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國二戰古斯塔夫巨炮,一個炮彈7噸,一下射出37公里,還有誰?

“古斯塔夫”和“朵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納粹德國建造的兩門巨型鐵道炮, 它們原本是為前線部隊提供掩護, 幫助摧毀那些大型要塞和巨型碉堡的。 這兩門口徑超過800毫米, 重達1344噸, 可以將7噸重的炮彈發射到37千米以外的超級火炮一度成為希特勒眼中的“無敵武器”, 但它們最終未能挽救納粹滅亡的命運。

鐵路是工業革命之後跨時代的交通工具, 和其他所有重大的科技發明一樣, 它很快也被應用到了人類的軍事活動之中——軍隊借助它可以將兵員、武器和補給迅速地轉運到不同的戰場。 19世紀末, 法國人開始將重型火炮裝在機車上, 這就催生出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鐵道炮, 一種由鐵道機車運輸、在軌道上發射的火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研製了一種210毫米口徑的“貝爾莎”鐵道炮。 這個戰鬥全重超過300噸的“大傢伙”僅炮管就長達36米, 它的最大射程更是達到了130千米。 因為它可以在德軍陣地中直接對巴黎開火, 所以又被稱為“巴黎大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德國陸軍受《凡爾賽條約》的限制, 不能研製大口徑的火炮, 所以德國軍方就用為海軍驅逐艦研製艦炮的名義, 秘密地開始了鐵道炮的研究。

1933年, 希特勒上臺後, 開始將鐵道炮的研製工作公開化, 並宣稱“要將鐵道炮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武器重點發展。 ”1935年, 克虜伯公司在“巴黎大炮”的基礎上成功地研製出了280毫米口徑的K5型鐵道炮。 1936年, 第一門K5型鐵道炮正式裝備德軍,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它一共被生產了25門。

由於K5型鐵道炮有著簡潔的外形、細長的身管和超遠的射程, 所以它被德國炮兵稱為“苗條的貝爾莎”。 K5型鐵道炮的身管長21.54米, 戰鬥全重超過了218噸, 每次移動都要依靠2台12輪的鐵道機車運輸。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最優秀的鐵道炮, K5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射程。 當它發射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50千米, 已經超過了一戰中“巴黎大炮”的射程。 此外, K5的射速也算不錯, 每小時可以發射8發炮彈, 這在鐵道炮中已經算是較高的射速了。 1944年, K5型鐵道炮迎來了它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在美軍登陸義大利安琪奧的戰鬥中, 兩門K5型鐵道炮給美軍登陸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以至於美軍士兵憎恨地稱它為“安琪奧特快”。

然而作為一種納粹專用的殺人武器, K5型鐵道炮最終沒有成為扭轉戰局的武器。

1942年初, 克虜伯工廠還成功生產出800毫米口徑的超重型火炮——“古斯塔夫”和“朵拉”巨炮。 這兩門巨炮的炮管在戰鬥狀態全長達53米, 高12米, 全重1344噸, 射程為28千米至45千米,發射時炮聲如同雷鳴一般。1942年3月,“朵拉”鐵道炮被打包後千里迢迢送到克裡米亞戰場,光是運炮的列車就長達25節,前後算起來足足剛好一英里。到達陣地後,德軍先用2台巨型起重式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全部工作由1名少將指揮1400余人“奮戰”3個星期才完成。6月5日,“朵拉”重炮開始對蘇軍的塞瓦斯托波爾市進行炮擊,一座深入地下30米的堅固彈藥庫被“朵拉”火炮擊中,引起了猛烈的爆炸。

1945年4月22日,納粹德國戰敗,為了避免重炮被盟軍繳獲,德國人將“朵拉”巨炮大卸八塊,進行了徹底拆除,這種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炮從此不見蹤影。二戰之後,隨著導彈、火箭的崛起,鐵道炮也因其過於笨重、使用不便、造價高昂,炮管壽命短等缺點而被徹底地淘汰了。

射程為28千米至45千米,發射時炮聲如同雷鳴一般。1942年3月,“朵拉”鐵道炮被打包後千里迢迢送到克裡米亞戰場,光是運炮的列車就長達25節,前後算起來足足剛好一英里。到達陣地後,德軍先用2台巨型起重式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全部工作由1名少將指揮1400余人“奮戰”3個星期才完成。6月5日,“朵拉”重炮開始對蘇軍的塞瓦斯托波爾市進行炮擊,一座深入地下30米的堅固彈藥庫被“朵拉”火炮擊中,引起了猛烈的爆炸。

1945年4月22日,納粹德國戰敗,為了避免重炮被盟軍繳獲,德國人將“朵拉”巨炮大卸八塊,進行了徹底拆除,這種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炮從此不見蹤影。二戰之後,隨著導彈、火箭的崛起,鐵道炮也因其過於笨重、使用不便、造價高昂,炮管壽命短等缺點而被徹底地淘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