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內燃機“生死”大討論第二彈:全民參與熱議,較量才剛剛開始|中國汽車報

一場轟轟烈烈的“禁售燃油車”論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事關內燃機未來的“生死”問題, 連隔壁賣菜大媽都在向記者打聽:

以後買車是買燒油的還是用電的、還是咋地?

1月16日, 記者的一篇文章《內燃機“生死”大討論, 萬鋼給出了“燃油車禁售”風波後最肯定的答覆》回答了大媽的問題。 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傳統燃料車輛動力技術轉型升級國際研討會”上表示:

“內燃機在相當長時間內仍然會是市場的主力, 它具有難以替代的地位, 特別在客貨運及船舶運輸中, 更是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

作為一直大力支持電動汽車發展的科技部部長, 萬鋼此次表態被稱為是多年來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到內燃機並給予肯定。 這篇《中國汽車報》的微信頭條在發出兩天內閱讀量迅速達到10萬+, 線上、線下我報接到無數留言和回饋, 其中不乏專家學者和車企高層, 足以說明內燃機“生死”的關注熱度。

評論區炸了:觀點交鋒激烈

內燃機不死、新技術又生,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也許大家還不太明白到底哪種動力總成才是最靠譜的、最合適的?

各方人士在《內燃機“生死”大討論, 萬鋼給出了“燃油車禁售”風波後最肯定的答覆》的留言區再次展開了熱議。

記者截取了部分大家的留言如下:

綜上可以看出, 大家對未來動力技術的變革意見不一, 甚至還有不少汽車企業的專家也都紛紛跟記者私信表示, 內燃機的發展絕不僅僅如此。

在這篇10萬+文章引發的熱烈回饋中, 奧地利AVL公司CEO赫爾穆特•李斯特特意聯繫到本報, 發來了他在同場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 希望能與業界人士進一步交流討論。

( 赫爾穆特•李斯特 )

內燃機大戲才剛剛上演

目前, 全球交通運輸需求日益增長, 同時各種動力總成技術(包括傳統內燃機、電池電動、燃料電池等)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 不過說到底, 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才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內燃機實現零排放是可行的, 從長期來看, 內燃機依然會保持很好的競爭力。 ”對此, 李斯特認為, 現在各家內燃機正在良性競爭, 如何更好的實現零排放才是真正的較量。 這就如同一幕大戲, 好戲才剛剛上演。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不斷提高動力總成的效率, 從而成功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李斯特補充。

正如萬鋼所說,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要求的提高, 減排和降耗是近期內燃機努力的方向。 李斯特也認為降低石油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氣體和碳排放, 是全球內燃機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大趨勢。

“在這個趨勢下,內燃機不同技術及其組合之間的競爭和優化開啟了,例如內燃機電動化、混合動力、燃料電池動力等。我們需要時刻做好準備,在市場需要時使它們快速被應用。”李斯特說。

商用車電動化是否會到來?

內燃機電動化與多種技術相協調發展的趨勢與路線基本已被大家所理解和認可,但是對於重型貨車、客車等商用車領域,大家對於動力的來源還是有所質疑。

商用車電動化能否成為現實?商用車電動化時代是否會到來?

“目前,大量的產品開發專案正在進行中,整車廠也發佈了許多城市貨運車,車輛種類從輕型商用車到重型車不等。”李斯特認為,“對於城市運載車輛和客車來說,電池電動車是非常可行的解決方案。”

他介紹,在商用車市場中,即便電池電動車仍然還不能滿足續駛里程等其他一些使用要求,但是燃料電池行業、企業正在為此努力,這些短板不足為懼。比如,AVL就已經開發了貨車專用混動動力總成系統解決方案,以及燃料電池電動動力總成。

“綜上所述,我認為,未來內燃機將依然存在於市場當中,結合新技術、集成電器元件並且持續地被應用在商用車中。”在李斯特看來,商用車電動化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我們必須從更高層面來看,必須不時地評估這些相互競爭的技術和這些技術之間的組合,以及可以實現的不同解決方案。

1月20日,萬鋼在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現場再次強調,“內燃機以獨立驅動或以混合動力的形式,還具有廣泛的市場要求”,並進一步指出,內燃機與電動化相結合,將成為車用動力技術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那麼,在此套用李斯特的話語:內燃機間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在這個趨勢下,內燃機不同技術及其組合之間的競爭和優化開啟了,例如內燃機電動化、混合動力、燃料電池動力等。我們需要時刻做好準備,在市場需要時使它們快速被應用。”李斯特說。

商用車電動化是否會到來?

內燃機電動化與多種技術相協調發展的趨勢與路線基本已被大家所理解和認可,但是對於重型貨車、客車等商用車領域,大家對於動力的來源還是有所質疑。

商用車電動化能否成為現實?商用車電動化時代是否會到來?

“目前,大量的產品開發專案正在進行中,整車廠也發佈了許多城市貨運車,車輛種類從輕型商用車到重型車不等。”李斯特認為,“對於城市運載車輛和客車來說,電池電動車是非常可行的解決方案。”

他介紹,在商用車市場中,即便電池電動車仍然還不能滿足續駛里程等其他一些使用要求,但是燃料電池行業、企業正在為此努力,這些短板不足為懼。比如,AVL就已經開發了貨車專用混動動力總成系統解決方案,以及燃料電池電動動力總成。

“綜上所述,我認為,未來內燃機將依然存在於市場當中,結合新技術、集成電器元件並且持續地被應用在商用車中。”在李斯特看來,商用車電動化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我們必須從更高層面來看,必須不時地評估這些相互競爭的技術和這些技術之間的組合,以及可以實現的不同解決方案。

1月20日,萬鋼在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現場再次強調,“內燃機以獨立驅動或以混合動力的形式,還具有廣泛的市場要求”,並進一步指出,內燃機與電動化相結合,將成為車用動力技術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那麼,在此套用李斯特的話語:內燃機間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