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日本產葡萄酒收緊地面標識 加強原產地保護不能“揩油”搭便車

日本產葡萄酒逐漸被市場看好的過程中, 日本葡萄酒行業正興起一股變更葡萄酒標籤帶有地名的現象。

為了防止消費者誤解, 日本監管部門從今秋開始對標籤上的資訊顯示出臺更加嚴格的管理, 由此政策影響, 不少已經被市場認知接納的品名面臨著更改名稱的壓力。

在以樹冰、滑雪場蜚聲海內外的山形藏王, 山麓下一家名叫“竹田葡萄Winery” 酒莊, 其旗下的主力商品“藏王之星”將從2017年收穫季節開始將品名變更為“竹田Winery赤紅”。 這是因為從2018年10月30日開始要符合日本國稅廳提出的標識基準, 品名上若要出現地名, 葡萄酒的所用葡萄必須使用該地採摘的85%以上的葡萄。

藏王之星的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雖然滿足基準, 但紅葡萄酒除了使用本地產葡萄以外也大量使用了距離稍遠的天童市產葡萄。 雖然能夠找到符合條件的新的葡萄種植戶, 但為了珍惜與種植戶大約100年的合作關係, 最終還是忍痛割愛變更標籤。

當然, 也有盡力少改動標籤的酒莊。

同樣在山形縣朝日町的“朝日町葡萄酒”酒莊, 與公司名字一樣的葡萄酒是暢銷品, 但白葡萄酒使用了當地以外的葡萄, 從去年9月開始, 在標籤上增加了表示有限公司的“(有)”。 儘量少改動商品名稱, 而是變更公司名稱, 最終也得到了日本國稅廳的認可。

廠長近衛秀敏表示, 改變商品名稱會導致銷售額下降, 盡可能與以前的保持一致。

山梨縣因“甲州葡萄酒”聞名, 境內大約有80家葡萄酒莊。 山梨縣葡萄酒造酒工會認為, 新的標識基準對山梨縣的影響比較少。 “甲州”這一標識本身就是市場認可的葡萄品種名, 產地並不局限於山梨縣的甲州市。

葡萄酒莊所在地名出現在標籤上也被容許的。

北海道小樽市的“北海道葡萄酒”公司銷售的“小樽尼亞加拉”,其原料主要是當地以外的北海道產葡萄,但是因為在小樽市內釀造,2017年春天,將品名標籤變更為“小樽釀造尼亞加拉”。

日本葡萄酒協會的事務局長窪野實表示,在外國,特定地區採摘的葡萄以地名流通,如波爾多、勃墾第等,品名標籤要去嚴格化有助於產地保護,對出臺的新規定表示理解。

北海道小樽市的“北海道葡萄酒”公司銷售的“小樽尼亞加拉”,其原料主要是當地以外的北海道產葡萄,但是因為在小樽市內釀造,2017年春天,將品名標籤變更為“小樽釀造尼亞加拉”。

日本葡萄酒協會的事務局長窪野實表示,在外國,特定地區採摘的葡萄以地名流通,如波爾多、勃墾第等,品名標籤要去嚴格化有助於產地保護,對出臺的新規定表示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