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偷拿小朋友的東西怎麼處理?

作者:程博士育兒

有家長困惑聽到園裡老師說, 孩子偷了小朋友的東西, 家長該怎麼辦呢?

01

首先對於偷這個定義, 我覺得用於學前兒童還是比較激進,

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自己喜歡要的東西, 常常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視為自己的東西, 為了得到經常會想當然的順手拿走, 占為己有, 甚至怕別人拿回去而藏起來。

在這樣的一個特徵裡面, 有我們說的偷概念的外延。 如果順著孩子的年齡發展, 家長不加控制, 不加糾正, 順其自然, 那麼往往這樣的行為就會加劇, 孩子覺得自己占了便宜, 只要這樣做, 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慢慢固定下來, 最終形成偷拿的行為, 所以, 既不要把這個年齡階段孩子拿別人東西立刻定義為偷, 也不要特別輕視孩子順手拿別人東西的不良習慣。

02

這樣的孩子在家裡面往往有著很多東西缺乏, 沒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成人對孩子的一些需求也跟不上,

那麼孩子在小朋友中間看到他喜歡的東西就往往有了一種想要的願望, 而產生了拿的動機和行為。

還有一種原因, 有些家庭是父母喜歡占小便宜, 在很多場合裡有順手拿的習慣, 比如講, 在菜市場、商店很有可能就做出一些舉動, 而順便拿走一個小東西, 如果孩子看到了, 就是特別有效的一個模仿。 他在告訴孩子這樣我就賺了便宜, 讓孩子有了得便宜這樣的一個心理。 這樣教育本身就是害孩子的, 為了自己的貪圖便宜, 而影響到孩子的教育, 其實得不償失, 所以, 對於這樣的孩子, 對於這樣的家庭, 我們一定要告訴父母, 要重視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

03

我們講的行為習慣是那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舉一動, 都是孩子的表率, 不要因為喜歡占小便宜而給孩子樹立一個不良的榜樣。

在孩子拿了別人東西甚至把別人東西藏起來以後, 一方面不要上綱上線把這個問題搞的過於嚴重,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重視及時的跟孩子溝通、說理, 讓孩子意識到這樣的做法不對, 可以去跟其他小朋友借, 可以直接說出來自己的願望, 但是不能背著別人去拿別人的東西。

總之, 在重視的原則下, 慎重地定義這個年齡階段的拿別人東西的這個行為, 是做老師和做父母必須認識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