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一加劉作虎:為什麼說國際化是個偽概念?

剛剛過了四周歲生日的一加科技, 迎來了自成立以來的第五個年頭。

過去的 2017 年, 公司完成了接近 100 億元的營收。 與國內大多數廠商的「機海戰術」不同的地方在於, 一加採取的是只做旗艦的精品策略。

這也意味著, 近百億營收基本上依靠單款旗艦產品來完成。 按照 CES 2018 展會期間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在媒體採訪時披露的資料, 其每部手機平均售價達到 3200 元。

另外, 值得關注的是這 100 億元背後的分佈。 官方資料顯示, 國內市場僅僅佔據了其中的 30%, 而海外市場營收佔據了 70% 的比重, 後者的貢獻率甚至要比前者的兩倍還要多。

從 0 到 100 億, 一加用了四年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走的並非一帆風順, 有過高光, 也經歷過挫折。

2015 年劉作虎曾經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發表了主題為「如何改變中國製造」的演講, 至今三年的時間過去了, 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也由中國製造, 更多的轉變成了中國創造。

1 月 20 日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 時隔三年之後, 劉作虎再一次登上了這個舞臺, 聊了聊一加創業四年的一些感悟, 同時也分享了他對於中國品牌「出海」這件事情的看法。

以下是一加科技創始人&CEO 劉作虎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的演講實錄(經過極客公園編輯):

當極客成為產品的首批使用者……

2014 年第一款產品發佈之後, 我們很快進入了歐美主流市場, 尤其是美國, 如果不跟運營商合作, 意味著沒有機會, 但我們作為一個新品牌在美國公開市場找到了一席之地, 我們也做了一些之前很少有人做到的事情:

但是, 當極客成為產品的首批使用者, 其實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

我可以給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很真實的故事, 一加手機 2 代的時候, 我們率先在業內使用 USB Type C 充電線。 忽然某一天, 有一個來自穀歌 Pixel 團隊的硬體工程師經過一系列測試, 告訴我們:一加手機的 USB Type-C 資料線和適配器在本機上是可以完美使用的, 但是有些非標準的電阻器可能會損傷 USB 配件。

我在網上看到之後立馬就轉給我們的開發同事, 但我們開發同事第一反應是給我說不可能, 認為這個人不太懂。 後來, 又過了一周, 我看網上還在討論這件事, 我就又問他, 人家說的究竟對不對?這個時候開發同事才「很不好意思」地告訴我, 是我們自己錯了。 於是我們趕緊做了彌補調整。

為什麼舉這個例子?這是我們的品牌屬性決定的。 我們的用戶很多都是來自全球各個領域的專家, 可能很多人比我們工程師還專業。 但他們都喜歡我們的產品, 並會給身邊朋友推薦。

要做到口碑的傳播, 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當然, 這也是一加比較自豪的事情, 能夠讓這群用戶滿意, 我相信沒有其他使用者是我們服務不好的。

「國際化」其實是個偽概念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被貼上了「最會做海外市場的中國品牌」的標籤, 不少朋友讓我分享「一加國際化」的秘訣。

但說到國際化, 我個人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偽概念。

你做一個品牌或者一個產品, 並不是專門為某個國家或者某個區域的人生產的, 它應該從來就是面向整個世界的, 比如 Google 或者 Facebook 這樣的公司, 從來不會說自己很國際化。

一加也從來沒有刻意追求國際化,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想要做一個給世界的產品, 對於我們來說, 沒有先國內後海外這個問題。

當然, 我們必須承認和看到的一個事實是,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標籤和探討, 是因為目前大部分的中國品牌在出海的時候仍然會遇到兩大難題:第一是遭遇信任壁壘, 第二是品牌影響力獲得認知還是比較艱難。

在海外市場贏得尊重的三個關鍵

要解決以上兩大難題,其實也不難。

首先,堅持打造世界級產品。從成立開始,一加一直在堅持用統一的國際標準打造世界級產品。統一的國際標準是什麼?換句話說就是好的產品可以跨越地域、種族、文化。

比如很多人會認為,設計會有很強的地域差異。我告訴大家,我們在做一加 3 的時候也帶著這個問題去紐約和上海調研設計模型,結果是,我們在兩個地區的調研結果是完全一致的。

只關乎好的產品,不關乎國界。這就是我經常跟團隊說你們要用國際水準去要求自己。用戶的需求大部分都是共通的,不管你來自哪裡,比如每個人都喜歡精緻的產品,喜歡簡潔高效的用戶體驗等等。

但光有好的產品還不夠。做出一個有國際水準的產品是改變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成為一個有影響力和價值觀輸出的企業。

就像上個世紀 90 年代的索尼、豐田,他們不僅改變了世界對日本製造的印象,更是把日本的匠心和匠人工藝帶到了世界,直到今天依然發揮著影響力。

儘管,已經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銷售到了海外,但中國企業出海,大部分還沒走到第二步,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在獲取影響力的同時保持誠信。

一加的海外排隊曾被質疑是請了水軍,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在海外不存在請水軍,也不能請。因為一旦有人發現,你的品牌基本就不會再有任何機會。

最後,我想講講自信。其實自信是一種信仰,是你對自己堅持的東西的一種信念。如果你堅信做好產品就會成功,那你就會自信,就不會急功近利。

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客觀真理,時間會給出答案。並且,也唯有自信做自己,中國企業才能真正帶給世界夢想,而不是一味圍觀世界。

任何選擇和堅持都要回到初心

我知道今天台下也來了很多創業者,做企業其實經常會有很多面臨抉擇的時候。

其實我們也並不是好像一開始就看透了一樣,也是慢慢摸索的。一加之前在國內雖然沒有做過千元以下的機器,但是也嘗試過千元以上的中端旗艦,那就是一次我們被外界的誘惑影響的結果。

包括在去年,團隊看到我們在印度高端市場第二位,那麼好的機會和品牌影響力又蠢蠢欲動想做中端旗艦,結果就快立項了被我否定了,他們不解,但是就是被我否定了。

作為一個公司的 CEO,很多時候並沒有人替你做這個決定,或者一開始就有人告訴你,怎樣選擇就一定是對的。

很多時候可能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的理性判斷,加上你的直覺靈感,而直覺靈感往往就是你的初心,我當時否定的初心就是因為我們要做最好的安卓旗艦,很簡單,很專注。

最後一句話總結,不管你行不行,真理就在那。什麼是真理?就是做好產品,保持初心,堅守誠信,很樸素的價值觀。

第二是品牌影響力獲得認知還是比較艱難。

在海外市場贏得尊重的三個關鍵

要解決以上兩大難題,其實也不難。

首先,堅持打造世界級產品。從成立開始,一加一直在堅持用統一的國際標準打造世界級產品。統一的國際標準是什麼?換句話說就是好的產品可以跨越地域、種族、文化。

比如很多人會認為,設計會有很強的地域差異。我告訴大家,我們在做一加 3 的時候也帶著這個問題去紐約和上海調研設計模型,結果是,我們在兩個地區的調研結果是完全一致的。

只關乎好的產品,不關乎國界。這就是我經常跟團隊說你們要用國際水準去要求自己。用戶的需求大部分都是共通的,不管你來自哪裡,比如每個人都喜歡精緻的產品,喜歡簡潔高效的用戶體驗等等。

但光有好的產品還不夠。做出一個有國際水準的產品是改變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成為一個有影響力和價值觀輸出的企業。

就像上個世紀 90 年代的索尼、豐田,他們不僅改變了世界對日本製造的印象,更是把日本的匠心和匠人工藝帶到了世界,直到今天依然發揮著影響力。

儘管,已經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銷售到了海外,但中國企業出海,大部分還沒走到第二步,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在獲取影響力的同時保持誠信。

一加的海外排隊曾被質疑是請了水軍,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在海外不存在請水軍,也不能請。因為一旦有人發現,你的品牌基本就不會再有任何機會。

最後,我想講講自信。其實自信是一種信仰,是你對自己堅持的東西的一種信念。如果你堅信做好產品就會成功,那你就會自信,就不會急功近利。

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客觀真理,時間會給出答案。並且,也唯有自信做自己,中國企業才能真正帶給世界夢想,而不是一味圍觀世界。

任何選擇和堅持都要回到初心

我知道今天台下也來了很多創業者,做企業其實經常會有很多面臨抉擇的時候。

其實我們也並不是好像一開始就看透了一樣,也是慢慢摸索的。一加之前在國內雖然沒有做過千元以下的機器,但是也嘗試過千元以上的中端旗艦,那就是一次我們被外界的誘惑影響的結果。

包括在去年,團隊看到我們在印度高端市場第二位,那麼好的機會和品牌影響力又蠢蠢欲動想做中端旗艦,結果就快立項了被我否定了,他們不解,但是就是被我否定了。

作為一個公司的 CEO,很多時候並沒有人替你做這個決定,或者一開始就有人告訴你,怎樣選擇就一定是對的。

很多時候可能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的理性判斷,加上你的直覺靈感,而直覺靈感往往就是你的初心,我當時否定的初心就是因為我們要做最好的安卓旗艦,很簡單,很專注。

最後一句話總結,不管你行不行,真理就在那。什麼是真理?就是做好產品,保持初心,堅守誠信,很樸素的價值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