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科普|下雪啦,這份雪天生存指南一定要收好!

24日(農曆臘月初八), 杭州下起了一場真的雪。

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小編要給大家送上“雪天生存指南”!下雪天, 你要注意哪些事呢?繼續往下看吧!

Part

1

出行安全

1

行車安全

●行駛技巧

穩:雪天開車, 最重要的是“穩”。 所謂的穩, 是指你啟動的時候要穩, 慢慢有力, 均勻地起步。 因為雪天地面濕滑, 起步很容易打滑, 一打滑又會使駕駛員心裡緊張, 從而導致危險的出現。

專心:開車要專心, 相信每個駕駛員都知道。

因為行駛過程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導致車禍的發生。 所以, 一定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出行, 在開車過程中儘量不要開小差, 如聽音樂、打電話等, 都是非常不安全的。

忌開大燈:雪天行車最好不要開大燈, 因為白茫茫一片裡開著大燈會讓對面的人更加看不清。 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 車主可以打開霧燈, 以此來提醒前後車輛。

●刹車技巧

雪天因地面濕滑, 車主在刹車的時候要更加注意。 一定不要空擋刹車, 因為在沒有ABS系統的車上, 空擋刹車很容易就導致輪胎抱死, 從而對行進方向失去控制能力, 讓汽車向慣性方向移動。 最好的方法是掛低檔, 借助發動機的減速作用來降低車速。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 則可採用“點殺”的方式進行制動。

●停車技巧

雪天停車也是非常有技巧的, 尤其是在露天停車場, 如果發現當天雪量較大, 則盡可能不要停在周圍有樹木或其它遮蓋物的地方, 以免因積雪過多壓斷樹枝砸壞車輛。

2

人行安全

1.走路時不要把手插在衣服口袋裡,

否則跌倒時極易造成傷害。

2.上下樓梯或臺階時要格外小心, 最好扶著扶手或其他固定物。

3.在下雪結冰的道路上行走, 最好穿防滑的膠鞋、儘量不穿平底無花紋的鞋, 身體重心要放低, 並隨時注意行車情況。 儘量抬起腳, 實在地踩下去, 這樣就減少了鞋底與地面的向前摩擦力, 會大大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4.橫過道路時, 要先站在路邊上調整好連衣帽、棉帽的角度, 使其不遮擋視線, 然後四周觀察確無車輛駛來時, 方可小心通過。

5.千萬不要搶行或猛跑, 不要在兩車中間穿越, 也不要突然改變行走方向或後退。

6.寧可選擇踩在厚厚的積雪上, 也要避開浮冰和積水。

3

摔倒後自救

先在原地躺著感覺一下, 手、腳能不能動, 腰是不是疼得很厲害, 頸部能不能動。

1.如果頸部不疼的話頭稍微動一動, 看能不能抬起來, 接著手試著撐地面。 如果能坐起來, 再試一試下肢, 小腿、大腿的活動。 倒地後不要立即爬起來, 因為如果滑倒後有骨折情況存在, 貿然站起來就有可能加重損傷部位的病情。

2.如果遇到肢體、腰部疼痛特別厲害,躺著可能還好一點,千萬不要勉強,防止骨折等不幸發生。強行動的話會加重骨折,可能會引起血管和神經的二次損傷。

滑到摔傷之後千萬不要隨意亂動,可以撥打急救電話,請專業人員來處理急救。最後提醒大家,雪天路滑,特別是老年人儘量減少出行。

健康:預防“雪天病”

1

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

冬季天氣寒冷,尤其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建議中老年人應適當鍛煉,特別要重視耐寒鍛煉(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等),增強體質,提高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力。

2

防腸道傳染病

冬季空氣活動頻繁,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很敏感,要糾正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生活起居要規律,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3

防保暖被燙傷

冬季天氣寒冷,取暖時要注意預防燙傷,特別是用熱水袋等給老人或嬰兒取暖時,因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很容易發生燙傷。

4

防中風

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要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5

防心臟病

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寒冷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易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病變的冠狀動脈遇冷收縮,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下雪不如化雪冷,往往下雪後會經歷一個低溫時段。氣溫降低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腦迴圈血量的劇增,心臟負荷增加,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

6

防消化道潰瘍

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復發。

7

防虛脫

長時間用熱水洗澡,很容易發生虛脫而暈倒。

此時應讓虛脫者平臥,並口服溫鹽水。

8

防不當禦寒方式

包括門窗緊閉不通風、鑽進被窩蒙頭睡等。

編輯:項逸妮 校對:項明祥 章曉建 施洋洋

2.如果遇到肢體、腰部疼痛特別厲害,躺著可能還好一點,千萬不要勉強,防止骨折等不幸發生。強行動的話會加重骨折,可能會引起血管和神經的二次損傷。

滑到摔傷之後千萬不要隨意亂動,可以撥打急救電話,請專業人員來處理急救。最後提醒大家,雪天路滑,特別是老年人儘量減少出行。

健康:預防“雪天病”

1

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

冬季天氣寒冷,尤其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建議中老年人應適當鍛煉,特別要重視耐寒鍛煉(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等),增強體質,提高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力。

2

防腸道傳染病

冬季空氣活動頻繁,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很敏感,要糾正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生活起居要規律,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3

防保暖被燙傷

冬季天氣寒冷,取暖時要注意預防燙傷,特別是用熱水袋等給老人或嬰兒取暖時,因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很容易發生燙傷。

4

防中風

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要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5

防心臟病

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寒冷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易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病變的冠狀動脈遇冷收縮,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下雪不如化雪冷,往往下雪後會經歷一個低溫時段。氣溫降低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腦迴圈血量的劇增,心臟負荷增加,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

6

防消化道潰瘍

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復發。

7

防虛脫

長時間用熱水洗澡,很容易發生虛脫而暈倒。

此時應讓虛脫者平臥,並口服溫鹽水。

8

防不當禦寒方式

包括門窗緊閉不通風、鑽進被窩蒙頭睡等。

編輯:項逸妮 校對:項明祥 章曉建 施洋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