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可穿戴設備向死而生 運動領域成行業新藍海

近兩年, 可穿戴設備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即便強大如蘋果, 也依然無法撬開這個市場。 糟糕的市場表現, 令可穿戴設備廠商陷入生死危機, Jawbone、Fitbit等知名企業紛紛陷入困境。

在消費級市場進展不順下, 可穿戴設備企業開始把目光朝向了專業領域, 運動市場便是其中之一。 對於體育運動專案而言, 資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可穿戴設備最擅長的便是資料收集分析, 兩者結合具有很大想像空間。

無論是為觀眾解說比賽, 還是提高運動員成績, 資料都起著重要作用。 例如, 美國職棒大聯盟便十分關注可穿戴技術發展,

與眾多可穿戴設備廠商展開了合作。

運動員通過可穿戴設備, 可以系統化地收集、分析表現資料, 便於在訓練或比賽中使用, 甚至可以幫助傷病預防, 延長其職業生涯。

這無疑為可穿戴設備廠商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或許還能夠憑此打個翻身仗。

要往專業化方向發展, 就必須提高相關設備的認知度, 以進一步打開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資料分析, 目前智慧手錶、智慧眼鏡、智慧手環等認知度仍佔據前列, 更具潛力的智慧服飾、智慧頭盔等認知率不高, 差距還很大。

在運動領域逐漸打開市場後, 可穿戴設備企業將逐漸調整戰略, 轉而滿足運動員的需求。 總的來說, 在運動領域, 可穿戴設備可以想像和發揮的空間極大, 極有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的下一片藍海。

不過, 雖然可穿戴設備對運動員好處很大, 但實際推廣並非易事。 其中, 這第一道檻便是隱私保護。 例如, 運動員會擔憂自身生理資料影響個人職業發展, 導致合約簽訂不公。

另外, 資料是否具有參考價值、感測器限制發揮等問題, 都將成為可穿戴設備在運動領域推動與應用的阻礙。

總的來說, 運動領域為可穿戴設備廠商提供了新機遇, 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但這個過程中, 需要可穿戴設備要積極探索,

建立分析體系, 嘗試商務開發, 規範資料使用, 保護個人隱私, 才能從中掘金。

一旦在運動領域打開市場後, 可穿戴設備也將隨之淡出消費級市場, 曾經佈滿黑科技的可穿戴設備將以另一番面貌重現公眾視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