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顯龍:新加坡一直主張讓印度加入東盟大家庭

1月25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出席東盟—印度峰會時, 在《印度時報》發表文章《李顯龍:繼往開來25年》, 全文如下:

儘管我們在紀念東盟和印度建立關係25年,

印度與東南亞的淵源卻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印度同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古代貿易有史可據。 東南亞的文化、傳統和語言因為這些早期的聯繫而受到深遠影響。 歷史古跡如柬埔寨暹粒的吳哥窟廟宇、印尼日惹的婆羅浮屠塔和普蘭巴南寺廟群, 以及馬來西亞吉打的古代神社, 我們都能夠從中看到印度文化的興都-佛教影響。 印度古史詩《羅摩衍那》深植于東南亞文化中, 包括印尼、緬甸和泰國。 新加坡的馬來名稱是新加坡拉, 源自梵語, 意為“獅子城”。

新加坡一直主張讓印度加入東盟大家庭。 印度在1992年成為東盟的部門對話夥伴(Sectoral Dialogue Partner), 在1995年成為全面對話夥伴, 並在2005年參與東亞峰會。 東亞峰會是開放、包容和強有力區域框架的重要部件,

也是本區域主要的戰略性、由領導人主導的論壇。

在東盟—印度關係慶祝20周年之際, 東盟和印度的關係在2012年進一步提升到戰略夥伴。 今天, 東盟和印度在東盟的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等支柱享有多面向的合作關係。 莫迪總理為強化同東盟接觸的“東向行動政策”和3-C方案(商業、連通和文化), 印證了彼此間基礎廣泛的合作。 我們擁有約莫30種合作平臺, 包括年度的領導人峰會以及七個部長級對話。 印度積極參與了由東盟主導的多個平臺, 包括東盟區域論壇、東盟加八國防長會議, 以及東亞峰會。

隨著東盟—印度自由貿易協定(AIFTA)的簽署, 東盟—印度的貿易正穩步增長, 從1993年的29億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584億美元。

在社會文化領域, 例如東盟—印度學生交流計畫和年度的德里對話, 培育了更緊密的民間關係。 通過這些平臺, 我們的青年、學者和商人得以碰頭、學習且深化聯繫。

為了紀念東盟-印度銀禧年, 雙方已經舉辦了許多慶祝活動。 近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印度海外印裔代表大會(Pravasi Bharatiya Divas)肯定了海外印裔的貢獻。 今天的東盟—印度紀念峰會標誌著這一系列慶祝的高潮。 所有到新德里參加慶典的東盟領袖都感到榮幸。 東盟領袖對於受邀作為明天第69周年印度共和國日閱兵禮的主賓也倍感榮幸。

重大的全球趨勢正在形塑戰略景觀, 同時呈現挑戰和機遇。 戰略均衡正發生變化。 世界上多個角落正發生人口結構的、文化的和政治的改變。

關於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共識出現磨損, 但是亞洲的故事繼續是積極正面的。 我們需要推進經濟整合。 在應對日益崛起的跨國界挑戰方面, 如恐怖主義、互聯網犯罪和氣候變化, 我們也必須堅定不移。

這種地緣政治上的不確定性, 為東盟同主要夥伴如印度的合作添加新動力。 東盟和印度在尋求區域和平與安全, 以及構建開放、平衡及包容的區域框架上有著共同利益。 印度位處從印度洋到太平洋多條重要航道的戰略位置。 這些航道對很多東盟成員國都是重要的貿易通道。 雙方對於維護這些關鍵的海上中轉貿易有著共同利益。

東盟和印度組成的18億人口相當於全球四分之一人口。 我們加起來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5萬億美元。

到了2025年, 印度的消費市場有望成為世界第五大, 而東南亞的中產階級家庭將倍增至1億6300萬個。 雙方都將享有人口紅利——60%的亞細安人口少於35歲, 而印度預計將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度, 在2020年時的人口平均年齡為29歲。 東盟和印度也有著快速增長的互聯網用戶群體, 有助於促進數碼經濟的增長。 這個大背景意味著我們還有提升關係的巨大潛力——印度的市場在2016年僅占亞細安對外貿易的2.6%。

請容許我就三個互惠互利的領域做出建議。

第一, 東盟和印度應當在提倡貿易和投資上加把勁。 我們需要讓既有的合作與時俱進且符合實際, 包括東盟—印度自貿協定。 我們應共同努力締結一個超越亞細安—印度自貿協定的高素質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這將產生一個占世界人口近一半、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一的一體化的亞洲市場。精簡條規將能刺激雙向投資,讓“東向行動政策”更完善並促進“印度製造”物品出口到本區域。

第二,我們的人民將從海陸空有更大的聯通獲益。我們贊許印度在改善陸路連通上的努力,包括延長跨越印度—緬甸—泰國三國的高速公路,以及印度提供10億美元信貸來促進東盟的連通基礎設施建設。我們期待同印度緊密合作,促進彼此的連通性,包括迅速締結東盟—印度航空運輸協定。這有助於強化區域的跨境人員交流,並讓印度和東盟航空公司開拓新興市場,特別是商務、投資和旅遊業。

數碼連通是另一個重要的合作領域,而且將形塑未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印度的生物身份識別系統(Aadhaar)創造許多新的機遇,比如能和我們的金融科技平臺做協調或連結電子付款系統。

最後,我們不斷尋找新的協同效應。新加坡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一大目標,是發展東盟的智慧城市網路。新加坡和印度在這方面是天然的夥伴。印度正快速地城市化,並且訂立了建設100座智慧城市的目標。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化的國家,正準備夥同印度踏上征途,協助印度發展於我們有切身經驗的城市化方案。安德拉邦新首府阿瑪拉瓦提就是個例子。

作為東盟主席國,新加坡堅決深化東盟同印度的關係。如果雙方能利用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聯繫來應對當前的挑戰,並建設通向未來的橋樑,我們的青年和下一代將最能從中獲益。

(作者是新加坡總理。本文在2018年1月25日發表於《印度時報》,言論組譯。)

編輯:陳惠

這將產生一個占世界人口近一半、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一的一體化的亞洲市場。精簡條規將能刺激雙向投資,讓“東向行動政策”更完善並促進“印度製造”物品出口到本區域。

第二,我們的人民將從海陸空有更大的聯通獲益。我們贊許印度在改善陸路連通上的努力,包括延長跨越印度—緬甸—泰國三國的高速公路,以及印度提供10億美元信貸來促進東盟的連通基礎設施建設。我們期待同印度緊密合作,促進彼此的連通性,包括迅速締結東盟—印度航空運輸協定。這有助於強化區域的跨境人員交流,並讓印度和東盟航空公司開拓新興市場,特別是商務、投資和旅遊業。

數碼連通是另一個重要的合作領域,而且將形塑未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印度的生物身份識別系統(Aadhaar)創造許多新的機遇,比如能和我們的金融科技平臺做協調或連結電子付款系統。

最後,我們不斷尋找新的協同效應。新加坡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一大目標,是發展東盟的智慧城市網路。新加坡和印度在這方面是天然的夥伴。印度正快速地城市化,並且訂立了建設100座智慧城市的目標。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化的國家,正準備夥同印度踏上征途,協助印度發展於我們有切身經驗的城市化方案。安德拉邦新首府阿瑪拉瓦提就是個例子。

作為東盟主席國,新加坡堅決深化東盟同印度的關係。如果雙方能利用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聯繫來應對當前的挑戰,並建設通向未來的橋樑,我們的青年和下一代將最能從中獲益。

(作者是新加坡總理。本文在2018年1月25日發表於《印度時報》,言論組譯。)

編輯:陳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