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不推頭也不甩尾 華晨中華V6冰雪初體驗

不久前, 北京2018年的初雪與筆者擦肩而過, 或許是源於心中的遺憾, 當收到華晨中華V6冰雪試駕的邀請函時, 心中還是有一絲興奮。

老實講, 筆者曾參加過不少車型的冰雪試駕體驗, 在抓地力約等於零的冰面上駕駛, 被測試車型的所有優點與不足均會被無限放大, 或許這也是一些汽車製造商對於組織冰雪試駕持保留態度的原因。

但本次的主角華晨中華V6則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在距離上市發佈會僅一個月之後, 就拋開了柏油路面的常規試駕, 直接進階到“hard模式”下的冰雪挑戰, 看來華晨中華對於V6車型的信心十足。

事實上, 由於筆者參加了華晨中華V6的上市發佈會, 並且通過某些非官方管道搜集了一些這款緊湊型SUV的核心技術資料,

因此對於其綜合性能已有不小的期許。 但無可否認的是, 紙上談兵終究沒有說服力, 那麼正好借著本次冰雪試駕的機會, 筆者也在享受北國風光的同時, 驗證華晨中華V6的綜合性能是否能夠突破心中的預期。

直路循跡性與動力輸出特性

雖然冰雪駕駛對於引擎動力的要求看似不重要, 但實際上對於動力的輸出特性則極為苛刻。 在靜止狀態下, 筆者率先嘗試以三分之一的油門開度起步, 此時驅動輪出現了明顯空轉, 但牽引力控制系統則在第一時間介入, 配合電子式鎖止空轉車輪的動作, 使得華晨中華V6能夠在保證驅動輪最低空轉幅度的狀態下順利起步, 絲毫沒有出現在原地橫向擺動的現象。

由於起步後的一段直道佈滿了積雪, 因此在直線行駛的狀態下, 華晨中華V6會因路面的起伏出現或多或少的不規則彈跳, 這也使得車輛在抓地力極度缺失的情況下, 時刻處於四輪抓地力不平衡的狀態, 倘若時速過高, 那麼在慣性作用下, 車輛隨時有可能沖進路旁的雪牆之中。

在保證至少三分之一的油門開度下,雖然方向盤會因為路基的高低落差而小幅度轉動,但車輛的循跡性則相對較好。雖然不會像柏油路駕駛一般穩如泰山,但無論是前軸還是後軸,均未出現明顯的晃動,甚至脫離筆者預設的行駛軌跡。要知道,筆者所試駕的華晨中華V6僅搭載了一套標準雪地輪胎,尚未安裝金屬防滑鏈。

其實對於一款搭載渦輪增壓引擎的車款來講,尤其在一檔的情況下,低附著力的冰雪路況則對動力輸出非常不友好,並且對於變速箱的考驗也極為苛刻。

變速箱設定適合低附著力路況

我們都清楚的一點是,變速箱均會在低檔位採用密齒比的設定。雖然此類設定會説明車輛擁有更好的加速表現,並且有助於節省燃油,但在附著力不足的冰雪路況下,更強的扭矩輸出無疑會使得輪胎的抓地力盡失。

從華晨中華V6的實際表現來看,不難判斷出其菲亞特DCT變速箱的換檔邏輯並未像網路上所吐槽的一樣差強人意。如果仔細體會便能感受到,這款變速箱在抓地力不足的情況下,會優先將檔位升高,降低傳動比,幫助車輛在冰雪路面上找回輪胎的抓地力。

避振器阻尼與行程

就華晨中華V6的前麥弗遜懸掛而言,回彈阻尼較軟的避振器,除了能夠抑制高頻顛簸的震動外,在彎道中也能夠吸收因離心力對輪胎造成的部分壓力,使得輪胎不會瞬間喪失抓地力。

同時,較長的避振器行程也有助於車輛在轉向過程中,內側驅動輪依舊具有一定的抓地力。雖然這樣的設計會在柏油路面上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但對於冰雪路況來講,保留一定的抓地力總比“溜冰”要強得多。

在冰雪路況的惡劣環境中,多連杆結構的後懸掛能夠依靠弧形運動的軌跡,保證車身在出現明顯側傾的情況下,兩隻後輪均可垂直於路面,依靠更強的附著力抑制橫向的離心力,降低甩尾失控的概率。

制動力及踏板行程

其實在冰雪駕駛的過程中,刹車系統的優劣並不太容易進行測試,原因則在於刹車效能會根據抓地力、車重、懸掛系統,以及輪胎等部件有所浮動。

華晨中華V6的刹車踏板行程稍短,其制動力比較線性,這對於冰雪駕駛來講極為重要。平緩的制動力輸出,不會過早地觸發ABS系統,使得輪胎與冰雪路面的附著力持續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範圍內。

小尺寸方向盤呈現快比例轉向

轉向系統也是華晨中華V6可圈可點的一部分,對於一台重心較高,撞風面積稍大的SUV,過度靈敏的方向盤轉向手感則會影響到行駛安全。但為了便於在低速時易於操作,以及在狹窄的小巷中穿梭,其方向盤的尺寸較小,便於模擬快比例轉向的駕駛體驗,可謂是一種簡單實用且一舉兩得的方法。

雖然華晨中華V6的綜合性能基本符合筆者的預期,但其不足之處也相對明顯。這款緊湊型SUV所搭載的菲亞特DCT雙離合變速箱,在回應方面略顯不足,當大力踩踏油門踏板時,動力輸出有所滯後。當然,此種設計也有助於在抓地力不足的情況下保證輪胎不會瞬間突破抓地極限。

雖然華晨中華V6全系均為前輪驅動版本,並且僅在高配版本的車型才採用多連杆的後獨立懸掛,但這無非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倘若用車環境為寒冷的北方,那麼高配版車型則更適合惡劣路況及環境的需要。相反,倘若是日常用車環境相對友善的南方地區,其實標準配置版本的華晨中華V6就足以應對城市通勤以及假日出遊了。

在保證至少三分之一的油門開度下,雖然方向盤會因為路基的高低落差而小幅度轉動,但車輛的循跡性則相對較好。雖然不會像柏油路駕駛一般穩如泰山,但無論是前軸還是後軸,均未出現明顯的晃動,甚至脫離筆者預設的行駛軌跡。要知道,筆者所試駕的華晨中華V6僅搭載了一套標準雪地輪胎,尚未安裝金屬防滑鏈。

其實對於一款搭載渦輪增壓引擎的車款來講,尤其在一檔的情況下,低附著力的冰雪路況則對動力輸出非常不友好,並且對於變速箱的考驗也極為苛刻。

變速箱設定適合低附著力路況

我們都清楚的一點是,變速箱均會在低檔位採用密齒比的設定。雖然此類設定會説明車輛擁有更好的加速表現,並且有助於節省燃油,但在附著力不足的冰雪路況下,更強的扭矩輸出無疑會使得輪胎的抓地力盡失。

從華晨中華V6的實際表現來看,不難判斷出其菲亞特DCT變速箱的換檔邏輯並未像網路上所吐槽的一樣差強人意。如果仔細體會便能感受到,這款變速箱在抓地力不足的情況下,會優先將檔位升高,降低傳動比,幫助車輛在冰雪路面上找回輪胎的抓地力。

避振器阻尼與行程

就華晨中華V6的前麥弗遜懸掛而言,回彈阻尼較軟的避振器,除了能夠抑制高頻顛簸的震動外,在彎道中也能夠吸收因離心力對輪胎造成的部分壓力,使得輪胎不會瞬間喪失抓地力。

同時,較長的避振器行程也有助於車輛在轉向過程中,內側驅動輪依舊具有一定的抓地力。雖然這樣的設計會在柏油路面上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但對於冰雪路況來講,保留一定的抓地力總比“溜冰”要強得多。

在冰雪路況的惡劣環境中,多連杆結構的後懸掛能夠依靠弧形運動的軌跡,保證車身在出現明顯側傾的情況下,兩隻後輪均可垂直於路面,依靠更強的附著力抑制橫向的離心力,降低甩尾失控的概率。

制動力及踏板行程

其實在冰雪駕駛的過程中,刹車系統的優劣並不太容易進行測試,原因則在於刹車效能會根據抓地力、車重、懸掛系統,以及輪胎等部件有所浮動。

華晨中華V6的刹車踏板行程稍短,其制動力比較線性,這對於冰雪駕駛來講極為重要。平緩的制動力輸出,不會過早地觸發ABS系統,使得輪胎與冰雪路面的附著力持續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範圍內。

小尺寸方向盤呈現快比例轉向

轉向系統也是華晨中華V6可圈可點的一部分,對於一台重心較高,撞風面積稍大的SUV,過度靈敏的方向盤轉向手感則會影響到行駛安全。但為了便於在低速時易於操作,以及在狹窄的小巷中穿梭,其方向盤的尺寸較小,便於模擬快比例轉向的駕駛體驗,可謂是一種簡單實用且一舉兩得的方法。

雖然華晨中華V6的綜合性能基本符合筆者的預期,但其不足之處也相對明顯。這款緊湊型SUV所搭載的菲亞特DCT雙離合變速箱,在回應方面略顯不足,當大力踩踏油門踏板時,動力輸出有所滯後。當然,此種設計也有助於在抓地力不足的情況下保證輪胎不會瞬間突破抓地極限。

雖然華晨中華V6全系均為前輪驅動版本,並且僅在高配版本的車型才採用多連杆的後獨立懸掛,但這無非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倘若用車環境為寒冷的北方,那麼高配版車型則更適合惡劣路況及環境的需要。相反,倘若是日常用車環境相對友善的南方地區,其實標準配置版本的華晨中華V6就足以應對城市通勤以及假日出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