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解表散寒:傷寒論東方木神——青龍湯

夫四時陰陽者, 萬物之終始, 死生之本也, 逆之則災害生, 從之則苛疾不起。

古人觀察人與自然的關係, 從中總結出養生治病的寶貴經驗。 春天就溫, 夏天就熱, 秋天就涼, 冬天就寒。 四時立則陰陽立, 陰陽立則氣立, 故人體之氣的運行是受時間所影響支配的。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其傷於四時, 皆能為病。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疾病也受著自然四時的影響, 在一天甚或一年的宏觀時間內, 疾病也呈現著盛衰的變化。 如太陽病盛於亥子醜, 衰於己午末, 陽明病盛於寅卯辰衰于申酉戌, 少陽病盛于申酉戌衰於寅卯辰,

太陰病盛於己午未衰於亥子醜, 少陰病盛于午未申衰於子醜寅, 厥陰病盛于未申酉衰於醜寅卯。

藥物的特殊性味和時間也相互對應, 寒藥屬冬, 涼藥屬秋, 熱藥屬夏, 溫藥屬春, 中醫理論中的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 一方面來看是利用藥物的性味克制疾病的屬性, 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利用藥物特性與時間的對應在人體內模擬出一個四季, 例如有人患熱病, 需要用

寒性藥物來治, 就是利用藥物的氣味在人體內模擬出一個冬季的時相。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的“四神方”便是利用時相治療疾病的。

本期介紹四神方之一:東方木神—青龍湯

青龍為東方甲乙木神, 應春而主肝, 對應的時令即是春時, 對應的時間是寅卯辰, 此時萬物始萌, 欣欣向榮, 陽氣升發之力強。

麻黃湯主傷寒, 桂枝湯主中風, 雖然二者效力顯彰, 為發散之純劑。 倘若傷於風邪卻見浮緊之寒脈, 傷於寒邪卻見浮緩之風脈, 抑或風寒客于太陽, 衛陽被遏, 營陰鬱滯, 內而化熱則非麻黃桂枝所能主, 此時便需要升發之力強,

用辛溫峻劑的春之大青龍湯主之, 外開鬱閉使內熱泄而有路, 有同於春季升發陽氣, 助水破冰, 啟萌萬物之效。

寒則傷營, 風則傷衛, 必以甘緩之, 以辛散之。 表虛脈緩者宜桂枝, 表實腠理密者宜麻黃, 故大青龍湯中麻黃先于桂枝為君藥。 甘草甘平, 杏仁甘苦, 甘者佐麻黃以發表。 生薑辛溫, 大棗甘溫, 溫者佐桂枝以解肌。 石膏辛寒, 為重劑而又專達肌表, 清熱而又不礙發散⋯。 故《本草發揮》雲:“風陽邪也, 寒陰邪也, 風則傷陽, 寒則傷陰, 榮衛陰陽, 為風寒兩傷, 則非輕劑所能獨散也, 必須輕重之劑以同散之, 乃得陰陽之邪俱已, 榮衛之氣俱和, 是以石膏為使。 ”

仲景處大青龍湯, 藥中以冬藥治熱, 以夏藥治寒, 達到寒熱兩解的目的。

如此寒熱並用, 升降適度, 外寒得散, 內熱可消, 故前人喻之為“龍升雨降”。 然大青龍呼風喚雨, 為發汗重劑, 用之稍過則有亡陽之失, 故用湯者需詳審之。

青龍象肝木兩歧, 而主兩傷之疾。 營衛兩傷故處以青龍湯。 若表不解而加之心下有水氣, 此非麻黃桂枝力所能及, 唯有小青龍湯可主。 大青龍呼風喚雨, 小青龍翻江倒海, 可見小青龍治水之功非同一般。 麻黃味甘辛溫, 為發散之主, 則以麻黃為君。 桂枝味辛熱, 甘草味甘平, 甘辛為陽, 可助麻黃解表散寒。 寒飲傷肺, 肺氣逆亂, 則咳逆而喘。 《素問·藏氣法時》日:“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 芍藥味酸寒, 五味子味酸溫, 故用芍藥五味子為佐以斂肺止喘。 心下有水, 津液不行,

則腎氣燥, 乾薑細辛味辛熱, 半夏味辛溫, 所以用乾薑細辛半夏收寒水, 散津液, 通外達裡, 以消水飲。 小青龍湯以其外散風寒, 內化水飲之功廣泛用於臨床, 被譽為百發百中之方, 其治病救人, 起死回生之效猶如春季之欣欣向榮舊。

大青龍湯

傷寒論

【組 成】麻黃18g, 桂枝6g, 炙甘草6g, 杏仁9g, 生薑9g, 大棗4枚, 生石膏45-120g

【辨 證】麻黃湯證、越脾湯證並見者。

【用 法】上七味, 以水先煮麻黃, 去上沫, 內諸藥再煎, 湯成, 溫服, 取微似汗。 汗多者, 溫粉覆之。 一服汗停, 停後服。 若複服, 汗多亡陽, 遂虛, 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小青龍湯

傷寒論

【組 成】麻黃9g, 芍藥9g, 細辛9g, 乾薑9g, 炙甘草9g, 桂枝9g, 五味子15g, 半夏15g。

【辨 證】外邪裡飲而致咳喘惡寒、無汗者。

【用 法】上八味, 以水先煮麻黃, 去上沫, 內諸藥再煎, 湯成溫服。

作者: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劉秋江

湯成溫服。

作者: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劉秋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