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看病貴不貴?醫院到底掙了多少錢?錢都去哪了?看看衛計委怎麼說

醫生可能對「看病難、看病貴」是缺少親身體會的, 正如有文章中曾收到這樣的留言:

每個醫生都應該去沒有熟人的醫院看一次病。

那麼看病究竟有多貴呢?當患者來問「我們交的這麼多錢都去哪兒了」的時候, 應該如何回答?

我們用一組公開資料來告訴你答案。

看病是不是越來越貴了?

是的。

2016 年, 全國衛生總支出達 4.6 萬億元, 其中個人支出約為 1.3 萬億元。

雖然近 5 年衛生總支出每年增長幅度為 13% 左右, 但實際上近年來, 個人的衛生支出占比在下降, 從 2012 年的 34.3% 降低到了 2016 年的 28.8%。 在這 5 年中, 政府支出的占比基本穩定在 30%,

社會支出占比明顯上升。

既然個人支出的占比在逐漸下降, 為什麼還是覺得看病很貴?因為每年都在看病上花更多的錢。

從近 4 年的人均醫療保健支出以及醫療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可以得到答案:人均醫療支出年年都在上升, 並且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在緩慢上升。


看病的錢都花在了哪裡?

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約為 246.5 元, 其中藥費和檢查費約占 66%, 人均住院費用約為 9,229.7 元, 藥費和檢查費約占 43%。 相比門診費用, 住院費用中主要是衛生材料的支出較高。

在公立醫院中, 等級較高的醫院由於水準相對較高, 醫療設備、服務條件等也優於等級較低的醫院, 因此, 高等級醫院診治複雜、疑難疾病的機會更多, 產生的費用也較高。 我們看到等級越高的醫院, 門診和住院費用也越高。

例如, 三級醫院的次均門診費用為 295 元, 幾乎是一級醫院的 2 倍(一級醫院的次均門診費用為 145 元);同樣的,

三級醫院的人均住院費用約為 13,000 元, 是一級醫院的 3 倍(一級醫院的人均住院費用約為 4,300 元)。

看哪些病最花錢?

2016 年 30 種常見疾病平均住院醫藥費用的均值約為 1.2 萬元。

其中, 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搭橋的費用最高, 人均醫藥費達到了 5.7 萬元,

其次是急性心肌梗塞, 人均費用為 2.6 萬元。 幸好這兩類病的患者數不是很多, 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搭橋人數約為 4,000 人, 占 30 種疾病患病人數的 0.03%, 急性心肌梗塞約 34.3 萬人, 約占 2.4%。

在 30 種疾病中, 患者較多的為腦梗塞、剖宮產、兒童支氣管肺炎, 患者人數約為 30 種疾病患病人數的 50%, 人均費用分別為 9,387 元、7,346 元、3,072 元。

醫院賺大了?

2016 年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收入約為 3.3 萬億元,其中醫院收入占 78%,約為 2.6 萬億元。

醫療機構的收入主要來自醫療事業收入和財政補助。其中,醫院的收入主要來自醫療事業收入(占醫院收入的 89%),財政補貼僅占 8%;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等機構的收入對財政補貼的依賴較大,財政補貼達到了收入的 40% 以上。

所以醫療機構是不是賺翻了?

並沒有,因為醫療機構的各項支出也非常高。2016 年,各醫療機構的總支出約占總收入的 96%,結餘僅有 4%。

主要支出專案包括醫療業務成本(其中包含人員經費)、財政專案補助支出等。按照次均門診費用 246.5 元來算,每次接診一個門診病人,醫療機構真正能到手的收入連 10 元錢都不到。

不同的醫療機構創收的能力大相徑庭,同樣是公立醫院,三級醫院因為專業能力強、儀器設備先進、醫療品質高等絕對優勢收入遠超二級和一級醫院。

三級醫院平均每所醫院的年總收入高達 7.7 億元,其中醫療收入占 7.0 億元,財政補貼占 0.5 億元。但同時,三級醫院的支出也非常高,平均每所醫院的總費用高達 7.5 億元,其中醫療業務成本高達 6.4 億元,包括藥品費 2.5 億元和人員經費 2.3 億元。

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一般說來,《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的統計資料,是滯後的。2017 年的統計年鑒反映的,是 2016 年及之前的資料。

2017 年,一系列與解決「看病貴」的難題相關的醫改重點任務開始落地,比如:

加快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的複合型支付方式。今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要達到 100 個以上,大幅度減少按項目付費的比例。

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

大力推行藥品購銷兩票制,理順藥品價格。

全面啟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試點,建立健全醫用耗材陽光採購制度,工作規則、採購結果要向社會公開。

……

為了降低看病成本,在就診費用的主要支出項目如藥品費、檢查費、治療費用方面都有相應的控制措施,其中取消藥品加成這一項,更是引起了廣大關注。

如上面所列資料,醫院有約一半的收入來自藥品和衛生材料,如果取消藥品加成,醫院的創收能力將會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因此,在取消加成的同時,同時有提高醫療服務的價格和增加財政支持等政策,以彌補部分虧損。

至於這些政策能否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行,能否降低患者看病的費用,能否保證醫療品質,期待未來的資料給我們一個解答。

人均費用分別為 9,387 元、7,346 元、3,072 元。

醫院賺大了?

2016 年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收入約為 3.3 萬億元,其中醫院收入占 78%,約為 2.6 萬億元。

醫療機構的收入主要來自醫療事業收入和財政補助。其中,醫院的收入主要來自醫療事業收入(占醫院收入的 89%),財政補貼僅占 8%;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等機構的收入對財政補貼的依賴較大,財政補貼達到了收入的 40% 以上。

所以醫療機構是不是賺翻了?

並沒有,因為醫療機構的各項支出也非常高。2016 年,各醫療機構的總支出約占總收入的 96%,結餘僅有 4%。

主要支出專案包括醫療業務成本(其中包含人員經費)、財政專案補助支出等。按照次均門診費用 246.5 元來算,每次接診一個門診病人,醫療機構真正能到手的收入連 10 元錢都不到。

不同的醫療機構創收的能力大相徑庭,同樣是公立醫院,三級醫院因為專業能力強、儀器設備先進、醫療品質高等絕對優勢收入遠超二級和一級醫院。

三級醫院平均每所醫院的年總收入高達 7.7 億元,其中醫療收入占 7.0 億元,財政補貼占 0.5 億元。但同時,三級醫院的支出也非常高,平均每所醫院的總費用高達 7.5 億元,其中醫療業務成本高達 6.4 億元,包括藥品費 2.5 億元和人員經費 2.3 億元。

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一般說來,《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的統計資料,是滯後的。2017 年的統計年鑒反映的,是 2016 年及之前的資料。

2017 年,一系列與解決「看病貴」的難題相關的醫改重點任務開始落地,比如:

加快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的複合型支付方式。今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要達到 100 個以上,大幅度減少按項目付費的比例。

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

大力推行藥品購銷兩票制,理順藥品價格。

全面啟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試點,建立健全醫用耗材陽光採購制度,工作規則、採購結果要向社會公開。

……

為了降低看病成本,在就診費用的主要支出項目如藥品費、檢查費、治療費用方面都有相應的控制措施,其中取消藥品加成這一項,更是引起了廣大關注。

如上面所列資料,醫院有約一半的收入來自藥品和衛生材料,如果取消藥品加成,醫院的創收能力將會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因此,在取消加成的同時,同時有提高醫療服務的價格和增加財政支持等政策,以彌補部分虧損。

至於這些政策能否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行,能否降低患者看病的費用,能否保證醫療品質,期待未來的資料給我們一個解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