這意味著崇禎完全信任了袁崇煥,他指望著袁崇煥能一舉解決遼東問題,崇禎仿佛看見了曙光。

袁崇煥得到了遼東一切事物的權利,袁崇煥的地位一下子提升的這麼快,袁崇煥膨脹了,接著就犯了幾個致命錯誤。

一 山海關已非昨日的山海關

袁崇煥之前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防守山海關,但是由於被魏忠賢陷害回家,袁崇煥打下的基礎已經煙消雲散了,這意味著要一切從頭再來,談何容易呀。

二 看輕皇太極

袁崇煥自從甯遠、甯錦兩戰勝利過後就有些洋洋得意,看不起皇太極,認為他不足為慮,殊不知皇太極汲取了前兩次失敗的原因將要在一次征討大明王朝。

三 輕信喀喇沁部

喀喇沁部很貧窮,明朝關閉了馬市之後,喀喇沁部就生活的更艱難了,袁崇煥重新開了馬市允許貨物交換,但是喀喇沁部必須聽自己指揮,不許投靠後金,喀喇沁部的首領指天發誓,絕不背叛,結果還是背叛了。

四 殺了毛文龍

毛文龍這個人是皮島首領,坐鎮皮島很多年,為人沒什麼本事,但是卻很狂傲,崇禎一直很討厭這個人,袁崇煥也很討厭這個不聽自己指揮的人,就用尚方寶劍斬殺了毛文龍。

要知道雖然皇帝給了你尚方寶劍,但是你不要以為你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毛文龍在皮島多年,一些勢力盤根錯節,雖然崇禎也很討厭他,但卻是不敢輕易動他,而袁崇煥就這樣沒有請示皇帝就殺了大臣,這是要造反嗎?功高震主的道理袁崇煥不懂,袁崇煥的錯誤以及狂妄害死了自己,雖然崇禎很生氣,但是想著還要指望袁崇煥就暫時把火壓了下去,但是有火就有爆發的一天。

皇太極出其不意攻打北京城,當時朝野震驚,舉國不安,即使袁崇煥救駕及時,但是被敵人追到了家門口打這責任還是要有人負的,那時候魏忠賢的餘孽又開始攻擊東林黨人,作為東林黨人守衛皇城的大將袁崇煥實在失職,眼看朝局震盪,為了平衡黨派之爭、為了安撫城中百姓民心、再加上崇禎明白了自己被袁崇煥忽悠了,五年平遼東就是畫餅充饑,要是真能平定,皇太極也不會出現在北京城外了,再加上袁崇煥沒有請示自己就殺了毛文龍,侵犯了自己皇權,想到自己像傻子一樣任由袁崇煥予取予求,崇禎怒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不過就是一個導火索,一代名將袁崇煥就這樣被淩遲處死了。

袁崇煥的滅亡最大的原因就是自身,他不該有功就開始狂妄、輕敵、甚至還敢忽悠崇禎,袁崇煥是個大將之才,但絕不是可以顛倒乾坤,拯救大明王朝的絕世奇才。

第一 袁崇煥的性格缺陷

袁崇煥這個人有大將之才,但是決定沒有到那種能夠扭轉乾坤的地步,袁崇煥在甯遠、寧錦兩次這麼大戰中表現出色,而且把山海關防守的固若金湯,但是魏忠賢等餘黨在寧錦之戰後陷害袁崇煥,袁崇煥之前的功績已經守衛山海關的一系列政策都前功盡棄了,多年來的心血毀於一旦。

等到崇禎上臺的時候,雖然啟用了袁崇煥並且封他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對袁崇煥委以重任,那也只不過是崇禎走投無路,沒有辦法了。

崇禎上臺的時候,大明王朝就是大廈將傾了,首先就是農民起義,全國各地烽煙滾滾,崇禎皇帝焦頭爛額,接著更嚴峻的就是遼東問題,這件事就是崇禎皇帝的心頭刺,不知道什麼時候,皇太極就打進來了,自己這個位置也就做盡頭了。

這個時候崇禎對袁崇煥委以重任,有飲鴆止渴的意思,對袁崇煥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袁崇煥一看皇帝語氣這麼懇切,眼光裡還透著一絲絲期盼,袁崇煥深受感染,就一拍胸脯:“保證五年之內解決遼東問題。”

崇禎一聽就好像要溺死的人抓到了一個救命稻草,把袁崇煥當成了恩人一般尊敬,但是袁崇煥說完了也後悔了,遼東問題別說五年就是十年也沒用,這個大明王朝的末路不是小小的袁崇煥一個人就能扭轉的,袁崇煥知道自己吹牛吹大發了,就連續跟崇禎說:“要保證錢、糧草、人員等等方面都要到位。”

崇禎說:“沒問題。”

袁崇煥知道崇禎多疑,同時也害怕小人進讒言,要求得到崇禎足夠的信任。

崇禎許諾:“你放心。”

袁崇煥想要全權負責遼東事物,想要得到最大的權力。

崇禎回頭說:“尚方寶劍拿來。”

這把寶劍有先斬後奏的權利,這意味著崇禎完全信任了袁崇煥,他指望著袁崇煥能一舉解決遼東問題,崇禎仿佛看見了曙光。

袁崇煥得到了遼東一切事物的權利,袁崇煥的地位一下子提升的這麼快,袁崇煥膨脹了,接著就犯了幾個致命錯誤。

一 山海關已非昨日的山海關

袁崇煥之前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防守山海關,但是由於被魏忠賢陷害回家,袁崇煥打下的基礎已經煙消雲散了,這意味著要一切從頭再來,談何容易呀。

二 看輕皇太極

袁崇煥自從甯遠、甯錦兩戰勝利過後就有些洋洋得意,看不起皇太極,認為他不足為慮,殊不知皇太極汲取了前兩次失敗的原因將要在一次征討大明王朝。

三 輕信喀喇沁部

喀喇沁部很貧窮,明朝關閉了馬市之後,喀喇沁部就生活的更艱難了,袁崇煥重新開了馬市允許貨物交換,但是喀喇沁部必須聽自己指揮,不許投靠後金,喀喇沁部的首領指天發誓,絕不背叛,結果還是背叛了。

四 殺了毛文龍

毛文龍這個人是皮島首領,坐鎮皮島很多年,為人沒什麼本事,但是卻很狂傲,崇禎一直很討厭這個人,袁崇煥也很討厭這個不聽自己指揮的人,就用尚方寶劍斬殺了毛文龍。

要知道雖然皇帝給了你尚方寶劍,但是你不要以為你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毛文龍在皮島多年,一些勢力盤根錯節,雖然崇禎也很討厭他,但卻是不敢輕易動他,而袁崇煥就這樣沒有請示皇帝就殺了大臣,這是要造反嗎?功高震主的道理袁崇煥不懂,袁崇煥的錯誤以及狂妄害死了自己,雖然崇禎很生氣,但是想著還要指望袁崇煥就暫時把火壓了下去,但是有火就有爆發的一天。

皇太極出其不意攻打北京城,當時朝野震驚,舉國不安,即使袁崇煥救駕及時,但是被敵人追到了家門口打這責任還是要有人負的,那時候魏忠賢的餘孽又開始攻擊東林黨人,作為東林黨人守衛皇城的大將袁崇煥實在失職,眼看朝局震盪,為了平衡黨派之爭、為了安撫城中百姓民心、再加上崇禎明白了自己被袁崇煥忽悠了,五年平遼東就是畫餅充饑,要是真能平定,皇太極也不會出現在北京城外了,再加上袁崇煥沒有請示自己就殺了毛文龍,侵犯了自己皇權,想到自己像傻子一樣任由袁崇煥予取予求,崇禎怒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不過就是一個導火索,一代名將袁崇煥就這樣被淩遲處死了。

袁崇煥的滅亡最大的原因就是自身,他不該有功就開始狂妄、輕敵、甚至還敢忽悠崇禎,袁崇煥是個大將之才,但絕不是可以顛倒乾坤,拯救大明王朝的絕世奇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