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清照為何這樣對待兩任丈夫:一個吟詞羞死 一個被告上官府

我國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堪稱才華橫溢的女中俊傑。 作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 說她是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曠世才女也毫不為過。

她的詩詞作品, 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喜愛、所稱頌。 然而, 作為女人, 李清照的個人生活並不美滿。 她的兩任丈夫都讓她失望不已。

李清照的那首名篇《夏日絕句》幾乎膾炙人口:“生當做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據說正是這首詞, 把她的第一任丈夫羞辱死了。

古代很崇尚才子佳人式的夫妻,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應屬此類。 兩人父親當時同在朝中為官, 又都是書香門第, 絕對算“門當戶對”。

趙明誠21歲那年, 與李清照從兄李迥在元宵節相國寺賞花燈時, 認識了年僅18歲的李清照。 趙明誠之前讀過李清照的詩詞, 本已讚賞有加, 此時一見才女竟然美貌超凡, 更加愛慕不已。 回到家中, 趙明誠便以“言與司合,

安上已脫, 芝芙草拔”的字謎方式, 委婉地向父親談及此事。 其父恍然大悟, 便急忙派人去向李清照求親。

結為夫妻後, 兩人如魚得水。 彼此不僅都對詩詞文學有相同的愛好, 而且對金石考據也有研究。 每得到一本古籍, 就一起校對, 題上書名。 得到書畫古玩, 常常一起觀摩把玩, 評點不足, 常以燒完一根蠟燭為時限。

夫婦二人在飯後還時常坐在歸來堂中烹茶。 兩人指著滿屋的書籍互相拷問對方, 猜中的人先飲茶。 以此為樂。 一次, 趙明誠出外未歸, 李清照作《醉花陰》一詞寄給丈夫告知自己的思念。 趙明誠讀後, 一邊讚歎, 一邊又想超過妻子。 於是便閉門謝客, 廢寢忘食三天, 最後寫出五十首詞, 然後把李清照的詞夾雜其中, 叫人評鑒。

友人陸德夫品味後說:“只三句絕佳。 ”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 陸德夫回答後, 趙明誠不禁啞然。 原來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三句。 趙明誠由此更欽佩妻子的才學。

靖康二年三月, 趙明誠因奔母喪先南下金陵, 後來出任江甯知府。

這時李清照已返回青州, 整理歸來堂中的金石文物, 準備與南下的趙明誠會和。 最後經挑選裝車15車, 其他沒帶走的東西便鎖在10餘間屋子裡。 但時局變亂, 她離開沒多久, 青州就發生了兵變, 家也毀於兵禍。

更使心性清高的李清照痛心的, 是丈夫在戰亂臨頭時貪生怕死的表現, 讓她覺得十分羞愧。 兩人的親密關係也因此而變得疏遠而不睦。

史料介紹, 趙明誠只做了一年的江甯知府便因為失職而罷了官。 建炎三年(1129)二月, 江甯禦營統治官王亦謀劃叛亂, 此事被下屬察覺, 並向趙明誠做了報告。 但趙明誠根本沒當回事, 也沒有下令防範。 幸好下屬自行佈陣, 以防不測。

是夜, 王亦果然反叛, 但被有所準備的下屬成功擊敗。 到天亮時,

下屬前去找尋趙明誠呈告, 卻發現他竟然早已利用繩索從城牆上逃跑了。

叛亂平定之後, 趙明誠被朝廷革職。 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感到恥辱, 雖然並無爭吵, 但往昔的魚水和諧已經難以再現。

史料記載: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 趙明誠罷守江寧。 三月與李清照“具舟上蕪湖, 入姑孰, 將卜居贛水上”。 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 清照有感而作《絕句》···

就是說, 1129年初春, 李清照隨趙明誠向江西方向逃亡, 一路上兩人相對無語, 氣氛尷尬。 行致烏江, 李清照想到這是當年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之處, 不由百感交集。 她或許自然而然將項羽與自己丈夫作了比較, 生平第一次覺得飽讀詩書的趙明誠如此渺小, 而一介武夫的項羽是那樣高大。 面對滾滾江水,她心潮起伏,吟出了千古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此刻,趙明誠就站立在妻子身後,聯想自己在江寧為官的所為,不禁羞悔難當,深深自責。

時過不久,趙明誠接到了讓他複官另任的聖旨,但他已經高興不起來了。還有什麼比妻子和世人的藐視更讓人羞愧的呢?

據說,從此趙明誠每天經受著煎熬。本來他只是一介書生,一邊是鬱悶,一邊是羞愧,還要肩負守城的職責,不久竟然鬱悶成疾,49歲便一命嗚呼了。一段二十八年的姻緣也就此宣告結束。

有人認為,趙明誠的死其實和李清照的詞諷不能說不無關係。

紹興二年(1132年),李清照在丈夫死後歷經顛沛流離到達杭州。藏書文物散失殆盡造成的巨大痛苦、孤苦隻身的逃亡生活,使她陷入傷痛百般、走投無路的絕境。

就在李清照孤寂之時,時任官右承務郎、監諸軍審計司吏的張汝舟,為騙取錢財,趁虛而入。他對李清照百般示好,使當時無依無靠的李清照頂世俗之風再嫁與他。婚後,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的萬貫家財,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後來,張汝舟開始拳腳相加。

張汝舟的野蠻行徑,使李清照難以容忍。無奈中,她偶然發現張汝舟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行徑。便報官府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官府調查屬實,張汝舟得到懲處。

(劇照)

李清照雖被獲准離婚,但宋代法律規定,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因此她也身陷囹圄。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在被關押9天之後獲釋。但終於逃脫了這段不到百天的痛苦婚姻。

回過頭來看,李清照的生活命運真是很差。她的兩任丈夫,前者在婚後曾逛青樓納小妾甚至寡情,屬於有才缺德;後者純屬無德無才的騙子。

雖然經歷了一場喪夫再嫁、離異系獄的災難,但是一代女詞人李清照意志並未消沉,反而生活態度更趨成熟。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把目光投向國家命運。此間,她曾作《武陵春》詞,感歎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孤身生活的愁苦。又作《題八詠樓》詩,悲憤宋王朝的昏聵無能,感慨守衛江山之難。其“江山留與後人愁”之句,堪稱千古絕唱。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面對滾滾江水,她心潮起伏,吟出了千古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此刻,趙明誠就站立在妻子身後,聯想自己在江寧為官的所為,不禁羞悔難當,深深自責。

時過不久,趙明誠接到了讓他複官另任的聖旨,但他已經高興不起來了。還有什麼比妻子和世人的藐視更讓人羞愧的呢?

據說,從此趙明誠每天經受著煎熬。本來他只是一介書生,一邊是鬱悶,一邊是羞愧,還要肩負守城的職責,不久竟然鬱悶成疾,49歲便一命嗚呼了。一段二十八年的姻緣也就此宣告結束。

有人認為,趙明誠的死其實和李清照的詞諷不能說不無關係。

紹興二年(1132年),李清照在丈夫死後歷經顛沛流離到達杭州。藏書文物散失殆盡造成的巨大痛苦、孤苦隻身的逃亡生活,使她陷入傷痛百般、走投無路的絕境。

就在李清照孤寂之時,時任官右承務郎、監諸軍審計司吏的張汝舟,為騙取錢財,趁虛而入。他對李清照百般示好,使當時無依無靠的李清照頂世俗之風再嫁與他。婚後,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的萬貫家財,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後來,張汝舟開始拳腳相加。

張汝舟的野蠻行徑,使李清照難以容忍。無奈中,她偶然發現張汝舟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行徑。便報官府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官府調查屬實,張汝舟得到懲處。

(劇照)

李清照雖被獲准離婚,但宋代法律規定,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因此她也身陷囹圄。後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在被關押9天之後獲釋。但終於逃脫了這段不到百天的痛苦婚姻。

回過頭來看,李清照的生活命運真是很差。她的兩任丈夫,前者在婚後曾逛青樓納小妾甚至寡情,屬於有才缺德;後者純屬無德無才的騙子。

雖然經歷了一場喪夫再嫁、離異系獄的災難,但是一代女詞人李清照意志並未消沉,反而生活態度更趨成熟。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把目光投向國家命運。此間,她曾作《武陵春》詞,感歎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孤身生活的愁苦。又作《題八詠樓》詩,悲憤宋王朝的昏聵無能,感慨守衛江山之難。其“江山留與後人愁”之句,堪稱千古絕唱。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