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後新媽別急 恢復需循序漸進

卸貨之後, 很多媽媽都希望身材能儘快恢復, 但產後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新媽媽不能操之過急, 剛生產完就乖乖的坐月子吧!月子期間也是身體恢復的最佳時期, 順產和剖腹產的恢復進度不一樣, 剖腹產恢復需要更長的時間。 產後媽媽身體恢復是怎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呢?一起來看看吧, 剛分娩結束, 產後24小時內, 產後一周內, 產後第二周……每個時期的注意要點都要瞭解哦!

剛分娩結束

新媽媽剛經歷了一次超負荷運動, 累得一下子癱了下來, 心想好好鬆口氣, 大睡一場。 注意, 此時媽媽的身體運轉好比剛跑完3000米的長跑比賽,

身體不能立即躺下來大口喘氣, 放鬆身體需要循序漸進。 新媽媽此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 溫柔的按摩腹部, 幫助排除體內惡露恢復體質, 閉目養神許久後, 可酣然入睡。

注意:剖宮產術後6小時內去枕平臥

6小時後床上翻身:丈夫用手按著傷口不動, 另一隻手放在頸部推, 另一個人將被子墊在產婦腰部使其舒服, 雙腿彎曲, 在雙腿間放軟墊3、6小時後吃米湯或蘿蔔湯, 米湯不要放任何東西, 喝了後腸子蠕動了放了屁後才能吃別的。

產後24小時之內

順產媽媽在產後12小時之內即可下床上廁所, 但需要家人的陪同, 以防暈厥。 剖宮產媽媽在產後4小時之內只能安安穩穩躺在床上, 24小時之後身體允許的話,

可以下床, 稍許活動。

注意1:觀察出血量

產後出血是產婦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因此, 不管再疲乏、再虛弱, 觀察自己的出血量可是新媽媽最重要的功課。 所以, 在上廁所時應注意把衛生護墊等收集起來, 不要丟棄, 如出血量較多, 或陰道有排出物都應及時告知醫生。

注意2:產後第一次排尿非常重要

回到病房, 仍然要及時大小便, 有小便不要憋著。 如果吃了不少, 喝了許多仍然沒有便意, 幾個小時過去了, 就要及時報告醫生, 是否有膀胱麻痹的現象, 醫生會幫助處理的。 值得強調的是, 產婦不能怕痛, 不敢小便, 一定要克服困難把小便及時排出。

如有排尿困難, 可先用溫水沖洗陰部, 把水龍頭打開聽水聲, 坐溫水盆,

針灸, 輕輕按摩膀胱部等方法, 還不能排尿, 那只能插輸尿管了。

產後一周之內

新媽媽產後一周之內的主要活動場所都應該是在床上, 身體允許的話, 下床走走, 稍許運動, 可以防止便秘, 加速血液迴圈, 防治血栓形成, 有利於回歸昔日的苗條身材。 這些活動都應該在家人的陪同下進行, 應循序漸進, 切勿過度勞累, 損傷身體。

注意1:產後一周內明顯的生理變化

①、分娩後出汗(褥汗):需防寒保暖(用幹毛巾擦汗, 經常檢查衣服有沒有濕, 濕了要及時更換, 要穿襪子)

②、產後有下腹陣痛:剖宮產會疼2~3天

③、分娩後頭兩天常有低熱。 若母親感冒, 仍可以餵奶, 但要做到洗手和戴口罩

注意2:關注產後身體衛生

產後一定要記得刷牙;一般來說,

順產3天后可洗澡, 剖宮產10天后可洗澡;洗好頭後用毛巾或電吹風吹幹, 別著涼。 產後發燒是大事, 不要以為只是頭痛腦熱而等閒視之。 新媽媽在產後一定要養成定時量體溫的好習慣, 如果發現體溫超過38℃就要當心咯。

產後第二周

大多數產後媽媽的身體已經允許她下床做些日常事情, 但是身體還需恢復, 應避免疲勞, 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 以防子宮脫垂。

有些產婦遵循傳統月子風俗, 長期躺在床上, 活動量極少。 這樣會導致下肢血液迴圈不暢, 容易發生靜脈栓塞。 這個時候, 如果身體條件允許, 可以嘗試做一些簡單的產後恢復體操, 有助於活動身體, 促進血液迴圈, 利於身體恢復。

產後第三周

產後媽媽基本上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了,

身體已經基本復原, 能夠下床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了。 但由於此時身體功能仍未完全恢復, 因此要注意休息, 不要過於勞累。 此外,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做一些消耗體力的事情。 不要搬抬重物, 可以做一些照料新生兒的活兒, 使身體慢慢習慣, 但不要勞累。

產後第八周

新媽媽們可以逐漸回歸正常工作了。 身體已經基本恢復孕前狀態, 惡露已經全部排盡, 子宮也恢復到了原來的狀態, 傷口恢復良好只留下淡淡的疤痕。 要注意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多運動, 有利於身體機能的全面恢復;日常生活不可操勞過度, 注意休息。

產後恢復快慢因人而異, 有些媽媽孕前經常鍛煉, 原本體質也比較好, 產後身體恢復可能比較快;而, 有些媽媽產後恢復相對慢些,但也不必著急。產後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產後新媽媽要注意休息,注意以上提到的要點,積極配合,讓身體儘快恢復。

有些媽媽產後恢復相對慢些,但也不必著急。產後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產後新媽媽要注意休息,注意以上提到的要點,積極配合,讓身體儘快恢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