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古代的窗戶都是紙糊的,颳風下雨怎麼辦?

眾所周知, 紙是一種極脆弱的材質, 存在硬度小, 遇水易爛、易破裂等特點, 也即紙怎麼看都不像能做窗戶的。 但是, 在古代歷史上, 大部分窗戶都是紙糊的。 對於這些紙糊的窗戶, 很容易被戳破, 也即古語所雲“捅破窗戶紙”。 那麼, 問題來了, 根據紙的特徵來看, 它並不適合做需要具備防風、防水功能的窗戶, 特別是雨雪天氣下, 紙糊的窗戶是如何遮風擋雨的呢?

首先,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 紙是由東漢蔡倫發明的, 當然, 嚴格來說蔡倫是改進了造紙技術, 促使紙得以推廣普及。 不過, 在唐朝之前, 紙還沒有大範圍的應用到窗戶上。 在歷史上, 最初的房子是沒有窗戶的。 對於古人來說, 後來才出於通風採光等需求, 從而開鑿出了窗戶。 對於窗戶的材質, 起初更是選擇獸皮、紗等, 比如紗窗等。 同時, 對於古代歷史上的窗戶, 窗戶往往會內陷很深, 留有不小的窗臺。

由此, 通過這一設計, 雨水顯然不會輕易地沖刷到窗戶紙。 當然, 僅僅通過內陷的窗戶造型, 也無法徹底避免雨雪的沖刷。 為此, 古代的窗紙一般都是用油浸過, 《唐宋白孔六帖》裡記載:“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水油, 取其甚明”。 針對油浸過的紙張, 不僅不怕水,

而且可以增加窗戶的明亮度。 油紙是用較韌的原紙, 塗上桐油或其他乾性油製成的一種加工紙, 具有耐折及防水性能, 且吸水性好, 不反光, 也不怎麼打滑。 油紙不僅用作窗戶紙, 還被做成油紙傘。 就油紙傘來說, 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

最後, 經常在武俠片裡看到蒙面玄衣人拿竹管子刺破窗紙,

朝室內吹毒氣將人麻翻的情景。 紙張何其薄, 就算砂紙糊窗、拉上麻筋再刷上桐油的, 也很容易被破壞。 由此, 對於古代歷史上的富貴人家, 一般不會使用油紙做的窗戶, 而是會使用由大量明瓦鑲嵌的花窗。 明瓦出現在宋代, 是一種半透明裝飾材料。 明清時的蘇州園林, 就大量採用明瓦來製作窗戶。 晚清以後, 外國玻璃開始進口, 慢慢取代了明瓦。 至民國後期, 明瓦逐步淡出人們視線。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