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英宗留下1件東西,放在古寺中,乾隆知道後說:趕緊砸掉

乾隆皇帝, 是清朝歷史上的有為之君。 他在位期間, 不僅創立了威名赫赫的十全武功, 開疆辟土抗擊外敵, 而且使得康乾盛世在他統治期間, 發展到最高峰。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有一個顯著特點, 十分重視對臣民思想進行鉗制和洗腦。 他一方面大興文字獄, 嚴厲壓制反清思想, 另一方面, 採取多種手段, 編纂《貳臣傳》, 砸毀智化寺中前朝人物塑像, 來樹立培養忠君思想。

在首都東城區祿米倉, 有一座聞名遐邇的智化寺。 這座寺廟可非比尋常, 它始建于明朝明英宗正統年間, 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智化寺的廟宇佛殿, 主體結構仍然完好保留了明朝原貌, 是目前存世不多的精品明代建築。 智化寺最興盛時, 曾經占地兩公頃多, 房屋數百間, 歷經滄桑, 如今還保留下四進院落。

不過, 古樸典雅的智化寺, 曾經和明朝的一段屈辱歷史緊緊聯繫在一起。 話說朱元璋開創大明後, 有感于前朝宦官專權禍亂朝綱, 立下祖訓, 嚴禁宮內宦官專權干政。 可惜的是, 後世子孫對此置若罔聞, 朱元璋屍骨未寒, 他兒子朱棣就大張旗鼓地重用宦官, 七下西洋的大英雄鄭和, 就曾是朱棣的貼身侍從宦官, 特務機構東廠的首領,

也由宦官充當。

到了明宣宗時期, 這條狀況愈演愈烈。 明宣宗挑選了秀才出身的宦官王振, 作為太子朱祁鎮的伴讀侍從。 結果朱祁鎮從小在王振教導下長大, 對這位王先生寵信有加。 王振為人狡黠詭詐, 貪權愛財, 利用和皇帝的親近關係, 逐漸進入帝國中樞,

竊取了大明皇權, 始創明朝歷史上第一次慘重的閹禍。

王振獨攬大權後, 朝野權貴競相巴結, 日夜趨奉于門下, 王振借機大肆營私舞弊, 撈得盆滿缽滿, 腦滿腸肥。 正統八年, 已經升為司禮監總管的王振也想光宗耀祖, 出資在京師興建了一座規模龐大的家廟, 明英宗朱祁鎮親自捧場, 賜名"報恩智化禪寺", 因此智化寺的前身, 其實屬於大宦官王振的家廟。

王振任性胡為, 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出征瓦剌, 結果被人家包了餃子, 全軍覆沒, 皇帝被俘, 王振也被殺死, 成為明朝歷史上最為屈辱的時刻之一。 歷經顛沛淩辱的明英宗朱祁鎮, 後來重新上臺掌權。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他依舊把王振視為大忠臣, 為了表彰王振的"功勳", 天順元年, 命人在智化寺樹立王振塑像, 並設立功德碑, 當成英雄隆重紀念。

此後, 王振的塑像一直在智化寺保留了兩百多年, 一直到了清朝康乾年間。 天長日久, 廟宇周圍的民間百姓不知就裡, 稀裡糊塗見神像就燒香, 王振這禍國殃民的大奸賊, 居然還被後人虔誠跪拜。大家習以為常,不以為意。直到乾隆七年,山東道禦史沈廷芳路過祿米倉胡同,發現了智化寺,於是信步進入廟中,觀賞遊玩。

沈廷芳邊走邊看,欣賞著智化寺古樸典雅風貌,無意中在後殿西廂房中,看見一個人的塑像,不時有百姓恭恭敬敬燒香祭拜。沈廷芳博學多聞,一時也不能辨識這到底是誰的塑像。但他看到旁邊的功德碑後,不僅大為震驚,這個塑像竟然是明朝權閹奸賊王振的塑像。王振在史書中遺臭萬年,惡名昭著,如今卻赫然在此立碑塑像,儼然成為英雄。

沈廷芳非常生氣,回去後立即把此事上書乾隆,指出王振這樣的大奸大惡之輩,卻能立碑塑像,接受後人祭拜,堪稱流毒無窮,不成體統。乾隆皇帝知道後,也大為吃驚,立即下達詔令,砸毀王振塑像,把功德碑推倒,以正世道人心。

居然還被後人虔誠跪拜。大家習以為常,不以為意。直到乾隆七年,山東道禦史沈廷芳路過祿米倉胡同,發現了智化寺,於是信步進入廟中,觀賞遊玩。

沈廷芳邊走邊看,欣賞著智化寺古樸典雅風貌,無意中在後殿西廂房中,看見一個人的塑像,不時有百姓恭恭敬敬燒香祭拜。沈廷芳博學多聞,一時也不能辨識這到底是誰的塑像。但他看到旁邊的功德碑後,不僅大為震驚,這個塑像竟然是明朝權閹奸賊王振的塑像。王振在史書中遺臭萬年,惡名昭著,如今卻赫然在此立碑塑像,儼然成為英雄。

沈廷芳非常生氣,回去後立即把此事上書乾隆,指出王振這樣的大奸大惡之輩,卻能立碑塑像,接受後人祭拜,堪稱流毒無窮,不成體統。乾隆皇帝知道後,也大為吃驚,立即下達詔令,砸毀王振塑像,把功德碑推倒,以正世道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