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羅鍋敢對抗和珅嗎?借他十個膽試試!

劉墉(西元1719-1804年)是清代的著名官員, 出身名門, 大學士劉統勳子, 乾隆進士, 曾出任過湖南巡撫、工部尚書、吏部尚書。 嘉慶二年(西元1797)官拜體仁閣大學士。 近年來, 隨著《宰相劉羅鍋》電視劇的熱播而噪名於世。

在電視劇中, 賊眉鼠眼的和珅總是被劉羅鍋捉弄, 但真實的歷史情況如何呢?劉墉真敢和和大人叫板嗎?

其實, 這完全是一種美化。 劉墉從踏上仕途的那一刻起, 便很注重和各種人等保持好關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春, 乾隆帝第三次南巡到江蘇, 劉墉正任江蘇學政, 一路陪伴, 寫下不少阿諛奉承之作。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天, 充江南鄉試正考官的劉墉又曾向乾隆帝奏請, 由自己掏腰包為乾隆帝刊刻《禦制新樂府》、《全韻詩》, 使其能在江蘇流傳。 同時, 他還建議由朝廷下令, 讓各省刊佈。 乾隆帝收到此奏摺後, 非常高興。 結果, 劉墉在隨後的幾年裡也快速上升。 他于同年十一月擢升戶部右侍郎, 次年改任吏部侍郎。 這種升遷速度, 是很不尋常的。

除了拍馬屁, 劉墉也逐步學會了模棱兩可。 早年劉墉以清官形象, 聲震天下, 後入內閣後, 即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變得極為圓滑世故。 《棲霞閣野乘》即記載, 劉墉任外官時, 清勤剛正, “一時有閻羅包老之稱”。 等到入京任職, 而和珅炙手可熱, 劉墉遂“委蛇其間, 惟以滑稽悅容其間。 ”

《嘯亭雜錄》也記載, 劉墉入相後, 適當和珅專權, 劉墉便以滑稽自容, “無所建白”。 乾隆帝因為新任知府戴某迂疏, 恐其不能勝任, 便徵詢劉墉意見, 結果劉墉對以“也好”。 受到乾隆帝的斥責。 又比如嘉慶二年(1797年), 乾隆帝在一條上諭中指責劉墉, 說其平日于官員選拔毫不留心, 率以模梭之詞塞責, “行走頗懶, 茲以無人, 擢升此任”, 可見其評介。

由此看來, 當劉墉和和珅同朝為官之後, 根本不可能和權勢遮天的和珅做任何對抗。

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 電視劇裡的鏡頭, 無非是老百姓美好的願望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