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安全用藥|老年人用藥有“十忌”

老年人基礎病多, 用藥也就多。

據有關資料統計:老年人平均用藥量約是青年人的5倍以上。 由於, 老年人體內各臟器生理儲備能力減弱、對藥物的應激反應也變得脆弱、藥物的治療量與中毒量之間的安全範圍變小、加之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排泄變慢, 容易發生中毒或不良反應。

給老年人用藥, 有十忌原則

一忌隨意濫用

患慢性病的老人應儘量少用藥, 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隨意濫用藥物, 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延誤疾病治療。

二忌品種過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藥物越多, 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也就越大。 此外, 老年人記憶欠佳, 大堆藥物易造成多服、誤服或忘服, 最好一次不超過3—4種。

三忌用藥過量

臨床用藥量並非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一直增加, 實際上, 老年人用藥應相對減少, 一般為成人劑量的1/2—3/4即可。

四忌時間過長

老年人腎功能減退, 對藥物和代謝產物的過濾減少。

故老人用藥時間過長, 會招致不良反應。 應根據病情及時停藥或減量, 尤其是對於毒性大的藥物, 更應按“衰其大半而止”原則, 掌握好用藥時間。

五忌生搬硬套

有的老年人看別人用某種藥治好某種病便仿效之, 忽視了自己的體質及病症差異, 為防止這種情況, 要充分做好老年人的用藥及健康宣教。

六忌亂用偏方、秘方、驗方

老年人患病多纏綿不愈易出現“亂投醫”現象。 導致他們用了那些未經驗證的秘方偏方, 對我們醫學判定做出負面影響。 要對他們進行合理指導, 聽醫生的、遵醫囑, 才是最有效的。

七忌濫用補藥

體弱老年人可適當辨證地用些補虛益氣之品, 但若為補而補, 盲目濫用, 則變利為害。

民間就有“藥不對症, 參茸亦毒”的說法。

八忌更換過頻

每種藥物起到穩定的作用都需一定的時間。 比如, 降壓藥物若沒有明顯副作用且血壓控制滿意, 可長期使用, 沒必要更換, 否則機體易產生耐藥性。

九忌嗜藥成癮

一種藥長期應用, 不僅容易產生抗藥性, 使藥性降低, 而且還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甚至形成藥癮。

十忌用毒副作用強的藥物

有些中藥材如黃藥子有明顯的肝毒性, 過量或長期應用, 可導致肝臟損害;關木通、廣防己、馬兜鈴等藥材含馬兜鈴酸, 具有明顯的腎毒性, 使用不當會導致腎損害;含蟾酥的中成藥, 使用不當會導致心臟損害和心律失常;含馬錢子的中成藥, 使用過量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害。

老年人在用藥時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掌握用藥指征, 合理選擇藥物

用藥前要有正確的診斷, 明確的適應證, 做到對症下藥, 應儘量少用藥或不用藥。 例如:老年人容易感冒發燒, 但一般的感冒發燒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

掌握最佳用藥劑量

老年人的用藥劑量, 應根據年齡、體重和體質情況而定。 如一般從最小劑量開始(採用成人常用量的1/3~1/2)。

嚴格遵照醫囑服藥

老年人容易發生忘服、誤服、重複服或多服的情況, 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或產生不良反應。 老年人應當對於所服用的藥品在用藥前認真核對藥名和醫囑, 用醒目的字跡標明用藥方法和次數, 做到遵照醫囑, 按時、按量和按次數服藥。

注意聯合用藥時的藥物相互作用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聯合應用時,

可能產生有害(降低療效或增強毒性)的藥物效應。 而許多老年人因患有多種疾病, 經常同時服用幾種藥物, 因此, 聯合用藥一定要慎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