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只野牛對戰10只獅子,誰會贏?

非洲野牛和獅子同屬非洲的五大獸, 也都是群居動物, 兩者的關係源遠流長, 喜歡看動物視頻的朋友經常看到今天獅群合力放到一頭野牛, 明天野牛牛角挑飛一隻獅子。 那同樣數量下, 到底誰會贏呢?

非洲野牛一般是指非洲水牛, 成年非洲水牛肩高1.4-1.7米, 體長2.1-3.4米, 體重能達到0.5-1噸。 發怒的野牛戰鬥力可以和犀牛、河馬媲美。

攻擊技巧主要是用頭頂上的硬角衝撞、鉤刺, 還會用長著硬蹄的後腿猛踢, 配合它們野蠻強橫的巨大力量, 一般動物看到都會敬而遠之, 就算三兩隻獅子組團也會避其鋒芒不敢貿然捕食。

再說一下非洲獅, 非洲獅平均體重240千克, 體長可達3.4米, 也是一群移動的殺戮機器

獅群是不敢直面野牛群的, 針對野牛的捕獵技巧通常是避其鋒芒, 追趕野牛群尋找落單野牛, 或伏擊離群野牛, 然後依靠數量取勝。

但雄獅懶惰成性, 通常擔任援軍,

由於體重且軀體龐大, 奔速緩慢, 格鬥動作單一失捷, 從不主動攻擊野牛, 通常由數量較多的母獅主動發起攻擊, 在快得手時, 雄獅便蜂擁而上, 群起攻之, 一舉拿下野牛。

獅子乃食肉動物, 且智商遠高於野牛, 在捕食大小動物時, 母獅具備戰略思路,

先於草叢密集之地設伏, 以逸待勞, 後由一隻或數隻母獅在前發起攻擊, 待被追趕力竭的動物在驚恐中進入伏擊圈時, 伏擊的母獅便一躍而起, 一個鷂子翻身, 咬住喉嚨使其斃命。

野牛雖力大無比, 受獅群攻擊時易驚慌失措, 成群結隊狼狽逃竄, 疲於奔命, 奔逃中有個體老弱病殘掉隊, 便成為獅群的盤中餐。

野牛如順勢團結, 站穩腳跟, 猛衝猛打, 以銳角相搏, 獅群便四散奔逃, 肯定不是野牛的對手。

但野牛抱團禦敵的時候也會經常出現, 惱怒暴躁的野牛群一旦性起, 勇猛瞬間以角相搏, 母獅被利器向上拋起, 痛動翻飛, 野牛順勢在草叢中尋找幼獅, 一旦發現, 便用那鋼柱鐵蹄, 追尋踩踏, 以絕後患。

但可悲的是這種團結對敵的局面剛結束, 野牛們便安詳無憂的低頭吃草, 如果獅群組織第二波攻擊, 野牛群又會迅速潰逃, 體弱者就會被獅群捕獲。

那麼10只野牛對上10只獅子, 短期來看, 野牛能贏, 因為在非洲大草原上, 野牛也是非常暴躁的動物之一, 單個的獅子根本無法捕食野牛。

這對獅子來說, 需要一個獅群齊心協力, 才能幹掉一隻野牛, 然後野牛還長有尖角, 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獅子, 是死於野牛的牛角之下的, 所以10只獅子對10只野牛, 獅子好像沒戲。

但是, 如果我們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的話, 獅子應該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首先就是食性的區別, 野牛吃草,而獅子吃肉,如果大草原上沒有了獅子,野牛依然能活的很好,而對於獅子來說,如果沒有了野牛等食草性的動物,獅子就會餓死。

所以如果非洲大草原上只剩下10只野牛,10只獅子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獅子能贏,因為獅子會想盡一切辦法吃掉野牛,不管是逐個擊破還是一擁而上,否則獅子全都會餓死,而野牛依然能活的很好,不需要擔心食物的問題。

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所在,就是獅子屬於攻勢,而野牛卻被迫進行防守,即使說獅子短期之內無法幹掉野牛,但獅子最終總會找到機會,最終將10只野牛逐個殺死,所以獅子和野牛的食性決定了,誰才是食物鏈的上游地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野牛吃草,而獅子吃肉,如果大草原上沒有了獅子,野牛依然能活的很好,而對於獅子來說,如果沒有了野牛等食草性的動物,獅子就會餓死。

所以如果非洲大草原上只剩下10只野牛,10只獅子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獅子能贏,因為獅子會想盡一切辦法吃掉野牛,不管是逐個擊破還是一擁而上,否則獅子全都會餓死,而野牛依然能活的很好,不需要擔心食物的問題。

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所在,就是獅子屬於攻勢,而野牛卻被迫進行防守,即使說獅子短期之內無法幹掉野牛,但獅子最終總會找到機會,最終將10只野牛逐個殺死,所以獅子和野牛的食性決定了,誰才是食物鏈的上游地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