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達沃斯|張燕生:深化全球治理變革,打造共贏共用的國際新秩序

全球治理作為指導各國和其他行為者的規則、規範和制度的總和, 正在發生複雜而又深刻的變化。 構建基於和平、合作和發展規則的,

尊重不同社會和政治制度、不同宗教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和具體國情的, 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全球新型合作夥伴關係, 已經逐步成為國際社會必須嚴肅面對的迫切課題。

2017年1月,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指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 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是各國人民的期待, 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 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實現共贏共用。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首先要有大國擔當。 中國作為負責任新興大國的擔當, 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一項重要公共產品。 中國作為全球治理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希望通過構建命運共同體,

建設一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和美麗家園, 以改造並替代“失序和碎片化的世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就要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推動包容性的新型全球化向前發展, 責任重大。 應該建立“基於公平”的共商共建共用合作機制, 處理好包容性、共用性、公平性發展問題, 推進綠色、開放、普惠、包容、共用的跨境貿易、投資、金融、產業合作, 解決好實體與虛擬、金融和創新、資源開發和非資源產業、人力和社會資本與物質資本之間平衡發展問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應該繼續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平衡、可持續和包容發展。 “一帶一路”涉及到亞歐非大陸上很多發展中國家, 一些國家經濟陷入了“低水準發展陷阱”,

始終無法突破貧困的惡性循環進入經濟起飛階段;另一些國家則長期無法擺脫長期發展瓶頸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 “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將為沿線相關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還要努力讓成果與全球公眾共用。 修鐵路、修港口重要, 修學校、修醫院同樣重要, 但最重要的形成平等、公正、規範、綠色、共用的機制和文化。 中國文化主張“和而不同”, 強調的是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制度和發展階段的差異, 包容是合作的基礎。 這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基本著力點之一。

習近平主席說, 不管全球治理體系如何變革, 我們都要積極參與, 發揮建設性作用,

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為世界和平穩定提供制度保障。 展望未來, 中國將在進一步完善國際秩序、構建國際宏觀政策協調機制、提升全球公共產品供給能力建設等方面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努力將“地球村”打造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人的美麗家園。

撰文:張燕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責編:張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